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260)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下学的时候,孩子们飞快的往家走,周钰两口子也回了家,见到了等着的齐婆子。

虽然齐婆子住在村里,杨兮却很少能见到齐婆子,齐婆子整日在家中照顾孙子,现在又多了个女儿。

齐婆子有些局促,随着周家的变化,她也没了往日的从容。

周钰抱起子律带着子恒离开,杨兮示意齐婆子坐下,余光看向齐婆子身边的小姑娘。

杨兮直接问,“你离开就没登过门,今日为何而来?”

联络感情,齐婆子心里有疙瘩,今日到来只能是有事相求。

齐婆子看向认下的女儿,“这是我认的女儿,跟我姓齐叫齐平安。”

杨兮听到名字,深深的看了齐婆子一眼,为何带小姑娘来,为何提名字,齐婆子希望引起她的愧疚。

齐婆子没等到回应,心里有些发沉,以前她还能猜出杨先生的几分心思,现在全完猜不出来,齐婆子垂下眼帘,以前先是生故意露出心思给她。

杨兮心里清楚,人最怕自己一人琢磨,齐婆子琢磨的久了,面向都变了不少,“你有什么困难,我尽量帮忙。”

齐婆子松了口气,“平安的父母来了,我实在没法过日子,我想请先生帮帮我。”

她不敢去找胡娇,胡娇离开的时候说的明明白白,日后有麻烦也不要找胡娇。

可她一个老婆子,胡家人也不耍横,今日又丢了个孩子过来,这世道她养两个孩子已经困难,她实在没法子了。..

杨兮直视着齐婆子,“你该知道胡娇的安排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你后悔吗?”

齐婆子摇头,她不后悔,她需要寄托,否则她会日日受到内心的煎熬。

杨兮不可能齐婆子上门一次就帮一次忙,一旦习惯了,齐婆子反而更加认定周家欠她的。

杨兮叫来孙柳,“你去准备一些粮食和吃食。”

孙柳应下出去安排,没一会背着竹筐进来,“二十斤粮食,还有一些腊肉和海菜。”

杨兮又拿出十两银子,“这是给你的,今日周家最后一次帮你,你可懂?”

齐婆子嗓子堵住了,发不出一点声音,她突然有些后悔了,可现在已经不允许她回头了,“我明白。”

杨兮松了口气,齐婆子还没彻底糊涂,“回去吧。”

杨兮目送齐婆子母女离开,她看到小姑娘频频回头,也注意到了小姑娘眼底的渴望,终究有一日,小姑娘会怨上齐婆子。

孙柳也注意到了,“齐婆子会后悔的。”

杨兮不知道齐婆子日后如何,只知道现在齐婆子并不后悔。

莫陆处理的胡家,胡家带走了胡娇的侄子,周家出面利索的解决胡家,村子里清楚齐婆子不能惹,哪怕是个老婆子也没人欺负,这是周家最后为齐婆子做的了。

时间过得很快,周钰两口子以为管邑会很开给出交代,结果四日过去了,管邑一点消息都没有。

周钰,“!!”

周家没等到管邑的交代,却等到了府城发生的大事。

白朗接到消息当即紧急回府城,不仅白朗回去了,还有不少学生跟着一起回了府城。

杨兮送走离开的队伍,心里沉甸甸的,“齐副将怎么就死了?”

周钰脸上也带上了忧色,“白将军没了左膀右臂,留给曦轩的时间更少了。”

齐副将对于白将军太重要,很大部分事务都是齐副将处理,整个瑞州的安稳离不开齐副将。

杨兮叹气,世事无常啊,她没少听曦轩说齐副将不错,这回不用惦记了,齐副将人没了。

杨兮压低声音,“你觉得谁动的手?我可不信突然病重而亡。”

周钰冷笑一声,“想动手的人太多了。”

瑞州以外的势力,瑞州内部的势力,他们都想弄死齐副将。

两口子又在门口站了一会,直到队伍远去,两人才转身回了家,学堂离开不少学生,周钰直接给孩子们放了假。

周钰想找许南,随后拍了额头,“瞧我这记性,许南也去府城了。”

杨兮,“现在白将军一定焦头烂额的。”

周钰挑了挑眉头,“正好也看看白朗的能力,只不过,白朗一时半刻不能回来上课了。”

杨兮不用想都知道现在府城有多乱,太多人等着分割齐副将手里的权力。

第三百零三章 得意学生

一转眼三日后,府城没有送回来任何消息,齐副将之死对底层百姓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影响。

对钟谨等人的影响很大,钟谨也启程去了府城,周钰两口子被请去了县城。

两口子带着儿子住到县衙,家里留给周炳和耿蓼照看。

周钰两口子坐镇县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平时他们什么都不用做。

两口子不会一起出门,每次出门都会留一人看顾孩子。

这日吴芳晴想去海产作坊,请杨兮过去,吴芳晴有事情和海产作坊谈。

杨兮欣然同意,这是她最得意的学生,每次芳晴的成长,都让她骄傲又自豪,杨兮还带上了子恒一起去。

马车到了海产作坊,吴芳晴已经早早等着了。

杨兮下马车意外的很,“就你一人?”

吴芳晴挺直了腰板,“我一人足够了。”

何况还有先生压阵,她的底气就更足了。

杨兮太喜欢芳晴身上的骄傲了,见海产作坊的管事走出来,“我们进去说话。”

吴芳晴怀里还抱着个册子,“好。”

杨兮许久没来过海产作坊,作坊已经开工,目前供应量上不来,只能供应向县,不过,向县的消费能力有限,海产比河鲜贵,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光靠向县富裕人家支撑不行。

海产作坊内忙忙碌碌的,现在是冬日,海鲜保鲜期能长一点,如果有大量的冰会更方便。

杨兮边走边琢磨着,还不到时候啊。

管事介绍道:“现在正对海鱼分类。”

杨兮看着流水线的工作,嘴角上翘几分,又看向精致的竹编礼盒,询问着,“现在定礼盒的多吗?”

管事认识杨先生,作坊是杨先生画的图纸,管理上也有先生的指点,何况先生还是公子的姐姐,恭敬的回话,“作坊刚开业的时候很多,现在数量减少了。”

向县的权贵不可能日日吃海鲜,他也有些愁,县令不去府城,他也想找县令谈谈的。

吴芳晴动了动耳朵,更加信心十足了,她带了解决办法。

杨兮注意到各种海菜,“看来,海菜卖的最好。”

管事有些唏嘘,“现在县里没有多少盐,百姓买海菜为了盐。”

哪怕海菜的咸味不浓,一锅海菜汤也是有滋有味的。

管事的指着汉子搬走的竹筐,“这些不能拿到市场卖的海菜根,等晚上的时候,会有难民上门买走。”

可以说任何边角料都能换银钱。

吴芳晴挑眉,“做工的人会不会筛选的时候故意手松,等晚上再让人买走?”

一转手能赚不少银钱。

管事的认识吴芳晴,木炭买卖做的这么大,眼前小姑娘功不可没,刚听说的时候他不信,还有些轻视,等证实传言不虚后,他愿意正视小姑娘。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