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大佬后我马甲掉了(379)

而且现在这时候,大家大都是通过报纸来了解新闻。

报纸的版面有限,实在是无法给出多么大篇幅的报道。

写出来了,主编也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在记者犹豫的时候,却没想到这件事情已经先一步在小粉书发酵。

由于裴敬远给的流量扶持,许多小粉书的用户刷到了这一视频,网友们的讨论相当热烈。

“村长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是赚了钱,房子的状况还这么差吗?天呐,那和兴村的村民以前的条件得多差啊。给压价的那个厂子太过分了。”

“我是陆有希的同学,陆有希来学校报到那天的穿着确实是非常朴素且落后的,让人一眼便能看得出她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陆有希也从不避讳说自己是从和兴村来的,也不避讳她们村的条件不好。但说实话因为陆有希炒股做生意很快脱贫,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对她所说的条件不好一直没有一个太深的认识。看了这段视频才知道陆有希说的条件不好已经是有所保留了。同时也更加佩服陆有希的作为。”

“同学,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我再补充一点,陆有希来报到的那天,连学费都交不起,还是办的助学贷款。她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只自己脱贫致富,还要带着和兴村也致富,这样的作为实在让人敬佩。”

“这里是京大学生团建吗?没想到能在这遇到这么多同学。我也是看了视频才知道陆有希竟然主动背负起了这样的责任。污蔑陆有希的人,实在是可耻。”

还有热心网友询问是否可以转载视频,吉得意表示视频可以转载,但不能自己剪辑,也不能发表无证据的揣测。

于是视频得到了许多热心网友的转载。

还有网友关注到了和兴米本身。

“看视频里,和兴米看起来真的不错啊,真有那么好吃吗?”

“哪里能买到啊?”

“超市里有吗?”

“正好我要去超市补充一下口粮,顺便去看一下有没有和兴米吧。”

“应该是没有的吧?这事情的起因不就是陆有希跟悦好来超市谈上架和兴米的事情,结果遇到xsr的客户吗?我记得视频里村长说呢,现在和兴米公司才刚刚起步,正在谈进超市的事情,好像还没谈成一家。”

又有很多网友来到吉得意小号发的原视频底下问吉得意和兴米的购买方式。

现在网购还未兴起,不能像后世一样就算没有实体店,也能直接找到村长或是和兴村的村民,直接微信支付购买。

“不是说陆有希的饭馆在卖吗?饭馆在哪里啊?”

吉得意便在评论中回复,“陆有希在帝都的小饭馆,霍普饭馆有卖和兴米。”

然后又把这条评论置了顶。

“不在帝都,不就吃不到了。”

“羡慕在帝都的小伙伴。”

吉得意便又回复道:“不在帝都的小伙伴先不要着急,陆有希不是正在努力跟商超谈吗?如果谈下来了,各地的超市都会有卖的。”

“我在帝都,可以去霍普饭馆嘿嘿,顺便去吃个饭。”

“我刚搜了下,霍普饭馆口碑不错啊。”

“我刚在人人点评网上搜索了一下霍普饭馆的位置,顺便看了眼评论,都是附近的上班族和学生去吃,说饭菜有家里的味道,而且用料干净,我去看看。”

倒是没想到,这视频在澄清之余,还给霍普饭馆打了广告。

看到视频的网友们多,其中更有行动派。

当晚便去了霍普饭馆。

往常都是上班族和学生过来吃,座无虚席,翻台率也高,但每天的客量都是稳定的,大差不差。

可是今天下午从四点多就开始来人了。

四点多的来人,一进来便问:“老板,请问有没有和兴米卖?”

陆有希又招了厨房的帮工,负责肉菜的处理,刘玉淑只负责去做便可。

所以这会儿跟徐奶奶正闲来无事的坐在桌边聊天。

刘玉淑闻言忙笑着起身,“有有,你是第一次吃吧?”

来的客人都是常来的回头看,除了偶尔有一些新客之外,其余人刘玉淑看着都很眼熟。

眼前这个人面生,刘玉淑便有此一问。

“是,我是看了村长拍的视频,所以想来尝尝。”客人笑着解释。

“视频?什么视频?”刘玉淑奇怪的问。

“您没瞧过啊?”客人说,“得用电脑看,就是小粉书上一个网友发的视频,说是和兴村的村长拍的。我太佩服陆有希了,还在上学,就这么有能力,还不忘带领家乡致富,真是个好姑娘。”

第430章 宣传

眼下也没电脑,客人没法给刘玉淑看。

刘玉淑把疑惑揣进心里,带着客人来到收银台旁边。

这边陆有希又让人专门做了一个放和兴米的货架。

“这边就是和兴米,有五斤装和十斤装的。”刘玉淑笑着介绍,“都是真空包装,买回家去如果不拆包的话方便存放。第一次吃的话,我推荐先买个五斤的小包装回去尝一尝,好吃的话再回来买十斤的。”

“真少见做生意的先推荐人买少的。”客人笑着说,“不都是推荐客人买贵的吗?”

“那是因为我对和兴米有信心,你回去吃过绝对会再回来买的。”刘玉淑笑着说,“不是因为我卖和兴米才这么说,而是因为和兴米是真的好吃,我才放在这儿买。你买了回去尝尝。”

“可惜现在不是饭点儿,米还没蒸上呢,不然就直接让你尝一尝了。”刘玉淑遗憾的说道。

“没事儿,那我先买一袋五公斤的回去尝尝,好吃再回来买。”

“成。”刘玉淑拿了五公斤装的大米,又给客人称了一下。

“哟,这还多出了一点儿呢。”客人看着秤上的数字。

“这是我们自己包装的,装的时候,宁多装一点儿,也不能少称。”刘玉淑拍胸膛道,“这我敢打包票,买我们家的米绝对是放心的,一两都不会少。”

客人拿着米前脚刚走,紧跟着又有来买米的人。

今天来买米的人简直是络绎不绝。

一直到了饭点,客人进来用餐。

按照以往的经验,刘玉淑和徐奶奶是游刃有余的。

结果今天竟是来了比平常多三四倍的人。

桌子都坐满了,客人进来甚至还跟人拼桌。

直到左右的桌子都坐满,一个人都塞不进去了,还有客人进来。

见人满了,有客人便问能不能打包外带。

“可以,不过得稍等一下了。”刘玉淑忙的满头大汗。

一听可以外带,也不算是白来一趟,空手而归,自然都选择留下稍等,连晚餐都省去做了。

不一会儿,门口也排起了长队。

徐奶奶又搬了凳子出来让在外排队的客人坐。

只是凳子有限,也不是每个客人都能坐的到。

徐奶奶搬来最后一个凳子,跟排队的客人说:“实在是对不住,我们没料到今天会有这么多客人,凳子不够用,只有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