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549)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杨曦轩收起信件,“事情还真多,先医部后公布恢复科举,你们近水楼台可以准备起来了。”

明琛嘴角一抽,他们明家是武将家族,他可没那么大的野心涉文,他已经想好了,等主公得天下,他们明家再转文也不迟,现在不行。

这还涉及了文官团体的利益,他可不想现在就得罪人,还不如让明家子嗣好好的读书,等待主公得天下。

杨曦轩见明琛老神在在的,觉得有些没趣,明琛太老谋深算。

上河镇,杨兮夫妻见到了管邑,他们惊讶了,“你怎么来了?”

管邑胡子拉碴的,显的更加凶恶了,“我想向两位先生买些书籍。”

周钰看着管邑的脸暗道可惜,管邑长的不错,哪怕有一条疤也是俊的,现在不修边幅只剩下凶了,“先说说买什么书籍?”

管邑十分的困倦,他最近一直没好好休息,按了按眉心,“各学院学习的周家教学书。”

杨兮懂了,管邑能从其他途径得到书籍,但是管邑没那么做,亲自向他们夫妻采买是给曦轩的态度,“好,你要多少册?我们给你插个队。”

管邑想在海外建国,他不想一直受杨曦轩的牵制,“两百册就好。”

他的地盘刚被毁了,目前两百册就足够了,其实他也可以印刷,但是没必要。

周钰询问管邑第一手消息,“闵家想要什么?”

管邑嗤笑一声,“他们想要的可太多了。”

杨兮好奇,“能让你这么嘲讽,说来听听他们的野心有多大。”

管邑伸出四根手指,“第一,他们想从我手里买织布机的图纸,第二,他们想掺和到我的生意里,第三,想让我倒卖瑞州的货物给他们,最后一条,他们想要洋人的火器。”

杨兮,“......这是做什么白日梦呢!”

管邑摊开手,“所以我只同意了第三条。”

周钰似笑非笑,哪里是管邑同意第三条,而是曦轩只允许第三条。

管邑又说起了徽州的见闻,“闵家不愧是传承久远的大家族,我这次开了眼界,闵家的底蕴深得很。”

他已经写信给杨曦轩,万不可小看了闵家。

周钰见管邑接连打哈欠,“你先去休息吧。”

管邑站起身,“幸亏我体格子够壮实,否则真能累出毛病,两位先生我先告辞了。”

周钰起身送管邑离开,管邑并没有离开上河镇,这人在上河镇也建了宅子,宅子并不大只是歇脚的地方。

夫妻二人又聊了闵家,他们更在意的其实是张家,杨兮感慨,“张家的封锁太严了。”

周钰,“那是曦轩发愁的事。”

杨兮也笑了,“你说曦轩成亲,闵家和张家会来人吗?”

周钰语气幽幽,“一定会的。”

本来曦轩成亲想定在明年,但因为高产粮种,曦轩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秋收,就在秦炳成亲后的半个月。

而京城,王霍正选派南下的官员,朝堂上没有人吭声,上次江皇派人游说和这次情况不同,他们不确定能不能顺利越过张家掌管的地盘。

如果皇上还掌握着海盗,他们还多一些信心南下,现在他们怕出海遇到和寇。

王霍沉着脸,他在意的是粮种,这次南下目的是粮种,可官员们却胆小如鼠,好,好得很。

没讨论出结果,大臣们离开皇宫,吕尚书的心依旧疯狂的跳动着,他想的更多,上次派去游说杨曦轩的人都好好的回来了,可见杨曦轩不会难为他们这些官员。

这是一次光明正大接触杨曦轩的机会,对吕尚书的诱惑太大了!

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下

秋风撵走了夏季的燥热,随着十四州联合恢复科举的消息传遍南北后,王霍朝堂宛如被狠狠的抽了一耳光,不管王霍如何暴怒,他和杨曦轩隔着几方势力,王霍所有的谋算只能干瞪眼。

现在荆州也发行了报纸,李三公子亲自负责,意味着日后由李三公子掌控荆州的舆论。

最近报纸上全部都是恢复科举的消息,为何选择初秋公布消息,因为李家建议用恢复科举吸引目光,李家借着机会先送李姑娘去瑞州,至于送嫁的队伍会按照商定的日子前往瑞州。

科举考教的内容多了,杨曦轩也在报纸上说了要考的大概内容,乱世这些年,读书人一直盼着恢复科举,现在恢复了,虽然意外添加了其他的学科,但只要能恢复科举,他们也不在意了。

上河镇,杨兮夫妻翻看着书铺送来的账目,因为科举的恢复,杨兮夫妻又出名了,李家的坚持下,杨曦轩退后一步,杨兮夫妻只出数算等添加的学科试题,其他的试题由李杨两家选出的大儒出题。

这就造成今年科举题目会非常的难。

杨兮夫妻也有了多余的时间干别的事情,比如学堂的考试题整理成为题册印刷出版,比如加紧印刷学堂丙区的教学书。

随着消息的发酵,向县的各大书铺卖疯了,能长期驻守在向县的商贾脑子格外的精明,消息刚公布就开始大肆的囤书,一车车的将书运往李家掌管的六州。

原因很简单,杨曦轩掌管的八州不允许倒卖高价,这就要说一说瑞德两州快速发展下出现的经济问题,经过两年的规范和法例的确定,商贾在杨曦轩管辖内再也不能从倒卖获取暴利,从而要乱整个市场的物价。

然李家掌管的六州还十分的乱,只要书运送过去就能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银钱。

杨兮夫妻核对完账目,杨兮笑眯眯的,这可是自家的店铺,“谁能想到有一日卖书能赚大钱?”

他们已经是薄利多销了,短短五日就赚了上千两,这还不算给定金排队的银钱。

周钰不缺银钱,可以说他们夫妻现在手里有的银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他们真正高兴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书明理。

周钰揉了揉肩膀,“还好在上河镇出题,咱们不用离开家。”

杨兮噗嗤笑了,“李家怕我们出事,所以宁愿送人到上河镇。”

周钰乐呵呵的,“曦轩的宅子建好,他还没住进去,我们先住进去了。”

杨兮算着日子,“我们要在宅子里待上不少时日,先是童生试,童生试结束是乡试,曦轩的意思一个半月结束。”

周钰动手将账册收拾起来,“他不想耽误今年的官员选拔。”

杨兮,“再算上曦轩的婚礼,这两个月够他忙碌的。”

周钰扶着娘子起身,“他现在手里能用的人无数,他只要掌握方向就好。”

杨兮突然道:“各势力参加婚礼的官员该启程了吧。”

周钰,“王霍离的最远,算着时日王霍派的官员会先启程。”

现在的路可不好走,王霍要过张家管辖地,加上路上的山匪不断,虽然是最先启程的,说不准反而是最后一个到达的。

两口子关上书房的门,二人住的主院有两个护卫和一个婆子守夜,整个院子静悄悄的,两口子已经习惯了,回屋子简单洗漱就休息了。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