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曾经嫁过我(234)+番外

“骚蕊——”

苏素立刻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丢下一句毫无诚意的道歉,然后便重新迈开脚步,越过了庄管家的肥壮身躯。

这女人……

目送苏素消失在院子门口,庄管家这才摸了摸鼻子,迈步进了屋中。

正如苏素预料到的,庄管家已经在门外站了好一会儿了。

确切地说,在发现苏素溜进欧阳院子的时候,庄管家便追了过来。

“您招惹这位姑奶奶干嘛?”庄管家抱怨道,“说两句她爱听的,把她哄开心不就完了?您还指望她们这些女人能明白咱们爷们的心思算计?”

“我倒是庆幸,这天下还有女人,不是只有男人。”欧阳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

“啊?”庄管家听得一愣。

欧阳却没有解释,转而问道:“都安排好了?”

“还没。”庄管家把手一摊,“我看到苏素过来,就赶紧把手上的事丢一边,赶过来保驾护航了。”

“说得好像她能把我吃了似的!”欧阳赏了庄管家一双白眼。

“那可没准!”庄管家意有所指。

欧阳没和庄管家闲扯,直言道:“别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赶紧去把事情安排好,争取明后天就把金珠送出去。”

这一次,欧阳把两个妾侍全从京城里带了出来,只是苏素被名正言顺地写进了随行名单,金珠却是被悄悄捎带出来,连苏素都不知道她也在此次出京的队伍当中。

欧阳当然不会是想要让金珠侍寝,不过就是想把她带出京城,从戚云恒的眼皮底下挪走,安排到别的地方居住。

事到如今,欧阳终于能将心比心地理解戚云恒为何总是对金珠看不顺眼,即便她已经胖成了金猪,也还是觉得她是个妨碍,自然也不会再留金珠在身边,让戚云恒不痛快。

欧阳原本想使些手段,帮金珠恢复容貌,再给她重新安排身份,好好地嫁出去,做正头娘子——如今已非乱世,即便是离开他,金珠也一样能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

但金珠却拒绝了欧阳的好意,只想离开京城,到其他地方隐居。

“婢子不敢说什么忠贞不渝的话,只是过惯了您给的好日子,着实不愿到别人家里吃苦受罪,还请主子再为婢子费费心,给婢子重新安排一个安身落脚的地方。”

金珠比欧阳更清楚戚云恒有多厌恶她的存在,也清楚自己根本没可能与皇帝陛下争夺欧阳的宠爱,原本还存着的一点奢望,也在这三年里被彻底打消。

于是,从那位皇帝陛下的眼皮底下离开,到他看不到也想不起的地方去,对她本人,对欧阳,都是最好的安排。

欧阳也没勉强金珠嫁人,从自己早年置下的产业里挑了一处,送给金珠做安身之所。

第167章 自投罗网

第二天, 欧阳没有离开他们暂住的别院,却把二皇女戚雨霖和她的四个伴读全都撵了出去,让他们在当地知府的陪同下游览府城, 顺便作为皇室的代表与当地的官员进行交际。

这个时候, 欧阳才觉得带几个熊孩子出门也挺不错, 最起码可以甩锅,把自己不愿意理会的事情统统丢给他们应对, 还能让他们受宠若惊,甘之如饴。

包括二皇女戚雨霖在内的五个孩子都是第一次以大人一样的身份与真正的大人们打交道, 难免会有些忐忑不安, 不知所措。

但欧阳也没有彻底撒手不管,任由他们去异想天开,胡作非为。

在把他们推出去之前,欧阳先送了他们四句箴言:多看、多听、少言、勿承诺, 然后又给他们留了一份课业:每人每日写一份“日记”,把从早到晚见到的人以及经历的事,全都记录下来,可以加上心得体会, 也可以只记事,不抒情。

欧阳明确表态, 他是不会去看这些日记的, 但他会把这些日记与他每日写给皇帝陛下的平安信一起送往京城,交给皇帝陛下亲自批阅。至于皇帝陛下对他们撰写的日记满意与否,有无奖惩, 那就更不是他这个皇夫九千岁需要担心的事情了。

五个孩子的情绪顿时大起大落,惊喜交加,但却没有一个打了退堂鼓,说自己担不起这份责任,不想每日缴纳这么一份日记,包括那个胖乎乎的贪吃丫头。

——果然是物以类聚呢!

欧阳从这五个孩子的脸上看到了名为野心的表情,但以他们如今的年纪和阅历,恐怕还不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又应该怎样去做。而欧阳也没有兴趣去做所谓的人生导师,对他们加以指点——他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找谁来指点他的人生呢!

注意到这件事之后,欧阳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没在写给戚云恒的平安信里提及。

欧阳这次出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不和戚云恒吵架,顺便把金珠送走,再试一试能不能引来赵河。至于其他,自有队伍里的其他人去负责,欧阳是不会去管也没兴趣去管的,更不会插手当地政务,给地方官找不痛快。

但以二皇女戚雨霖为首的五个孩子却不像欧阳这般体贴又善解人意,只在刚进府城的当天晚上老实了一宿——实在是没有精力了,之后就开始上窜下跳,没事找事——上午要去衙门里看刑部的官员审案,下午要到街上去体察民情,第二天又闹着去检验粮仓钱库。

总而言之,几个孩子把包括知府在内的一众官员折腾得苦不堪言。

好在闹腾的只是几个孩子,更难伺候的皇夫九千岁倒是一直安静如斯,没给他们平添麻烦,他所带来的考察队也一直专注于本职工作,没去扮演青天大老爷之类的角色,与百姓们“过度”接触。

皇夫带来的一千禁军也恪尽职守,军纪严明,除了少数需要进城采买补给的伙头兵,其余人等都不曾离开军营,更不与外界接触。

但高奎的官员们不知道的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这种事自有混在队伍中的金刀卫负责,原本就用不着欧阳和他的小妾去多管闲事。

好在,欧阳这一行人并不是在府城里住下就不走了。

苏素那边的勘测一结束,欧阳立刻发下指令,命一干人等收拾行装,第二日便启程上路。

也就是这个让高奎大小官员全都觉得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的夜里,赵河与九迹一行也终是做出了动手的决定。

昨天下午,赵河一行就抵达了高奎,只是不曾进城,更没有立刻出手掳人。

但在今天下午,赵河安排在欧阳附近,专门盯着他和禁军一举一动的手下急忙忙过来禀报,说欧阳和禁军全都有了动静,似乎在整理东西,准备离开。

考虑到欧阳一旦离开高奎,必会与禁军会合,被禁军严密保护,届时再想捉人,就得越过禁军的层层包围,那可比进一座府城难多了——至少,对九迹来说确实如此。

赵河与九迹一商量,便决定抓紧时间,不再耽搁。

当晚,赵河率领手下死士把九迹送到城门之外,却没有与他一起进城——他们进出城门可不像九迹那边轻巧容易,真要出了意外,很容易被人关门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