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456)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管邑愣了,“太贵重了。”

杨兮转过头去看说书先生,子恒也低头继续喝着茶,只有周钰淡定的道:“你当初给周家送了不少东西,我只是送两个玻璃杯而已并不贵重。”

周钰说的是实话,现在山里玻璃杯已经可以量产了,只是一直压着而已,目前做的最多的是实验用的玻璃器皿。

管邑抱拳,“这份礼物我很喜欢。”

等两个洋人贵族下楼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管邑这一桌,因为太引人注目了,桌子边有护卫和大汉守着,想让人忽视都难。

鲁特后背汗毛立了起来,催促着科里,“我们赶紧走。”

管邑看到了,他并不急着动手,茶楼的人太多了,他也忌惮两个洋人手里的火器。

又过了一会,管邑才起身离开,等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杨兮两口子得到消息,两个洋人被迷晕带走了。

杨兮两口子白得了一匣子的宝石,下午到家的时候,管邑将两个洋人带来的货物送了一半到周府。

杨兮翻看着几个箱子,“还真带了不少好东西。”

自鸣钟,象牙等,一看就是想在瑞州售卖。

秦炳开口,“管邑会做人。”

他现在对管邑的感官好了不少。

周钰将里面的东西又分出了一半,“这些你收着。”

秦炳愣了,忙摆手拒绝,“这是大哥的东西,我不能要。”

周钰不容拒绝,“意外之财见者有份。”

自从秦炳恢复了姓氏,曦轩就给秦炳送了不少银子和古董,看着多其实也不多,他能猜到曦轩的想法,曦轩想平定天下再给秦炳封赏。

虽然秦炳手里不缺银钱,但该攒起来的东西还是要攒的,秦氏以银粮为功劳,曦轩分封秦炳却不会给太多的银钱。

因为归还所有秦家银钱,那是坑秦炳,财帛动人心,秦家本就毁在了银粮上,不如用银钱换爵位实在,爵位才能护着秦家,银钱可以私下慢慢积累。

周钰私下和秦炳谈过,秦炳想要秦家银粮也可以,曦轩真有这个底气归还,但也就意味着功劳和情分没了,秦炳一点就透。

秦炳也想到了周大哥与他说的话,又看向箱子里的好东西,里面不少东西是能传家的,“谢谢大哥为我打算。”

周钰,“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日后一定会平安顺遂。”

秦炳,“嗯。”

杨兮指着箱子,“你也该提前准备聘礼了。”

当初秦家给过耿家聘礼,可惜乱世了,耿蓼被接到上河村时,秦炳就说会再次准备聘礼。

秦炳脸红了,“嗯。”

时间一转到了学堂开学的日子,学堂一共收了两百名学生,管邑送来二十个孩子只有八人考了进来,管邑虽然遗憾却也高兴,至少考进学堂了。

这几日管邑一直陪着考试,仔细询问了考试的题目,管邑也是自小读书的,惹的他都想考入学堂了。

这一次对考入的学生有年龄限制,弱冠后的年纪是不收的,这已经是放宽了年龄限制。

杨兮高兴的是有三十个姑娘考了进来,考入的姑娘中有普通百姓家的,杨兮照顾百姓出身的姑娘降低了标准,也只有十个姑娘考进来。

剩下的二十个姑娘不是家族出身,就是父辈有功名在身。

三十个姑娘正好一个班,现在一个班规定三十人。

这次周家学堂重新开学,为没有出路的学子指引了方向,不少已经是童生的少年放弃了书院和县学来了上河村。

也有秀才来学堂,不过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想当教书先生。

学生有的自小启蒙,有的是农户出身的学生,杨兮两口子将两类学生打散了,他们可不想学生抱团,不管你在家里学了多少,到了学堂就要老老实实的按照进度学习。

像是童生这些年纪大的,或是在私塾和书院学了许久的,编辑在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为快班,压缩时间学习,尽快从丙升入乙区。

现在乙区的学生是白朗等人,成渝和毛靖因为开小灶也升入了乙区,原周家学堂其他的学生依旧在丙区,不过秋季会全部升入乙区。

随着杨兮两口子一起回来的各类匠人进入了甲区,禁区也多了人,最先入住的是精英士兵。

吉时到了,今日学堂对所有人开放,可以来学堂观看开学仪式。

所有学堂先生全部站在高台上,周钰要演讲,“我相信今日会被史书记载,我也一直坚信少年强则国强,不论是读书的尔等,还是武将和军户出身的少年,诸位都是未来山河的脊梁。我知道尔等很多人是为了前程而来,但是我希望尔等能够摆正心态,现在山河破碎,我希望尔等能够用心学习,在这里尔等会学到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我希望诸位努力共勉,最后祝愿尔等也能如学堂记入史书。”

两百多学生穿着统一的服饰,后背挺的笔直,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谁不想留名青史。

周钰没说多少话,剩下的交给孙秀才,孙秀才公布学堂的奖励制度,每半个月考核一次,考得好有银钱笔墨纸砚等奖励,多次不认真学习考试垫底则会被劝退。

这里是古代,又是残酷的乱世,周家学堂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学堂给与多次机会还不抓住,那就空出名额让给他人。

同时孙秀才还宣布,九月再次收学生,依旧是两百个名额。

为了今日开学,杨兮两口子还设计了板报,画出了山河配上文章,画出了少年的意气风华,还有许多雕刻出来的标语,什么少年强等等。

学堂班级的桌椅也很有特点,学生父母第一次进入学堂,还去看了住宿的地方,四人间干净整洁,上铺睡觉,下铺是小型的书架和写字的桌椅。

今日参观学堂的所有人开了眼界,没考入的学生下定决心再考,这次不仅为了前程,还为了在周家学堂学习。

周家学堂被人津津乐道,随着最新报纸大篇幅介绍周家学堂后,周家学堂名声传出了瑞州。

第五百一十七章 铜墙铁骨

德州府城,最新一期的报纸到府城,赵茳也终于到了,赵茳没有急着去府衙见杨将军,而是先找了客栈住下。

他这一路从瑞州到德州,内心的感触实在是太大了,瑞州和德州的差距天壤之别。

现在瑞州百姓生活安稳,而德州百姓衣不蔽体拼命劳作,还好杨将军对德州百姓不错,百姓只要付出劳力就能换得粮食,不用担心被活活饿死。

赵茳在客栈简单洗漱后起身去了茶楼,茶楼内来往的人并不多,他对说书先生讲关于杨将军的事迹感兴趣。

府衙,杨曦轩手里正翻看着报纸,报纸是瑞州发布的,一共送来十分报纸,将一份报纸送去印刷,剩下的报纸全部分散给德州重要的官员。

杨曦轩目光盯着标题,“少年强则国强。”

报纸大篇幅报道周家学堂开学,最醒目是对周家学堂描写的文章,然后是介绍周钰夫妻的,最后是周钰讲的话和在学堂内雕刻的标语。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