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严家长女(167)+番外

最后指着第三个名字,“林栝是扬州人士,双亲早亡,是济南知府张培源内人的表外甥,曾在济南府衙训练衙役,前年武举得了第四名传胪,现在宁夏固原镇当百户,去年五月曾受命回京催粮草,连连受挫,在户部闹过一场不小的争执,还是罗阁老出面摆平了。”

七爷盯住那两个字看了会儿,开口问道:“东昌府朱家一家三口是哪天死的?”

青柏心头一跳,“五月二十八,林栝一行是五月三十进得京。”

如果脚程快的话,两人之内肯定能从东昌府赶到京都。

七爷淡淡道:“再去查查林栝,再有,朱家的案子找出真凶了没有?”

青柏摇头,“东昌府郑南初以前跟朱贵相互勾结被申饬,此次对办案便很不积极,再者民不告官不究,朱家人都忙着争家产,没人关注凶手之事。”

恐怕朱贵的三个闺女早就想让那个傻兄弟死掉了。

七爷无奈地摇摇头,轻声道:“去吧。”

严清怡浑然不知七爷对她仍未死心。

她正为了生计而整日忙碌,以前住在济南府自己家的房屋,自己家里能种菜,她都觉得生活拮据,现在吃菜吃面都得花钱,每月还得额外有三两半的租金。

果然是“长安居,大不易”,京都居,也不容易。

没办法,严清怡只能重操旧业,仍是做绢花出去卖,好在京都人手头松散,比济南府的人舍得花银钱,每支绢花最少也能卖到二十文。只要卖出一支,她们一天的花费也就够了。

这天,严清怡刚把蓝布包裹铺开,就见眼前多了双粉底皂靴,顺着鸦青色长衫看上去,正对上一双愤怒的眼。

是陆安康,旁边还跟着陆安平。

陆安康死死地盯住她,“这不是严表妹吗?我还以为我看错了,没想到真是你。”

严清怡不紧不慢地将绢花一支支摆上去,又逐个把花瓣整理一下,这才站起身,“公子,买绢花吗?不卖的话,请让一让,你当着我的生意了。”

陆安康怒道:“严三娘,你把我娘害得那么惨,怎么有脸往京都来?”

严清怡笑一笑,“我又没逼着自己的妹妹嫁给傻子,也没有欺行霸市强占民田,有什么没脸的?二表哥是读书人,肯定知道卫国的石碏因何杀了自己的儿子。何况,我一介布衣,济南府又离京都这么远,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害姨母?不过是自作孽不可活而已。”

“你!”陆安康伸手指着她,“亏我娘对你那么好,把你当亲闺女似的,你……你两面三刀恩将仇报!”

严清怡冷笑,侧头看向陆安平,“大表哥,你是明白人,你觉得姨母为什么把我带到京都来,是真的把我当亲闺女待?”

陆安平“呃”一声,不知如何开口。

严清怡续道:“刚来京都不久,应该是前年秋天,姨母带我跟阿娇给张阁老贺寿,还特地嘱咐穿绣牡丹的衣衫。当时还遇见宫里的范公公了。没过几天,原先太常寺主薄姜守仁就升任平阳府同知,说不定明年考绩还能再升一级。记得当时姜守仁的女儿也穿着绣牡丹的褙子……大姨父是不是很羡慕姜守仁的官运?”

陆安康诧异地盯着严清怡,又看两眼陆安平,脸色渐渐发白,“不可能!你就是信口胡说,我娘怎么可能是那种人?她最是慈善,出门见到乞儿都会散钱出去。”

严清怡讥讽道:“她是你娘,自然你只看得见她的好。若真是慈善,怎么会为了八千两银子就把妹妹往火坑里推?二表哥回乡应试,一路带的银钱不少吧,没准儿就是从这八千两里面出的。”

“你胡说八道,我才不相信,”陆安康苍白着脸,快步离开。

陆安平深吸口气,低声道:“严表妹,我娘确实有些事情做得不对,可她是情非得已,而且也已经得到了惩罚。去年在牢狱里待了好几个月,又受了仗责十下,到现在还不能下炕……”

“我娘三月二十六日过世了,再也活不过来了。”严清怡毫不留情地打断他的话。

陆安平忙道:“实在对不住,但此事并非我娘所愿。她也不想……”

严清怡再度打断他,“你耽搁我做生意了,我不比你们家脸皮厚,专门靠算计亲戚发家,我只能凭着手艺做点小本生意。以后桥归桥路归路,再见面彼此当作不认识。”

陆安平尴尬地离开。

严清怡犹不解气,瞧见地上一粒石子,恨恨地踢了出去。

春兰低声劝道:“姑娘消消气,二少爷一门心思就想着读书作画,别的都不往脑子里去。”

严清怡并不记恨陆安康,只是觉得讽刺,陆安康根本什么都不懂,凭什么口口声声骂自己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忽然,就想起前世。

陆安平在罗家住了两个月,罗家好吃好喝地供着他,可他翻脸不认人,转眼就洋洋洒洒写出四页状纸,把罗家告到御前。

罗雁回整天咋咋呼呼的,除了斗鸡就是遛狗,而自己,只是养在深闺的娇贵女子。

其中会不会也有什么隐情呢?

第110章

假如今生是丝毫不变地重新来过,或许她还有可能去查明真相。可重活一世, 许多事情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道。

桃花会上, 陆安平没有认识罗雁回。

何若薰没有跟罗雁回定亲。

原本的罗雁梅早就夭折, 名字被另一个孩子替代,而庶出的罗雁菊竟是被记在苏氏名下,成了嫡女。

更令人惊讶得是,前世她在京都活了十五六年, 根本没听说过七爷的名号,今生却突然冒出这么个人来。

好在,她认识的人性子都没变。

魏欣还是那么外表高冷内心火热,何若薰还是那么仗义能干, 而郭蓉还是一如既往地心胸狭隘脾气暴躁。

她所能依仗得也就是这点记忆了。

严清怡正思量着,冷不防瞧见有妇人正朝自己走来, 忙吸口气, 平静下心情, 挂出个喜庆的笑容, “嫂子看看喜欢什么样子的, 嫂子肤色白, 戴粉色的显气色,戴大红的显派头。”

妇人拿起一朵石榴花戴在头上,春兰忙举着靶镜给她看。

“太艳了,”妇人皱着眉头取下来, 换了另外一朵粉色芍药花, 又对着镜子看了看, “花太大,把脸都显得没了。”再换朵粉色山茶花,左看看右看看,问道:“几文钱?”

严清怡笑道:“二十文。”

妇人嚷道:“二十文,抢钱啊,既不是银的也不是金的,就是点破布,最多十文钱。给你二十文,这三朵我都要了。”

严清怡赔笑道:“没有这个价钱,这是上好的绉纱,单是料钱也得七八文了,再说还有个工夫钱,我两天才能做一朵。嫂子实在想要,那就给四十文,再低可不能了。”

妇人寻思半天,将挑中的三支绢花扔下来,“不卖就算了,别人家的顶多十文钱,哪有二十文的。看着挺秀气一姑娘,都钻到钱眼去了。”嘟嘟囔囔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