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651)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最近大战将近,他们这些南方来的兵调往边境,还是打散了调动,说白了还是不信任他们。

士兵住的营帐内,一个年轻的士兵突然出声,“听说家乡的军户改革了,日后子嗣后代不会强制当兵,我想爹娘了,我想回去。”

以前的家乡实在活不下去了,他们回去也没办法,现在不同了,杨皇统一了南方,军户改革了,还建设学堂读书,家乡越美好,他们越思念家乡。

一个士兵起了头,另一个士兵道:“我是鄂州的军户,我家乡特别美,你们说军户改革了,我们娶媳妇是不是容易了?”

一个年长一些的士兵,“听说女人也能出去做工了,我家的丫头也不知道有没有当医女的天赋。”

他的长子死了,家里只有两个闺女,他是真惦记。

突然有人说,“我们逃吧。”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清楚只要逃回南方就安全了,可他们逃不出去,为了提防他们,对他们的看管很严。

有人气呼呼的开口,“老子受够了,这些北方兵看不起我们,还想将我们冲在最前面。”

类似的话在南方各各营帐内传开,随着发酵的时间越久,突然有能带来了南方的宣传画册。

这期宣传是鄂州与徽州几州的变化,全都是图画没有文字,直白又明了。

南州与济州调动大军,对南方兵的看管放松了,并不知道杨曦轩的探子串联了多少士兵。

当然也有忠于闵家的兵马,不用杨曦轩的探子警惕,想回家的南方兵自发警惕起来。

在滨州山脉内,安置了一批又一批偷偷北上的兵马。

此时的胶州,杨曦轩正见管邑派来的使者,翻看管邑写的友好国书,他心里挺复杂的,管邑也称王了。

杨曦轩心想日后很难和管邑再见面了,管邑一直提防着他,真怕他突然下手,现在管邑称王,更怕他容不下了。

杨曦轩一直不吭声,

杨曦轩好一会直接拿笔签了国书,完全不用准备仪式,签的特别痛快,“拿回去吧,顺便告诉你们国王,让他将心放在肚子里,只要他不回来挑衅,朕不会下手。”

使者,“.”

他这就完成任务了?至于告诉国王的话,他一点都不在意,反正自家国王也知道惹不起杨皇!

使者喜滋滋的拿了国书退下,国书太顺利,留给他不少时间,他要多买一些货物回去,这一趟还能大发一笔。

第七百二十五章 真是个好爹

明琛几位大臣并没有退下,明琛语气担忧,“皇上,管邑不得不防。”

杨曦轩揉了揉脖子,“朕清楚,不过,朕也不怕他,至于未来交给卷卷。”

管邑是他留给卷卷的考验,嗯,他可真是个好爹!

明琛,“.”

正因为懂了皇上的意思,他才无语,小皇子才多大啊!

杨曦轩更关心的是今年科举,各部实在是缺人手,他好不容易培养的人,现在全派到了鄂州等州城,哎,人才培养难,朝堂需要新鲜的血液。

杨曦轩忙了一天,回到后宅见儿子还没睡,他高兴的抱起儿子,“这是等着爹爹?卷卷是不是想爹爹了?”

婉宁没好意思说,卷卷白日睡得有些多,不过,“儿子的大名什么时候定下?”

杨曦轩抱孩子的姿势很标准,轻拍着儿子后背,“我仔细考虑后,决定一统天下再定儿子大名。”

婉宁傻眼了,“嗯?”

杨曦轩解释道:“我想祭拜杨氏祖先再给儿子取大名。”

待一统天下后,他要亲自宣告儿子的名字,同时会定下卷卷为太子。

婉宁抱回儿子,“那你可要快一些,别儿子几岁了还没个大名。”

杨曦轩没抱够儿子,“再给我抱一会。”

婉宁有些不高兴,知道丈夫想给儿子最好的是一回事,儿子没大名也是实事,“不给。”

杨曦轩赔笑着,“放心,我做了多年的准备,此次北伐一定不会托太久。”

婉宁这才将儿子递给丈夫,“我是真担心子恒,哎,真不能让子恒回来?”

杨曦轩也担心外甥,摇了摇头,“他虽然不统兵,可他已经替代我坐镇,北伐一日不结束,他一日不能回来。”

婉宁清楚相公亲自坐镇最合适,可南方刚一统需要相公治理,子恒明明去办差,现在这个结果也挺让人意外的。

婉宁又感慨,“还有人酸子恒与你没血缘关系,现在都不酸了,子恒在北方真给你长脸。”

杨曦轩听了高兴,“是啊,我也没想到那么危险他也不退,誓死与将士同存亡,真不愧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

婉宁噗嗤笑了,“这话可别让姐夫听到。”

杨曦轩挑眉,“我又没说错,这几年子恒一直待在我身边。”

婉宁叹气,“子恒越优秀,我嫂子越不甘心,明明顶好的女婿人选只能便宜别人。”

杨曦轩亲了儿子一口,“我是真不在意。”

婉宁心道,因为你手握大权,真要是踩了底线,你一定不会手软。

杨曦轩看懂妻子的眼神,失笑出声,“岳父和大舅哥都是理智的人,我很放心。”

婉宁,“.”

幸亏李家够清醒!

北伐的作战计划定了,几路兵马调动着,北伐军不用操心粮草问题,所以能留出时间给士兵休息适应。

反正张旻已经警惕,北伐军没办法突袭,不如让好士兵好好休息保证实力。

为了更好的适应,还会让士兵分批熟悉北方地形,水土不服的士兵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上河镇,杨兮夫妻准备启程了,他们要去鄂州亲自提亲,这些日子与周霖的信件频繁,商定了提亲的日子。

杨兮夫妻为了表达对女方的尊重,二人亲自去鄂州。

此次没带上子律几个孩子,不仅不带,还留下了翻倍的课业。

这次去鄂州随行的还有温柔柔,温柔柔去鄂州开设女医馆和女护学堂,这两年医女和看护进一步分割,一些没有天赋的女孩专学看护,现在女医馆多了起来,对懂看护的女子需求加大,所以选在鄂州开设第一家女护学堂。

徽州有刺绣学堂,鄂州有女护学堂,资源分开更有利于各州的发展。

杨兮和温柔柔坐在一辆马车上,杨兮笑着,“这些年你是越活越年轻了。”

温柔柔本就长得好,这些年没见老,反而越活越有气质,不知道多少人上门提亲,可惜温柔柔一个都没答应。

温柔柔,“日子过得舒心,人也就年轻了,公主别说我,您也很年轻。”

杨兮摆手,“我顶多是保养的好。”

温柔柔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茶水,“佳儿泡茶的手艺不错,公主可要尝尝。”

杨兮接过来抿一口,“的确不错。”

温柔柔笑眯眯的,“所以说还是闺女贴心。”

杨兮失笑,温柔柔不成亲只收养孩子,这几年收养了九个孩子,女儿有六个,“你这次只带了佳儿?”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