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自蓬莱(55)

作者: 郁都 阅读记录

背负着牧神剑行走,每向前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获得的回报也十分惊人。

一月之后,谢苏登山涉水,已经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般。

因背负着牧神剑时,每时每刻谢苏都得尽力调匀呼吸,到得后来,吐息之间连绵平和,行动更是敏捷许多。

谢苏自己尚且没有发觉这些变化,一直在他身边护持的姚黄对气息最是敏感,一早便看了出来,心中甚为满意。

要将谢苏留在蓬莱山拜明无应为师的事情,姚黄心中自有算盘,并没有急着在此刻提及,反倒是在平日里有意无意给谢苏讲一些仙门中的势力划分和遗闻轶事。

天下间几大实力强横的仙门各自雄踞一方。

昆仑山在西,周围有弱水环绕。昆仑山最为正统也最是气派,门下弟子有千数之多,数十代传承至今,典籍浩如烟海,灵宝不可尽数,人才辈出,天下闻名。

现今有记载越过天门阵而得以飞升的大能修士,大半都出自昆仑。

无极宫在极北苦寒之地,所以门下多性情坚毅冷酷之人。

无极宫选拔弟子的试炼十分残酷,甚至鼓励门下弟子相争相斗,信奉强者为尊,即使通过选拔成为弟子,也经常在修炼之中命陨当场。

沧浪海在南海之中,借海上交通之便利,养了大批船队往来贸易,所以财力雄厚。

其他仙门大多只收人族作为弟子,沧浪海却没有这样的规矩。妖魔精怪也好,魑魅魍魉也罢,只要过得了选拔,都可以成为沧浪海的门人。

虽说是有教无类,但门下非人之辈太多,约束起来也是困难,所以门风算不得很好,常有门中弟子入魔伤人的,也因此沧浪海中有一门弟子,专为清理门户而培养。

天清观则在陈朝帝都金陵之中,与皇家关系紧密,是仙门之中入世最深的。

既已居庙堂之高,天清观便鲜少过问江湖之事,往往只在其他大仙门有新掌门接任时派些人送上贺礼,走个过场罢了。

乌蛊教则在南疆之中,门下弟子习练蛊术,南疆密林深谷,多有瘴气,天然便与世隔绝,乌蛊教也因此神秘万分,几乎不与外界往来。

这些仙门无不是实力强横,弟子众多,其他大大小小的仙门世家,大多依附于它们。

谢苏问道:“那蓬莱呢?”

姚黄本就有意将蓬莱留到最后再说,这时见谢苏发问,便微笑道:“你是不是想问,自来到蓬莱之后,并没有见过什么门人?”

他自顾自叹了口气:“蓬莱秘境本来就是为主人一个人打开的。”

世间修仙者皆以过天门阵作为此生修炼的最高目标,过天门者可飞升成神。

明无应过得天门阵那一日,天生异象,有云桥接引,天上白玉京亦为他打开。

但明无应却过天门而不入。

蓬莱秘境因此为他打开。

这几乎只存在于记载中的秘境,本来就被人传说是一方最接近于仙京的天地。

仙门之中实力强者为尊,明无应过天门时,那天际异象众人有目共睹,明无应不必说,也已经是仙门第一,蓬莱亦隐隐凌驾于所有仙门之上。

可以姚黄对明无应的了解,他大概从未想过要当什么开宗立派的一门道祖,也没有将那仙门第一的名头放在眼里。

“不过,”姚黄又道,“蓬莱是有一处学宫的,只是主人觉得他们麻烦,设了个禁制,让学宫里的人进不到山中。”

这些天他跟谢苏在山中行走,已经去过很多地方,不过山中的大小秘境和学宫的禁制所在之处,姚黄一并绕开了,也就没向谢苏提起。

说起这蓬莱学宫,其实原本并不在蓬莱,而是在昆仑。

昆仑名门根基深厚,开立学宫,是为了广纳天下良材,传授道法,且并不强求弟子学成之后必须归于昆仑门下,可以自行离去开宗立派,或是进入其他仙门。

学宫从昆仑迁往蓬莱,其实是因为昆仑那个好管闲事的掌门郑道年非要送给明无应一个人情。

能被选入学宫的弟子,无不是各个仙门中天纵奇才的少年,这师门之谊,纵使将来他们离开学宫也不会忘。

明无应若是有心,可借学宫收纳天下良材,归为门下弟子,如此数代经营积累,蓬莱便可以成为门人广布天下的仙道宗门。

恰逢当时昆仑山周围弱水汹涌生患,郑道年主持平复弱水,昆仑需得闭山,便想将学宫迁到蓬莱。

这个人情不可不谓不大,只是仙门之中其他势力也明白,昆仑将天下闻名的学宫割舍出去,归根到底,既是示好,也是拉拢。

只因这几家大仙门呈鼎立之势,虽有一时强弱之分,但彼此依仗又互相震慑,总算是保持了一种平衡。

而明无应过天门而不入,虚无缥缈的蓬莱秘境又因他而打开,各大仙门辛苦维持的平衡骤然间被打破,他们难免要生出些别的想法。

姚黄平日里看多了话本子,讲起前尘往事来,自然是绘声绘色。

谢苏听到这里,轻声道:“大概这样的人情,蓬莱主也并不想要。”

若他真的有借学宫扩充门人的想法,又怎么会下一个禁制,将学宫直接隔在一边。

姚黄道:“正是这样,只是当时恰好这位郑掌门的师弟非要跟主人比剑,那是个剑痴,亦是昆仑那一辈中天赋最高之人,你猜结果如何?”

谢苏道:“他输了?”

“他不仅输了,连自己的宝剑也被牧神剑折断,”姚黄道,“剑心损毁,他再也用不了剑,一代天才便如此陨落。如此,便像是主人对不住他们昆仑似的。”

谢苏道:“不对,他是自己愿意比剑,那么输了或是死了,也都是自己的事情,跟其他人无关。”

姚黄道:“可谁让那位郑掌门脸皮厚呢,就这样,昆仑学宫成了蓬莱学宫,好像蓬莱承了他多大的人情似的。”

待得这些前尘往事讲了个七七八八,二人已从山间小路穿出竹林,回到了半月小湖。

姚黄又拿来一些仙门弟子外出游历时写的游记给谢苏解闷。

虽然他觉得以谢苏的性子,似乎他在哪里都不会闷,但那些游记大多记载外间的山川风物,颇多趣味。

谢苏自小被拘在谢府之中哪都没去过,姚黄便想让他从这些游记中一窥天下绮丽。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谢苏来蓬莱山已经有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中,除了晚上睡觉,谢苏一直将牧神剑负在身上。

而明无应也不管不问,一次都没有出现过,仿佛对这柄天下第一的名剑全然不挂在心上。

谢苏问过姚黄,姚黄说一年之中,明无应有许多时候都不在山上,他既然让谢苏负剑修炼,以剑气破去封印,谢苏照做就是,不用考虑其他。

直到这一日,姚黄接到了明无应的传音,将一只银瓶交给谢苏,让他送到竹林深处。

银瓶之中装的就是谢苏在芍药园中见过的枫露,姚黄说明无应有个朋友有时会来山上小住,就住在竹林深处的小楼中。

上一篇:山海谣 下一篇:[末世]门外丧尸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