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165)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叶氏点头, “这丫头说遇到了几次林娘子, 昨日林娘子还去了这丫头家里,胡娇说太热情了, 她觉得有些假,让我帮着分析分析。”

杨兮,“的确有问题。”

林莉是举人儿媳妇,佩服她还说得过去,有些观念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尤其是读书人家的女子。

可惜打错了主意,胡娇经历太多,聪慧又心思敏感,想算计胡娇难。

叶氏,“这宋家到底想干什么?胡娇说里正娘子都夸宋家为人好,宋家婆媳的手段了得啊。”

杨兮眯着眼睛,“是狐狸早晚会漏出尾巴。”

叶氏叹气,“我让胡娇多着些,实在躲不过就来陪陪我。”

杨兮笑着,“这样也好。”

一转眼又过了五日,宋举人没再来过学堂,也没有打听学生, 依旧如往常一样生活。

这日柳里正来了学堂, 一进学堂, 柳里正首先道:“我也不想来的, 却又不得不走这一趟。”

他脑子拎得清,不管多少人说宋举人好,他也不愿意为宋举人说好话,周家和宋举人一家,他一直向着周家。

周钰听后就笑了,“您老一直清醒。”

柳里正指着自己的眼睛,“我活了这么多年,见过许多人,我清楚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他眼里的周先生,看似周先生好说话,其实不然,周先生眼底有化不开的冰冷,周先生只在乎家人。

他没觉得不好,反而觉得心安。

周钰示意莫陆上好茶,“您老觉得宋举人太假?”

柳里正点头,“他们一家子名声越好,我越觉得假,我一直看着宋家想做什么,今日我来知道目的了。”

周钰,“一定有不少百姓为宋举人说好话吧。”

柳里正抽了一口旱烟,“嗯,宋举人想来学堂教书,说你拒绝了,这不在村里传开了,我就来学堂走一趟。”

他是上河村的里正,要为上河村的百姓考虑,否则,他才不会来。

周钰眼底讽刺,“五日前我就拒绝了宋举人,没想到,昨日才传开。”

柳里正真不知道,皱着眉头,“宋家的心思太多。”

他家娘子说举人娘子好相处,没少说举人娘子性格憨,他不好观察女人,可宋举人办的事,让他更加的反感和不喜。

周钰示意柳里正喝茶,“您来回去不用为我掩饰,直接说学堂不缺先生,如果谁家想让宋举人教导,可以从学堂退学。”

柳里正惊愕,他从周钰的语气里听出,周钰没有多在乎学生。

周钰似笑非笑,“我不求人来学堂,愿意走的学生可以随时离开,只是我这人记性好,不接受吃回头草的马。”

柳里正心头一阵凉意,第一次周钰不掩藏性格,他被周钰眼底的冷意扎到了,这才是真实的周先生,握紧了手里的烟杆,“我会将先生的话传达出去。”

周钰笑了,好像刚才的冷然是错觉,“麻烦您老了。”

柳里正不想多待了,心里怦怦直跳,回家就警告孙子们,千万别惹周钰不高兴,同时心里又复杂的很,周钰对他表现真是性格,算不算对他的信任?

杨兮等柳里正离开,“你吓到里正了。”

周钰握着媳妇的双手,媳妇的手真软,“柳里正的胆子可不小,我的话传开,啧啧,我的名声要变差了。”

他们家定居上河村,为了融入上河村,为了学堂开起来,一步步谋算安身,他将自己的棱角都掩藏了起来。

都说他和善,是难得的好先生,却并不是真正的他,这次宋举人的行为是机会,让他改变形象的机会。

他不想一辈子装下去,装一辈子太累了,“我们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不想继续装下去了。”

杨兮回握着周钰的手,从南下开始,周钰就一直带着面具,轮回的周钰,性格早已经大变,第一世的周钰,那时周家没家变,周钰一心相当公爹一样的好官。

家变后,周钰怀揣着恨意和不甘死去。

转世现代满是执念,日日的噩梦没将人逼疯,那是周钰心怀恨意心智坚强。

重回古代没有救下公爹,周钰心里永远的遗憾和不甘,逃离京城为了护住一家子,周钰带上了层层伪装,所有的情绪全都压在心底,她心疼周钰。

杨兮下巴抵在周钰的肩膀,轻声的说道:“我愿你这一世活的肆意,无论未来如何,我会永远陪着你。”

娘的年纪不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周钰,弟妹也会成家,儿子会娶妻生子有自己的小家,最后只有他们夫妻相伴一辈子。

周钰侧头亲着媳妇的侧脸,“我们会永远在一起,谁也不能分开我们。”

杨兮双手搂紧周钰的脖子。

“咳咳。”

钟浩站在外面有一会了,门开着,他回来看到走远了一些,等了一会两口子也没说完话,他等不了了,一会就要上课了。

杨兮难得不好意思,周钰脸皮就足够厚了,“二哥。”

钟浩目不斜视的拿上课用的书,“我没记错,下节课有你的课。”

周钰清了清嗓子,“我这就过去。”

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陵

柳里正回家就将周钰的话传开了,有孩子在学堂读书的父母是不信的,他们眼中的周先生十分好脾气的人。

虽然他们敬着周先生,却不怕周先生,周家来到上河村帮了上河村太多,周先生夫妻都是和善人。

柳里正心里呵呵冷笑,“你们不信, 可以亲自去问。”

几家又不敢亲自去学堂,有人尴尬的笑着,“我们也是为学堂好。”

学堂缺先生不是秘密,而且宋举人可是举人。

柳里正摸着胡子,有些理解周先生的冷意了,语气满是嘲讽,“学堂是周家的学堂, 周先生不论出身收学生,那是周家仁义, 学堂如何周家说的算,我看你们是好日子过多了,滚,滚,都滚蛋别烦我。”

几家人不敢多待,灰溜溜的离开里正家。

当然依旧有人不信周先生会这么绝,尤其是收了不少宋家好处和许诺的人家。

下学的时候,杨兮见到赵家四兄弟互相拉扯着,赵老大家的两个小子死命的拉着赵老二家的两个。

赵老大家的两个儿子,年纪相差不大,一个十五,一个十三,因为读书有了新名字, 十五的叫赵仁, 十三的赵杰。

赵老二家的两个一个十四,一个十一,十四的是赵陵,十一岁的叫赵岳。

杨兮见四个孩子争执了起来,“你们不回家,在学堂撕扯什么?”

赵老大的长子赵仁急的脸都红了,“先生,我们这就离开。”

赵老二家的长子赵陵,“先生,我们学堂缺先生,为何不让宋举人来学堂教书?”

这一嗓子喊出来,本就没走的学生全都看过来。

赵仁红着眼睛,一耳光甩了过去,赵陵没想到会挨打,捂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大堂哥,“你打我?”

赵仁没看堂弟,有些不安的抱着笔墨,“先生,他说的都是胡话,您别想他的话放在心上,他年纪小无心的。”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