关灯
护眼
字体:

(梁祝同人)你是我的马文才(17)

“那便让英儿扮为男子,反正她今年才十三岁,女儿身形还没显出来。”

“胡说胡说!岂有此理!”祝员外吹胡子瞪眼。

“那你去跟马家说退婚好了!我还舍不得让英儿走那么远!”祝夫人凉凉道。

祝员外无言以对,祝夫人见状立刻又放缓了口气,倒了杯茶给他,“老爷,那崇罗书院学生不多,又有我师母照顾,不会有事的。而且……你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你可还记得我们是如何相识的?”

祝员外没想到夫人会提起旧时,紧绷绷的一张麻将脸竟然有了一丝触动。

“当年元宵节赏灯,你我同解了一首诗的诗谜,从此结缘。那时你赞我才思敏捷,饱读诗书,怎么现在反倒这么固执守旧起来?”

见丈夫没有反驳,祝夫人又再接再厉,纤纤素手柔柔搭在祝员外肩上,“那崇罗书院已出了颖郡地界,即使是马太守也不好派人探查,这一去便是三年,期间焉知没有变故?过了这风头我们再想办法周旋,找个借口退婚,事情不就解决了?到时候女儿学成归来,二八年华,才貌俱佳,何愁找不到好姻缘?对马家,我们就说英儿从小顽劣,将她送去临郡女学学习为妇之道,想那马家也不好说什么的。”

其实祝夫人还有一句话憋在心里没说出来,就是那崇罗书院才子辈出,这三年期间以女儿的冰雪聪明,足够找到一个好夫君。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媒人的赞美大都靠不住,只有朝夕相处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品质,才不会让女儿嫁错了人。

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三年的时光,可以让她的英台得一生幸福。

祝夫人软声细雨,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到最后连多年不用的“祝兄”“祝郎”都用上了,叫得祝员外从骨子里都酥软了,差点乐开了花。

最后拍板同意,让女儿扮男装前往吴郡崇罗书院读书。

末了,当一切尘埃落定,祝员外犹在叹惋:

想那马公子仪表堂堂,学识渊博。这一次来颖郡,表面上是说陪同好友梁山伯来此,顺便游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马公子对这些店铺商号极为上心,想必是与这梁家产业脱不开关系。

当今士族都以田产为业,不愿承认操弄商贾之术,但大多暗地里拥有一些生意。如此看来,他们马家才极有可能是那些店铺背后真正的东家。因此他们这些上虞大户都对这所谓梁家商号颇多照顾,任其生意做大,也算是对太守大人的奉承。

若是真能与马家结姻,那祝家以后的实力便不可同日而语。

只可惜……哎,造化弄人。

祝员外一想到那酒席之上,风神俊秀的大好青年,不由痛心疾首:

好好的男儿郎,怎么偏生是个兔儿爷呢!

……

正在祝家老爷艳羡“马家”背后的殷实的产业时,梁府在上虞县的别院里迎来一队马车。

“祖父,您怎么不好好在府里休息,却来这里了?这一路可还顺利?”

梁老太爷年近六旬,儿子儿媳都活得不长,如今只剩下一个孙儿与自己相依为命,是以对梁山伯格外疼惜。但梁家世代经商,为了自己百年后不至于家族没落,他极重视对孙子的培养,自梁山伯十二岁起便带着他走南闯北,狠心磨砺,近几年更是放手将生意给他独自掌管。只偶尔在旁点播。

“怎么,不愿意见到老头子?”梁老太爷佯怒。

“怎么会,见到祖父高兴还来不及!”

梁老头笑眯眯地扶着大孙子的手进了府,一安顿好连口热茶都来不及喝,立刻让下人把上虞的商铺账本都拿过来,昏花的老眼已经看不清,便让下人念给他听,活脱脱一个老守财奴。

“祖父还不放心孙儿吗?”

“傻孩子,这上虞县多士族大家,势力最是盘根错节,祖父怕你被欺负了去!”

梁山伯恭顺地为爷爷奉茶,人前人后的稳重老成此刻也淡薄了很多,流露出几分少年的的洒脱不羁:“祖父放心,咱梁家的人,还不曾在外面吃过亏!”

“话不要说得太早哦!”老头意味深长地看了孙子一眼,然后闭目倾听账房报账,听着听着,脸上不禁露出惊讶之色,“呦,伯儿,你来上虞可没几天,想不到生意已经打通到这种程度了?那些士族的老古董们不曾难为你?”

梁山伯轻轻勾了勾嘴角:“多亏一个朋友的帮忙。”

梁老太爷挑挑眉毛,也不细问。若说他自己是只老狐狸,那他这个孙儿可是个十足十的小狐狸精,能占便宜的地方绝对不会手软,只是这一次,不知道是哪个倒霉鬼着了他家小狐狸的道。

但年轻人总是需要提点提点,于是梁老太爷敲着烟枪对梁山伯说:“孙儿不可大意,小心作茧自缚啊。”

梁山伯敛眉垂首:“孙儿谨遵祖父教诲。”

老太爷满意地点头,然后又说:“伯儿啊,这次来,祖父倒是有件要紧事跟你商量。”

梁山伯抬头询问。

梁老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可还记得祖父以前一直跟你说的话?”

“记得,您说我们做生意的,要学会与士族交好,如此才能行得长远。”

“恩,不错。与世家子弟为友虽不是什么难事,但若想交到真心挚友却还需要点手段。”

“孙儿驽钝,还请祖父明示。”

“男人嘛,一辈子无非三件事,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只要共同经历一件,便可说关系非同一般。祖父的意思……恩,你可明白?”

梁山伯看着容光焕发的梁老太爷,愣了愣。

“祖父的意思是……是……”

“混小子!想哪去了!我还没那么老不正经!”老头看孙子神色古怪,挥起烟枪砸了下他的脑袋,然后重重咳了一声,才慢慢道:“吴郡崇罗书院,乃世家子云集之地,不乏多才之辈,孙儿尽可结交。”

书院?

梁山伯沉吟半晌,才对祖父恭敬一揖:“是,孙儿明白。待整理好手头生意,便择日启程。”

……

几天后,祝小英乘着马车,在十位仆人一位丫鬟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开始了前往吴郡的旅途。

而太守公子马文才还在家里纳闷,为什么祝英台会突然想起去上女学。等派往上虞县的探子弄明白真实情况回到颖城向他汇报时,祝小英已经离开了颖郡。于是他立刻叫人准备快马,连行李都不曾打理便急忙忙追了上去。

因此,颖城爆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花边新闻:

从来都是不学无术的太守公子,竟然要去书院了!这不是……祸国殃民么!

作者有话要说:笔记本终于回来了……呼!去修电脑的时候遇到一对有爱的小哥,耽美狼们有兴趣可以戳这里:

公关受&技术攻

PS:平安夜快乐哦!

☆、第十四章

江南之地水系纵横,驿路两旁时有溪流相伴。阳光透过绿荫树丛照射在晶莹的流水之上,水过圆石,鱼戏浅溪,远远看去仿佛掰碎的金屑,亮得迷离了来往马车里行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