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严家长女(50)+番外

书僮打量林栝几眼,匆匆离开,未几回转来,笑道:“先生在书房等两位。”

严清怡两人跟在书僮后面到了书房。

袁秀才正凝神静气地写“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斗方,严清怡不敢打扰,见书案旁放着封信,信皮上写着“严三娘亲启”的字样,便展开往一旁去读。

信仍是何若薰写的,说她正月去丰台终于得了一盆照殿红,却不知是否带着花芽,要等来年冬天才能知道,又大大夸赞了韩家花房,并抱怨韩钊是如何难缠,她带去一坛秋露白,又费尽口舌才换得这么一盆花。

严清怡乐不可支。

读完信,正好袁秀才写完一副字,严清怡忙把斗方拿到窗口晾着,又给他引见林栝,“在府衙教阿昊学武的教头,我最近惹了麻烦事,所以他陪我一道过来。”

林栝躬身长揖,“见过先生。”

袁秀才认真端详着林栝,见他身姿端正眉目疏朗,仪态落落大方,微颔首笑道:“不错。”

严清怡顿时红了脸,忙指着砚台道:“我借先生残墨写封回信。”

袁秀才道声好,另取一叠裁好的澄心纸递给她。

林栝见砚台中墨并不多,低声道:“我替你研墨。”往砚台里注少许水,掂起墨锭徐徐研墨。

两人并肩站在长案前,一人磨墨一人铺纸,无意中衣衫相碰,很快地避开。两人都不言语,却又中温馨的气氛流转其中。

书房木窗半开,初春的风自窗棂间吹进来,凉却不寒。窗外翠竹婆娑,不经意间春意已盎然。

林栝力道足,少顷,墨已研好。

严清怡提笔蘸墨,告诉何若薰,“凡事开头难,有过第一次下次就容易了。你可以告诉韩钊茶花发了几枝叶,长成几许高。韩钊爱花成痴,知道你用心照料,必然愿意多说几句,只要哄得他高兴,说不定还会送你盆醉芙蓉……韩钊也养得好芍药,能得一两株绿芍药或者黑芍药也是极好的。”

林栝就站在她身侧,低头就可以看到那一笔工整的小楷,既有颜体的端方大气,又不失灵动随性。

单看这手字,没有四五年的工夫不可能练出来。

而且,信里写的是茶花,茶花在北方并不容易养成……

林栝顿一下,目光不由自主地从信纸移到她脸上。

肌肤白净如初雪,脂粉不施,腮旁晕着浅浅粉霞,水嫩的双唇弯成一个美好的弧度,让人忍不住从心底感到愉悦。

林栝情不自禁地微笑,恰好严清怡写完信抬头,两人目光猝不及防地撞到一起,严清怡慌忙低头,那片粉霞愈加红艳,美丽不可方物。

林栝盯着她错不开眼,怔怔地看着她吹干墨渍,又看着她细心叠好,塞进信皮里直到严清怡狠狠地瞪他一眼,才恍然醒悟,赶紧侧过身去。

此时李霖正在李实屋里嘘寒问暖,“好端端的,到底谁下得这般黑手,查出来幕后主使没有?”

“我这腿差点断了,哪有闲心审讯,”李实“唉哟唉哟”喊疼,“人还在牢里押着,等我养好伤,定然把各种刑具挨个让他们尝尝。”

李霖笑道:“要是你信得过我,我替你审?”

“不用,”李实急忙拒绝,“老子要亲自审,不把背后那人祖宗八代审出来就不算完。”

李霖细细揣摩着李实脸色,微微一笑,压低声音,“我估摸着十有八~九就是姓林那小子?我听说他在府衙嚣张得很,领着一帮傻瓜蛋子,连正经八百的武教头都没放在眼里。除了他,我再想不出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正在这时,小厮惊慌失措地跑进来,“二爷不好了,二爷不好了。”

李实怒骂:“放你娘的臭屁,爷在这儿好端端的。”

小厮“扑通”跪在地上,“昨晚抓来的那两个嫌犯死了。”

李实“腾”站起来,“唉哟”一声又赶紧坐下,“死了,怎么死的?”

“黄老二贴加官,不留神时间长了点。”

贴加官就是用浸过水的纸,一层层贴到人犯脸上。

李实怒不可遏,拍着桌子骂娘,却看见李霖神情几不可察地放松下来。

李实连连冷笑,昨晚他把两人带回来之后就用了刑,那两人虽未交代是李霖指使,却明明白白说是要把脏水泼到林栝身上。

如此看来,不是李霖又是何人?

他娘的,李霖还真是把自己当傻子呢,前脚暗算自己,后脚又来献殷勤。他真是瞎了眼,把这种人当知交!

再过十余日,天气渐渐暖了,李实的腿也差不多康复了,他仍是天天勾搭着李霖听戏唱曲斗鸡遛狗,日子真正过得逍遥,可没人注意的时候,就偷偷约了林栝往牢狱附近那处面馆吃面。

严清怡也过上了安稳日子。

薛氏把东厢房收拾出来,安一张简单的架子床,铺上厚厚的棉垫子,就是严清怡的闺房。

墙面是才粉刷过的,非常干净,只是稍嫌单调了些。

严清怡找两只碗装上水摆在窗台上,放几瓣大蒜进去,没几天,绿油油的蒜苗长出来,平添许多生机。

严清怡极少出门,每天窝在家里跟薛氏一道做绢花,攒得多了,就让薛氏带到集市上,五、六文钱一支并不愁卖。

两人平常吃得省,做绢花挣来的钱足够日常的嚼用,只是再加上薛青昊的笔墨费用就有点拮据。

没办法,严清怡仍得用先前的法子,往文具铺子里买用来试笔的笔以及裁纸剩下的边角回来用。

林栝隔个六七日会来一趟,有时候送包菜籽,有时候送把笤帚,都是平常用得着的东西。来了也不多说话,站上半刻钟,最多喝碗水就离开。

薛氏感念他的帮忙,趁着薛青昊休沐打算请林栝来吃顿饭。

谁知林栝却带来个不好的消息……

第37章 活该

前一天, 严清怡开始琢磨要做的菜肴。

林栝是扬州人,口味偏甜, 而鲁地人口味较重。他在济南府这些年,也不知更喜欢甜口还是咸口。

再有,她会做的扬州菜不多,也仅只煮干丝一道, 还是因为前世祖父罗振业爱吃,家里厨子每隔半个月就要做一次,有次祖父生病, 她为表孝心, 特地跟厨娘学了做法。不过正宗煮干丝用得材料多, 又极讲究刀工, 严清怡不确定能否做出原汁原味来。

可, 只要自己做了,林栝那么聪明的人,肯定能感受到她的用心。

林栝,真的不是一般的聪明。

那天在袁秀才那里, 他瞧见她的字, 也看到她的信,分明眼里藏着无数疑惑, 却什么都不问。

还是她沉不住气,自袁秀才家出来后, 问林栝:“你以前家中养过茶花吗?”

林栝回眸看着她, 笑容温柔又坦荡, “我不会追根究底茶花是怎么养出来的,我只喜欢她呈现在我面前的样子,想让她随心所欲地生长,也会呵护着等她盛开。”然后,他伸手碰一下她的发髻,“你要是想说,我自然愿意听。”

言外之意,他不并不在意她之前经历过什么发生了什么,却愿意珍惜守候她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