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659)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草原的异动并不保密,时刻关注的张旻最先得到消息,张旻阴沉的脸难得有了一丝笑容。

张旻对胡勒赤那的期望很高,草原的兵力强横,他等着北伐军回援。

张旻有了好心情,手下官员也难得轻松,哪怕伤寒的死亡阴影一直在,官员也难得休息两日。

杨展鹏的屋子里烧着柴火取暖,他最近有些发热,还好他一直藏着药,这才硬挺了过来。

虽然挺了过来,也留下了后遗症,他的营养不足,自从咳嗽开始一直没好,屋子里断断续续响起咳嗽声。

杨展鹏喝了热水胸口舒服一些,要是能跑,他真的想跑,这一刻有些后悔转官职了,如果带兵打仗,他是不是早就假死脱身了。阑

人一旦病了,内心就会格外的脆弱,杨展鹏想回家,想念姐姐,有的时候也会想起长子振远和方秀,每次想起长子的时候,他都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死了,所以才会想起长子。

没错,杨展鹏的心里,长子已经死了,那么小的孩子如何有能力活下去?

杨展鹏也会想母亲,此时的济州城,杨家是官眷,这意味着与百姓间的隔阂越发深了,以往左邻右舍有来往,现在百姓都躲着杨府走。

百姓巴不得北伐军拿下济州城,明明是张旻坐镇的州城,然私下依旧有饥饿,买卖人肉一直没停止过。

百姓心里真不恨吗?恨的,张旻的到来并没有给济州百姓多少希望,反而买卖人肉有了完整的销售链,积攒的绝望只待爆发。

杨府的大门紧闭着,巷子内的百姓都认识杨府,卫氏每次出去都要承受百姓审视的目光,这种目光让人心生恐惧。

卫氏害怕极了,她怕一旦济州失控,杨府会成为百姓针对的目标,她好像听到磨刀的声音。阑

冬日寒冷又压抑,济州城巡视的士兵脚步匆匆,不止卫氏感觉到百姓目光不对,士兵们也感觉到了。

百姓没有粮食,饥饿下骨瘦如柴,消瘦而显现的眼睛沉默着,他们盯着士兵,盯着城内官员与官眷。

无声的注视极大渲染了恐惧,已经有官员想撤回南州。

这就意味着放弃济州,这个提议没有通过,济州的意义是重大的。

杨府,卫氏寸步不离的守着儿子,她真的害怕极了,今日隔壁突然喊她,还丢了东西过来,一颗老鼠头,她当场就吐了。

卫氏恐惧了,家中只有她一个人主事,济州要是乱了,她根本护不住儿子,卫氏看向婆婆住的屋子,最近婆婆病的越发重了。

卫氏抿着嘴,婆婆不能死,婆婆要证明身份,只有证明他们一家子的身份,才能躲过危险。阑

第七百三十四章 对比惨烈

七日一转而过,容州城外依旧有着绿意,大雪并没有影响容州,这日夜晚容州城外想起了炮火声。阑

容州府城的确是新建的,然配置着最先进的大炮,爆炸声轰隆隆响彻夜空,惊醒了城内所有百姓。

小马并没有上城墙,他带领一队士兵快速清扫城内的探子,只要探子联络过的统统就地处决,小马在城内清扫探子,城外的草原兵不计后果攻城。

一个时辰后,容州的城门大开,容州的骑兵冲了出去,容州骑兵有一半草原汉子,有一半是汉人,训练磨合的不错,两方懂得如何配合。

骑兵与骑兵的拼杀最为激烈,随后是步兵的较量。

小马回到城墙的时候,天空已经亮了,城外的厮杀依旧没停止,小马看得清楚,这些投靠的草原部族用心守卫容州。

在草原冬日难过,大部族没少抢掠小部族,不止中原人痛恨草原的掳掠,草原部族也痛恨。

容州是几个草原部族新的生存地,秋日的丰收,牧场的盈利,子嗣入学堂等等,都是他们想守护的安宁。阑

小马嘴角带着笑,草原探子在容州多年,真正拉拢的人并不多,这说明投靠的草原部族有了归属感。

小马大步下了城墙,他带着一队兵马杀了出去,此次掠夺的草原部族再不甘心也没用,他们只能退走,探子的情报不准,容州城的士兵多出了两成。

草原大军最气愤的是,投靠杨曦轩的部族拼杀最为卖力,当然内心深处是隐隐的嫉妒,都是差不多的血脉,身材体格类似,明显容州生活的部族日子更好。

明明冬日是最难熬的季节,可容州的部族人面容红润,有人还出了双下巴。

对比有些过于的惨烈,掠夺者的心态有些失衡了。

小马等人凯旋而归,城内爆发了口哨和欢呼声,哪怕知道清扫了探子,容州的几个部族也没多言,他们清楚寒冬的苦楚,所以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子嗣后辈也能代代读书识字,读书才能明智,他们不想被称为野蛮人。阑

容州的战况传回胶州府城,杨曦轩清楚草原大军还会卷土重来,今年冬日的确很冷,胶州也感觉到明显的降温。

此时的亳州又经历了一场大雪,大雪过后是一片片白茫。

北伐的士兵轮流巡视,他们路过有百姓的村子会上前询问,有的时候帮助百姓清扫积雪,有的时候帮着撵走狼群等野兽。

子恒也会带队巡视,他带领的兵习惯山林,子恒也会跟着进山,山上的小动物不少,时不时就能打到野兔子,每次下山会捡一些柴火下来。

柴火会送给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这日子恒照例给村子送柴火。

子恒敢进入村子就发现了不对,村子里的人多了,他停下脚步查看雪地上的足迹。

校尉蹲下仔细查看,“多了几双成年脚印。”阑

子恒心里咯噔一下,“亳州还有山匪没清理吗?”

校尉摇头,“已经全部清理过。”

子恒顺着足迹到了一处小院,院子的篱笆并不高,子恒一眼看清院子里的情况,多了几捆柴火。

子恒对这家记忆尤深,这家只剩下一个老婆婆带着一个孙子,还没等子恒走进小院,屋子内出走一个汉子。

汉子干瘦畏惧的看着子恒一行,很快老婆婆也出来了,老婆婆将汉子挡在身后,子恒就明白了。

老婆婆抹着眼泪,“这是我儿子,他逃回来了。”

子恒记得老婆婆说,他的儿子被抓走挖矿去了,“一共逃回来多少人?”阑

这些人可真厉害,竟然没被巡视兵发现。

汉子声音有些哆嗦,“一共逃走五十多人,在山林里死了十几个,我们村子只逃回来四人。”

子恒心道这些人真是命大,冬日横穿山林十分危险。

子恒示意士兵去送柴火,随后道:“你可愿跟我回去说明情况?”

汉子搓着手,他已经听娘说了亳州情况,他以为娘和儿子已经死了,天知道他的内心有多绝望,这些年他的亲人要死绝了。

汉子回到家门口不敢入内,直到确认家中有人,他才壮着胆子敲门,见到娘和儿子好好的,他是真心感激北伐军。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