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子的科举路(170)+番外

作者: 仪过 阅读记录

八月初五,院试结束。

留在郡城等候院试放榜的陈云尚和他的一众同窗带着高成安留宿在与考棚一河之隔的温柔乡里。

初六一早,乡试报名。

高成安昨夜太困,洗了澡后便直接睡下,大半夜隐约听到姑娘们似乎在抱怨什么“就没这么累过”,他不禁有些头疼,但身子实在太困,偏了个头又沉沉睡去。

——他们一众童生方才在号房里考了三天两夜,根本没精神折腾其他,花钱来温柔乡休息,不过是找姑娘伺候他们沐浴梳洗,然后手上再多占些便宜。

姑娘们应当也没见过这么会折腾人的,虽心中埋怨,却还是很有职业精神的伺候他们睡下了。

翌日,花街的所有姑娘都起个大早,纷纷推开窗看那些正在考棚外排队的秀才老爷们。

“有好几位少年郎呢!”

“在哪儿,姐姐快指一指,让妹妹好生瞧瞧。”

“诺,只要去找那些未加冠的男子即可,看,那边便有一个!”

姑娘家的声音吵到了睡眠中的众位童生,就连陈云尚都被惊醒,咕哝着问:“好姐姐们,看什么呢?”

“自然是看年轻有为的秀才老爷们啊。”一个姑娘笑着应声。

陈云尚眼睛半眯着,又道:“我今年刚加冠,要是我今年中了秀才,可能当一句好姐姐夸的‘年轻有为’?”

“自是当得!”姑娘们笑着哄他。

高成安起来的早,已经洗漱过了,闻言笑道:“我方才听姑娘们说排队考举人的有几个未加冠的少年,这可绝对不是中秀才那么简单——”

姑娘们显然也明白这道理:“可不是么,听说如果前来考举人的秀才公答卷水平太低,至少得有十年不能再参加乡试呢。此前还有水平奇差者,被微服私访的陛下瞧见了其答卷,当场就给革了秀才功名。”

陈云尚心中的好胜心被激起来,随便披了一件中衣,凑到窗前,问:“姐姐方才说看到几个不足弱冠的少年在报名参加秋闱,在哪儿呢?”

姑娘们好脾气的给他点了几个方位。

这儿距离对面就隔了一条丈宽的河流,可谓看得十分清楚。

陈云尚仔细盯着瞧了瞧,指着其中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袍的少年道:“那个我认识,是我们行山府赫赫有名的神童,十三岁那年就连中小三元,出身也在高门,是行山府花家的少爷,叫花、花什么来着?”

不用他想,姑娘们比他了解的还清楚:“花如锦案首。”

陈云尚笑道:“这你们都知晓?”

“公子可别小瞧我们,咱们瑞林郡的青年才俊,哪个我们不知道?”一个姑娘娇笑道,“行山府花如锦公子,十三连中小三元,今年十七岁宜婚配。”

另一个道:“行山府何似飞公子,十四连中小三元,诗才横溢文采斐然,今年十五宜……”

“宜什么呀?”

姑娘笑嘻嘻的:“那可是才到能成婚的年纪,咱们哪敢染指?”

陈云尚的一个同窗笑道:“今年不适宜,待三年后他来考乡试,不就年岁正正好了么?”

姑娘正欲答应,忽然听见旁边窗户传来其他姑娘们的声音:“行山府何公子——”

“何公子!”

陈云尚、高成安等人俱是一怔,连忙冲到窗户边看下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报名的礼房内出来,身形颀长,他似乎正在同身边人说什么,眉梢眼角都是潇洒的少年气。

第118章

“才只是报了名, 我这心就开始慌张起来。”周兰甫说着,伸手从自己胸膛上方往下捋。

何似飞道:“我又何尝不是?”

周兰甫乜了他一眼,道:“啧, 恕小生眼拙,实在看不出您哪儿紧张了。”

何似飞展眉,笑容疏疏朗朗,宛若炎热夏季里穿林而过的山风, 他道:“周公子不信,我能如何?”

恰巧这时, 河对面的花楼里传来姑娘们的呼喊声,周兰甫抬头看了一眼,道:“现在我是信了,看姑娘们对你的态度, 这场就必须得考好。”

他说话极有分寸,从不会再吉利话后画蛇添足的加一句‘不然’。

回去途中, 周兰甫和何似飞也见到了那位正在排队的花如锦案首。

何似飞同花案首曾有一面之缘——在去年行山诗社举办的海棠诗会上见过。

当时, 何似飞一首《春暮游熙园·赠晏知何》拔得头筹, 加之他曾当街救下良家哥儿, 立即便在行山府府城声名鹊起。花如锦想不注意到他都难,府试放榜那日,花家还曾派管家去看何似飞府试排名。

至于在诗会中众星捧月般的副社长花如锦,何似飞同样对其印象深刻。

如今, 两人在郡城相见,花如锦先看到的何似飞, 当即对他拱手示好:“何兄, 许久不见。”

何似飞回礼,道:“花兄, 久仰大名。这位是周兄,名兰甫。”

花如锦和周兰甫也见礼一番。

花如锦方才听到河对面姑娘们叫‘行山府何公子’,还以为她们看错眼了。

这会儿相见才不得不信,他万万没想到,去年四月初见时,何家少年还寂寂无名,只是行山府内一个小村落出来的农家子,可眼下,已经有资格报考乡试了。

当真应了那句话,莫欺少年穷。

不同于去年见面时的点头之交,花如锦主动道:“不知何兄与周兄下榻在哪家客栈?我住在悦来,望有幸能同两位兄台把盏言欢。”

能同花如锦相交,周兰甫求之不得,立刻应下。

“花兄客气,改日我定下拜帖。”何似飞道。

去年的海棠诗会,可是花如锦听说了他当街救人的事迹,给他下的请帖,如今花如锦有意交好,何似飞自然答应。

“那便一言为定。”花如锦看着面前少年已经在努力收敛,眉眼间却依稀可见的傲然气,同他交好的心思更强烈几分。

花如锦出身行山府最负盛名的花家,从小到大阅人无数。他能清楚的看出那傲气并非不可一世的狂傲,而是这个年纪少年人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

加之何似飞面部骨相精致,眉峰突出,给那分傲气中添了些势不可挡的锋锐。

一个才学满身又张扬肆意的少年,太难让人拒绝了。

这也是花如锦主动交好的原因。

周兰甫心知,能有这等机会,完全是托了似飞的福,这些情分他都记在心里。

高成安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涌起无数感慨——花如锦可是整个行山府学子眼中如玉一般的公子,是大家胸中可望不可及的存在。熟料,这位居然会在有朝一日主动同一个比他还小两岁的少年打招呼,同少年相交。

而这个少年,三年多前,还只是高成安身边的小小书童。

河对岸花楼里的姑娘们纷纷交头接耳:“花公子同何公子在交谈!”

“行山双秀!”

“我多么想下去听个一嘴半耳。”

“也不知这两位公子考完乡试会不会来此,他们俩只要有一位愿意为我作诗,我就是给自己赎身从良,也要伴公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