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古代做皇商(116)+番外

“……”四皇子张了张嘴,他就是随口感慨,并没有想要扔了身份地位寻个什么世外桃源生活。

王修晋可不管四皇子心里想什么,噼里啪啦的又说了一堆,从钱财说到信念,从信念说到竖立价值观,人生观,总之把四皇子说得自己都觉得他若不好好在京城活着,对不起父皇母亲,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兄弟朋友,对不起百姓……

回宫之后,四皇子身边的一位亲随去了一趟御书房,把今儿王公子和四皇子说的话全数重复了一遍,一字不差。皇上听完后,乐了。“王修晋这张嘴全随了王宰相。”

王修晋可不知皇上的评价,回了家之后,便见母亲脸上带着笑容,手里拿着什么。走过去一看是两张红字,上面写着年月,一张上面好像是长兄的生辰,立刻想到了什么,“母亲寻人合过八字了?”

“合过了,日子也选好了。”王夫人把两张八字的纸放进同一个木匣中。“今年年底有个好日子,那天成婚对两人都好。”

王修晋点点头,“娘,拖到年底能行吗?若是年底是京里办。还是回王村?”若是在京城办,他便要考虑回去一趟,他的产业全都在王村,就算是安排好了,也不能放心,这个时代没有便利的通信,更没有即时办公设备,有个什么事,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接到消息,一来一往的便是一个多月,有什么事也都耽误了。叹了口气,上辈子他应该多学一些,化工,物理,电力,通信都应该学了。

“回王村。”王夫人一锤子定音,她想让大儿早些递假,然后算着日子从京城直接迎亲,返回王村。

王修晋应了一声后,便没再多问,在王村也不错,至少家中的宅子,比眼前临时的地方强不少。“赵四哥那边盖的宅子,已经完工了,等大哥得空去寻上一处便成。”话落后,又添了句,“是按成本算给我,得嘱咐大哥不能出说去。”

“你大哥又不愚。”王夫人乐了,房子有了着落,她心也放下了。“明儿和春夫人见见,把日子说了,咱们娘俩便准备回家。”大儿的婚事算是踏实了,王夫人又开始忧心家里的夫君,“琇芸管不住老爷,也不知家中如何了。”

“出门前我跟长姐说了,若是父亲办了什么糊涂事,除了纳小什么的之外,先忍着。若是纳小,小的敢进门,便让她带人将父亲和小妾拖进祠堂。”王修晋觉得父亲不会干出纳小的事,不过别的什么糊涂事可保不准,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说的便是父亲。

“若说别的事,倒有可能,纳小之事绝对不会发生。你父亲若是想纳妾,早在京城时便纳了。”王夫人乐的戳了戳小儿子的头,“行了,知你在逗乐,去歇歇,明儿你去一趟李将军府中,我不方便去拜访,你该是跑一趟的。”

王修晋点头,想到之前听到的李菻善家中之事,便有些同情他。自家父亲虽时不时的不靠谱,可某些时候还是挺称职的。想着李菻善那张一直没啥表情的脸,“李夫人还真是失算。”

“人都去了,说这些做什么。”王夫人瞪了小儿子一眼,“东西都给你准备好了,明儿你去的时候直接拎着便成。”

“有娘在就是好。”王修晋给母亲倒了杯茶。母子俩又说起回村要带的东西,既然要回王村准备婚事,便得置一些东西回去,还有这边的宅子也得收拾,过完年新婚夫妇要回京的。

两人计划的不错,可有句话叫计划不如变化快,当天晚上王修柏归家,便带了变动。“皇上命我为梧县县令,即日赴任。”

“……”母亲俩呆住。最先回神的是王夫人,圣命已下,哪能不从。忙开始命人收拾行李,让大儿先行赶路,她和小儿子倒可以晚上几天,毕竟还有婚事要细说。一家子忙了起来,王修晋把自己的马车让了出来,还要准备一路上的吃用,王夫人则负责指挥。就在王家忙碌之时,一道圣旨再次光顾这个临时的宅院。

圣旨不是发给即将启程赴任的王修柏,而是给王修晋。圣旨写得非常繁琐,简单的说就是,王修晋聪慧过人,献出良策,虽不愿居功,但朕观朝廷上下无人可比王修晋之才,命王修晋依策建坊,御赐金令一枚,见令如见朕,若人敢阻拦其行事,可以此令调军队百人……之后传旨的太监说了什么,王修晋已经入不得耳,皇上这是想干嘛!

第94章

皇上想做什么?自然是利益最大化。在听过王修晋的计划之前, 皇上也做了详细的分析,他所能想到的, 和王修晋说出来的一比,落下不是一丁半点, 差距太大。皇上自认已经很能赚钱, 之前也没把王修晋的那点东西看在眼里, 觉得王修晋能扑腾, 全是他没有什么见识的四儿白送钱。现在想想,皇上觉得把人看得低了,单是那制冰的方子每年分给王修晋的钱,便够普通农户一辈子的收益, 还有零零碎碎给出的方子,皇上忍不住会想, 这样的人, 脑子里还有多少千奇百怪的想法,这些想法换成钱,王修晋怕是真应了他曾和皇儿说的那句……富可敌国。

皇家之辈,从不觉得行商为低下之事。天下是他们的, 可国库的钱却永远不能任他们欲与欲求, 行商赚钱以充私库,为己为军为民。天子记得史上有很多敌人来犯, 户部却不往外拿银子不给备足粮草、还有因皇帝贪私,以国库为私库,待敌犯时, 天灾时拿不出钱充军等等之事。自从大梁立朝后,便有祖训,不可以国库为私用。皇帝想要用钱就得自己赚,因此皇室的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些产业,像当今圣上把杂货铺开遍全国的却史无前例,这也是天子自豪的地方。但是现在,天子却觉得,他赚钱的能力远不比一个小孩子。

领了圣旨的王修晋整个人都处于懵圈中,明明甩出去的包袱怎么又扣到自己的身上?这个作坊肯定不能算是自己的,可他还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啊!哪有那么多心思管这摊,他还想搞出豆油和花生油对抗呢?若是管了花生油的作坊,豆油之方是用还是不用?王修晋哭的心都有了。

花生油的事,王夫人倒是知道,小儿在家折腾,她怎么可能听不到消息,进京的路上小儿也说把方子要给皇上,王夫人那会儿也是同意的,若是做成了,以王家如今的地位,即便小儿和李将军家有亲,但仍不见得能守住方子,还不如给皇家,虽不知小儿和皇室如何攀上的,但若是能入了皇室的眼,也能庇护小儿一二。可,王夫人也没想到,这事兜兜转转的又回到了小儿的手上。

咬了咬牙,圣旨都下了,怎么可能还有回旋的余地。王修晋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眼泪,花生油,橄榄油走高端路线,他弄个王家豆油走低端路线也没什么不妥,完全不存在抢市场的事。

拿着圣旨,王修晋将自己关进屋子里,仔细将圣旨读一遍,头疼不比的发现,有很多他没看明白。接着再看一遍,若不是圣旨,王修晋真想摔了,就不能直白通顺的写清楚,非得七转八甩的卖弄学问?连看了几遍之后,王修晋长叹口握,简单直白的意思是,朕出钱,每年分你四分利,作坊什么的全都归你管,谁敢拦路或是指手划脚,拿着令牌去军营调人,将人围了就是。给你这么大的权利,你得给回报,全部用伤残将士,也必须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