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445)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转眼就到了夜晚,杨兮一行到了灵县,用过晚饭后与成焦崎一家闲聊,成焦崎是灵县的县令,儿子都不在身边,身边只有一个十三岁的外甥女。

杨兮挺喜欢蒋琳的,一直拉着小姑娘说话,成焦崎的妻子陈氏高兴外甥女得到杨先生的喜欢。

陈氏心里舍不得外甥女离家,“公爹知道先生回上河村继续开学堂后,就让我给琳儿收拾行囊,还好成渝也回学堂,他们也能互相照应着。”

杨兮高兴女孩子入学,她巴不得更多的女孩子学习,“你放心好了,学堂有不少姑娘,她们都是好孩子。”

陈氏将小姑子的女儿当亲生女儿养的,“我小姑子连生三个女儿,刚生下蒋琳又怀了孕,这孩子不上不下的不受重视,又因为长的最像我婆母,我婆母就抱回了成家,这些年一直养在我身边,这孩子母亲缘薄。”

杨兮不这么认为,“我看着孩子的母亲缘应在你身上。”

陈氏听了高兴,她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可丈夫能有两个儿子已经是菩萨保佑了,家里只有两个小子,她是真喜欢女儿,随后又叹气,“可惜啊。”

她和丈夫曾提过认下蒋琳,可蒋家精明的很,并不愿意舍了蒋琳,陈氏一腔爱女之心,“到时候还请先生多多照看。”

杨兮,“你放心。”

另一边成焦崎说着改进的冶炼炉,“先生明日可要去看看?”

周钰点头,“要的,我们不急着离开。”

成焦崎又道:“最近矿山开采难度加大了,还请先生看看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第五百零四章 追踪

周钰想到矿山有些发愁,看似矿山很大,然曦轩一直没停下过开采,瑞州大量的武器来源,火器的制造,再好挖的矿也有挖完的一天。

周钰,“好,明日一起去看看。”

成焦崎得了准话提着的心落下,他给主公去了信,主公说找两位先生,他知道两位先生回瑞州就一直等着,他身上的担子太沉重了,矿山因为开采出了两次事后,他就没睡过一日好觉。

成焦崎又道:“两位先生回上河村,我也想去看看,可惜没有机会前去。”

周钰想说等你不忙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谁轻松成焦崎都不会轻松,除非有一日成焦崎离开灵县,可惜最近几年是不可能的,曦轩只信任成家守着灵县。

时辰不早了,杨兮两口子回去休息,他们有些睡不着,瑞州道路好,他们坐在马车内昏昏欲睡的,白日赶路没少睡觉。

周钰说起了矿山开采,“死亡了十五人,还有不少重伤的,虽然给了抚恤银可一直这么下去不是事。”

现在出事小打小闹,日后出事伤亡只会更大。

杨兮怕矿洞坍塌,“等我们去看看。”

“明日的行程挺紧的。”

杨兮,“是啊,我还要去孤儿院看看。”

灵县当初接收了不少孤儿,陈氏管着孤儿院,说了不少孤儿院的事,杨兮想亲自看看。

两口子聊了不少灵县的事,直到很晚二人才休息。

早上夫妻二人起的很早,成家的膳食很讲究养生,早上的粥全是补身子的,杨兮很喜欢红枣粥。

成焦崎不好意思道:“我这身子骨看似不错,却一直需要进补,我也不知道两位先生喜欢什么,就让厨房多准备了一些。”

周钰看着三种补身子的粥,笑着道:“挺好的,我们也喜欢养生。”

成焦崎,“成家积攒了不少养生的膳食,等一会送先生一本食谱。”

周钰大方的接受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早饭过后,杨兮换上了轻便一些的衣裙随着周钰一起上了矿山,现在通往矿山的路十分的宽阔,太阳才升起一辆辆牛车已经开始运送矿石。

周钰一行到了矿石,杨兮看到了很大的深坑和一些挖出来的矿洞,挖矿的百姓一筐筐的背着矿石,远处还不断传来敲击声。

成焦崎出声道:“矿石的活计酬劳最高,附近的百姓只要空闲就会来采矿。”

周钰指着不远处的棚子,他能看到很长的队伍,“这是粥棚?”

成焦崎点头,“每日早中晚都有一顿粥可以喝。”

杨兮听了看过去,百姓小心翼翼的喝着碗里的粥,还能看到几个汉子凑在一起说话聊天,每个人脸上是满足的,这也就是在瑞州了,其他州的矿山百姓都是被抓去的。

杨兮开口道:“我们下去看看。”

成焦崎担忧的出声:“两位先生万万不可进入矿洞查看。”

两位先生出事,他们成家可担不起责任。

周钰道:“我们会注意安全。”

两口子下去仔细查看露天的开采情况,随后又看了矿山的地图,最后才在矿洞外查看一圈,仔细探查后才和成焦崎离开矿山。

杨兮下山指着百姓的头:“该制作一些安全帽。”

以前没想起来,现在注意到必须准备安全帽,材料有限只能用木头雕刻,至少能保护一些脑袋。

成焦崎想到被砸死的几个百姓,脑浆子都流了出来,痛快的应下,“好。”

杨兮又道:“我会想想开采的工具,到时候会将画稿送过来。”

成焦崎瞄了一眼周钰,周钰发现解释:“这一方面我妻子比我懂。”

成焦崎很尊敬两位先生,只是心里难免认为周先生更无所不能,对着杨先生鞠躬,“辛苦先生了。”

杨兮不觉得辛苦,“我先去孤儿院。”

说着,杨兮就带人离开了,周钰和成焦崎去看冶炼炉。

灵县的孤儿院,陈氏带着蒋琳先到了,杨兮到的时候两人正教女孩子学刺绣。

杨兮发现孤儿院只有学刺绣的小姑娘,“其他的孩子呢?”

陈氏放下手里的针线,“有的去捡柴火,有的去捡碎石,还有的孩子去挖野菜,这些孩子都很勤快。”

杨兮随着陈氏步伐浏览孤儿院,灵县的孤儿院和府城的没法相比,灵县的孤儿院地方拥挤狭小不说,虽然也设立了学堂,却无法满足孩子们每日学习。

杨兮转一圈就知道困难了,“我回去会送一些粮食过来。”

陈氏低声道谢:“我也不想给先生添麻烦,只是孩子太多了。”

县衙支出了一些粮食,可灵县需要粮食的地方不少,去年冬日开始孤儿院的粮食一直是成家自己拿的。

杨兮出声:“你们该早些告诉我,哪里能让你们自己掏粮食,等回去我再安排两个先生过来教书,这样吧,你看看缺什么给我写张单子。”

陈氏眉宇欣喜,“谢谢先生。”

公爹说孤儿院不是自家的,主公设立孤儿院不仅想给孤儿容身之所,还想培养孤儿们,他们成家想为主公分担也不该什么都揽下来,公爹说孤儿院的孩子不该感激成家,果然公爹的话才是对的。

亳州,叶顺停留过的山洞外,已经被士兵们团团围住,王霍站在山洞外等着查看的结果。

进入山洞的士兵骂骂咧咧的出来,手里还捧着被糟蹋的粮食,粮食不仅泡了水,里面还掺入了泥土。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