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士兵突击同人)[士兵突击]峥嵘(81)+番外

“看一下吧。”

苑望站在袁朗的办公桌旁,毫无犹疑地接过对方递来的文件夹——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了,毋庸置疑,恐怕又是一次秘密任务。

快速地翻了一遍,少校面露一丝讶然:“让我去当教官?”

袁朗靠着椅背:“借调命令上不是都写了吗?不管是现代军事科技,还是传统的技能项目,理论与实践你都擅长,是最适合的教练员人选。”

“……四个月?”

袁朗笑:“多好啊,四个月,简直跟放假一样。”

“我明白了。”

“具体的安排,你去了那边后,会有人说明的。”

“好。”

“有合意的南瓜秧子,替我留意着。”

苑望有点无语,有些好笑,点了点头:“好。”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爱尔纳·突击”,一年一度由爱沙尼亚举办的、强度最大的国际侦察兵竞赛,在极为严苛的条件与残酷恶劣的环境下,要求参赛各国侦察兵小组敌后渗透作战,完成多科目考核。

有人叫这是“生存突击”,也有人称其为“没有死亡的死亡竞赛”。

——但,这项以“不人道”出名的比赛实际上是允许真实死亡的。

1998年,中国作为当时欧洲之外唯一受邀的参赛国,首次参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后基本上每一年,由各大军区轮流,通过比武的方式层层选拔,挑选出一批优秀的侦察兵去参加竞赛。

今年轮到了B军区。

之前从全区筛选了五十四个各方面表现都极为出色的年轻官兵,组建了一个集训营,在未来的四个月里针对这一次竞赛进行特种训练。

最终将在比赛开始前二十天,确定此次的参赛人员——两个作战小组的八名队员,以及两位替补,一共十个人。

苑望便是本年度竞赛中方领队陈少将选定的教练员,针对五十四名官兵,进行训练、评估与淘汰……当然,最后的十个人选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特训期间还有一个观察评估组,另由集训营的指挥员负责。

“报告!86749部队苑望报到!”

少校站在门口敬礼。办公室里,除了那位半过半百的陈少将,还有一个中校正背对着门坐在椅子上。苑望喊出这声后,中校回过头,与少将一起看过来。

副营长?看清楚中校的面容,苑望十分惊讶,表情却收敛得很好,完全没表露出异样。

陈少将让人进屋,略打量了一下少校,对高城说:“果然是年轻有为,小高,你带出的兵都很厉害嘛!”

“兵不是带的。”高城将落在苑望身上的视线收回,“得要自个儿争气。”

瞅着高城得意又骄傲的模样,陈少将有些好笑,也没多说,转而看向苑望,直截了当:“苑望同志,这一次集训的事就交给你了。”示意着高城,“有问题,就和小高商讨,他是本次的指挥员……就不用我给你再介绍了吧?”

苑望恍然大悟,心里为这样的意外感到惊喜。

陈少将又嘱咐了几句,就让高城带着苑望出去,关于集训营的具体事务都由高城负责。

在基地转了一圈了解了个大概,高城领着苑望去他的临时办公室。

苑望这才有闲心问道:“副营长,您怎么成了集训营的指挥员?”

“哦,”高城解释,“不是一直强调什么打造年轻的队伍吗?军区搞了个指挥员的选拔……这不就成了这次的副领队,事情都落我头上了。”

苑望笑叹:“好厉害!那八月份你也要跟队去爱沙尼亚了?”

高城点头,继续说明:“剩下不到五个月了,要忙的东西太多,分不开身。那些预备选手还需要打磨打磨,就干脆借调一个教官来训一训……”

苑望若有所思:“选我当教练员,是您的主意?”

“陈叔问我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我提到了你,”高城也不否认,“他一听说是老A的,打了个电话就定下你了。”

“……”

苑望不由得揶揄:“这算不算‘假公济私’?”

“扯啥玩意儿,”高城瞪了他一眼,“举贤不避亲,没听过吗?”

苑望失笑,片刻后又正色,不再谈论私事,就着这一次的特训与高城讨论起来。

“训练这一块由你全权负责。”高城表态。

苑望问:“你不插手?”

“你的能力我还不清楚?”高城瞅着少校,“我很放心。”又补充,“再说,不是还有观察员和评估小组吗?”

“我只是怕您觉得我的手段会不会过激了。”

高城不在意地说:“你一向有分寸。”眉头紧皱,“这一次竞赛跟以往的不一样,就算采用啥过激手段也能理解。特种训练,特种训练,当然不能以常规的想法去对待。”

“那就好。”苑望微笑,保证道,“四个月后,我会给您挑出最合适的人选。”

“我等着。”

空旷的训练场上,五十四名官兵列队站好,整整半个小时过去了,没看到教官的影子。

一群人难免纳闷了。

“绝密内参啊……”有人低声开口了。

站在他前一排的中尉小声问:“什么内参?”

“关于我们那位传说中的教官。”

“教官咋了?”

“据说来历非常神秘。”

“这么夸张啊,怎么神秘了?”

“……秘密部队的,就是那种秘密部队,懂不?我们这类所谓的特种兵,完全没得比。”

“说了半天,尽是废话!”

在个别人忍不住小声交谈时,一声嘹亮尖锐的哨声响起。

全体肃静。

一个外表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少校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

在场的都是全区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一看到年龄与自己相仿的教官,或多或少感到好奇,也难免有些存疑。

苑望扫视着这五十四个人,一言不发地踱着脚步,从左边慢慢走到右排,最终在一个中尉面前站定。

“刘文超?”

“是!”

“你在你们部队是个副连长?”

“报告,”刘文超回答,“是的。”

“那好,我问你,”苑望笑,“对于士兵在队列里说小话的行为,你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刘文超沉默了几秒:“负重跑,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说不准。”

“周健是吧?”少校绕过刘文超,走到第二排空隙间,“纪律条令知道吗?”

“报告,”周健没什么底气地回,“知道。”

苑望微点头,没再多问,转身走出队列,站在众人的正前方。

“刘文超、周健,出列。”少校突然下令。

刘文超与周健,也即是之前说小话的两个人,听命出列。

苑望笑看着二人:“你们俩很喜欢说话?既然这样……”掏出两本红册子,“纪律条令,也就勉强两万字,给你们一百分钟,够你们说个尽兴吧?”

两名尉官有些懵。

“读吧,大点声,”苑望淡淡地说,“口齿清晰些,好让大家都能听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