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曾经嫁过我(273)+番外

然而说完之后,戚雨澈却发现自家王妃并不像他一样欢喜,心念一转,终是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糟了,我忘了把你怀孕的事给算进去了!”

开元十年,戚雨澈、戚雨溟、戚雨露、戚雨霖四兄妹被封为宏王、怡王、宝公主、嘉公主,离开宫中居所,搬进了刚刚建好的王府和公主府。

接着,戚雨澈、戚雨溟和戚雨露三人便先后成婚,只有年纪比他们三人小了一截的戚雨霖还是小姑独处。

成婚之后,兄弟二人又为谁能率先诞下皇长孙而争斗起来。

但这种事并不是谁花费的力气多,谁就能率先迎来收获的。

两个皇子使足了力气播种,但两人的王妃却是一样地“不争气”,眼看者成婚半年有余,竟是没一个育种成功。

戚雨澈一心想要嫡子,戚雨溟却没有他这样的执拗,转而开垦起了王妃之外的土地,终是让府中的两名侍妾怀上了身孕。

然而怀了孩子和生下儿子也是两码事,两名侍妾一个中途流产,另一个却在不久前生下了皇长孙女。

就在这时,戚雨澈的王妃姚氏却被查出了身孕。

戚雨澈自是欢喜不已,随即生出了建功立业的心思,想要给儿子做个榜样,使自己也能像父皇一样让孩子们以自己为荣。

于是,戚雨澈就跑进了皇宫,把这番心思告诉了父皇,请他老人家行个方便,给自己一次机会。

皇帝陛下倒是真的给了他机会,但戚雨澈一高兴,却把王妃生孩子的事给忘记了。

此刻见王妃不快,戚雨澈才猛然想起,若他去了西北,就不能陪伴王妃度过孕期,更有可能无法在儿子降生之前赶回京城。

想了想,戚雨澈便对自家王妃说道:“不要担心,怀胎十月,你现在还不到三个月,就算我年后才走,六个月后也才九月有余,只要这小子不是急性子,非要早早出来,肯定能在呱呱落地的时候见到我这个父王——对了,我走后,你可以把岳母接到府中陪你。”

“殿下——”宏王妃姚氏咬了咬嘴唇,欲言又止。

见姚氏的表情不对,似乎不只在担心自己想到的这桩事情,戚雨澈皱了皱眉,“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呀!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直说的?”

说完,见姚氏还是不吭声,戚雨澈便将目光转向姚氏身后的婢女,“今天府里发生什么事了?”

“怡王妃今日到访,拉着主子说了好些……好些……”婢女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也如姚氏一样没能把话说全。

戚雨澈撇了撇嘴,把婢女全都撵了出去,只留自己和王妃在屋中独处,然后便把人搂进怀里,追问怎么回事。

姚氏这才撅起嘴巴,用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把事情讲了出来,却是怡王妃过来恭喜长嫂,顺便给长嫂添了些堵心事——劝长嫂赶紧给夫君准备侍妾通房。

“她的话你也敢听?”戚雨澈翻了个白眼,险些爆了粗口,“管闲事管到大伯子屋里,她是不是想毛遂自荐,改嫁到我府里给我暖床啊?明天——不,我一会儿去就二弟那边问问,他是不是满足不了这个长舌妇人!若是,那就赶紧给她找几个面首,省得她一天到晚无事生非……”

“殿下!”姚氏瞪起眼睛,伸手就在戚雨澈的胳膊上掐了一把,“你这话会逼死二弟妹的!”

“那种女人早该去死了!”戚雨澈一边龇牙,一边咒骂。

戚雨澈对怡王妃的厌恶远胜那个从小“斗”到大的二弟怡王。

有时候,戚雨澈甚至会觉得他那位“好”二弟其实比他更讨厌这个怡王妃。

毕竟,姚氏这个宏王妃是戚雨澈自己选的,而怡王妃董氏却是戚雨溟迫于陈妃和身后势力的威逼才不得不娶回去的。

每每想到这一点,戚雨澈就对这个二弟生出一种怒其不争的无奈。

开元十年,两位皇子选妃的时候,皇帝一家已经不需要靠联姻来稳固皇权了。

他们的父皇也在排除了一些不适合联姻的人家之后,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了他们相当程度的自主权。

戚雨澈没有浪费这个权力,很快就把自己中意的姚氏娶了回去。

但戚雨溟却把这个权力拱手让给了母妃和母族,选了文渊阁大学士董岳的孙女做王妃。

由七位大学士组成的文渊阁是开元八年建立的,就其职能来说,相当于旧朝的左右丞相,只是把两个人变成了七个人,手中的权力也被消弱掉了七七八八,更像是一个给皇帝陛下查缺补漏、充当智囊的幕僚团。

而且,大学士虽有七个,但其中的六个位置是被六部尚书霸占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是有人卸任,也只能由卸任者对应的那一部的尚书大人继承,容不得旁人觊觎。

现在的文渊阁大学士的前六人就是曾经的刑部尚书朱边、吏部尚书米粟、礼部尚书纪鸿、户部尚书万山、兵部尚书霍丙申、工部尚书袁止望。若是朱边因为年老或是疾病等原因不得不“乞骸骨”,从大学士的位置上卸任,他的继任者就只能是如今的刑部尚书乔健。同样地,其他五个人的位置也只能由另外五位尚书继承,然后,再选出新的尚书,接替升职的尚书大人掌管六部。

唯有董岳这个第七人是个特例。

皇帝陛下给这位置定下了三个条件:一、年过不惑;二、进士出身;三、众望所归。

前两点不必解释,所谓众望所归,却是每五年进行一次举荐,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均可以撰写荐书,推荐自己认可的人选。

获得荐书最多的三个人将会进京候选,由京中三品以上官员进行二次投票,获取票数最多的那人便是最后的文渊阁成员,余下的二人也会获得包括皇帝陛下的赏赐、无形的声望等诸多好处。

官员们对此事的热情很高,但私底下,皇帝陛下却对四个年长的儿女说过:所谓文渊阁第七人,其实就是个靶子,谁占据了这个靶子,你们就要把谁当作严防死守的对象,把这人背后的势力连根拔除;除不掉,就要做好忍气吞声被人架空当摆设的准备。

戚雨溟明明也听到了父皇的提醒,但他还是把董岳这个“敌人”的孙女娶了回去。

得知此事的时候,戚雨澈都想冲进怡王府,掀开二弟的脑壳,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你他娘的还想不想当皇帝啊?

——跟父皇对着干,你是寿星老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

但不等戚雨澈有所行动,已经被封为宝公主的大皇女戚雨露就抢先一步把他想做的事情做完了,把戚雨溟大骂了一通,还昭告天下:有她戚雨露在的地方,怡王妃董氏“请”自觉消失!

事后,戚雨澈从自家王妃口中得知,董家曾为董氏造势,说她天生凤命,消息传开后,便惹来宝公主戚雨露的当众嘲笑,说董氏若是天生凤命,也定是褪了毛的那种——不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