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严家长女(116)+番外

随即将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

进得锦绣阁,便有个三十多岁的婆娘迎上来,热情地招呼,“太太,姑娘,里面请,外头是男人衣料,里头才是咱们女人的料子。”

严清怡听着声音耳熟,仔细端详番,还真就是在济南府给她们做衣裳的那个姓王的绣娘,便问:“没想到是你,你竟也到了京都?”

王绣娘也认出她来,忙屈膝行个福礼,又对大姨母跟蔡如娇行过礼,对大姨母道:“真没想到竟能在京都遇见几位,真是天大的缘分。我们东家在京都开了分店,我身上没有拖累便跟着一道过来了……太太看中什么料子尽管说,照原价给你们让出二分利。”

旁边有女客听闻,问道:“这不公平,为何我们就不能便宜两分?”

王绣娘笑道:“太太有所不知,我们在济南府还有家分店,这位陆太太在济南府就照顾过我们生意,是老主顾。而且,严姑娘还给我们做过衣裳样子。不如这样,今儿来者都是客,给在场的诸位都让出一分利如何?”

锦绣阁衣料贵,便宜一分是一分。

店里众人喜笑颜开,纷纷跟大姨母道谢,“借了你的光。”

大姨母感觉面上极有光彩,却矜持地笑道:“哪里,哪里,都是缘分,缘分。”

趁着众人挑拣布料,王绣娘跟严清怡说话,“上次那条月华裙在济南府卖得一般,没想到在京都卖得极好,上个月足足做出三十六条,这会儿冬天不好穿,等到来年春天穿出去,肯定还得时兴一阵。对了,我们掌柜正好在,以前还说想见见姑娘,不知姑娘得不得空?我上去再问问掌柜可得闲。”

严清怡正对锦绣阁的掌柜也好奇,低声跟大姨母说了一声。

大姨母点点头,“去吧。”

少顷王绣娘下来,引着严清怡跟春兰上了楼。

芸娘已在楼梯口等着了,见到严清怡便热络地笑道:“早听说姑娘兰心蕙质,今日一见果真如此,上次的裙子还没有谢过姑娘。”

“举手之劳,当不得谢,况且掌柜已送了裙子,”严清怡抬眸打量着芸娘。

芸娘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穿件半新不旧的墨绿色府绸袄子,真紫色马面裙上绣着草叶纹。如墨的青丝上绾成堕马髻,鬓边插一支镶着南珠的金簪。

墨绿跟真紫都是很难穿的颜色,搭配不好就会显老。

许是因为芸娘肌肤白,这样穿着不但不显老,反而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

女人家极少有这般风采。

严清怡暗暗赞一声,心中不由生出几分好感。

王绣娘引荐完毕,便要下楼,忽地停住脚步,对芸娘道:“方才那位姓万的小爷在门外咳了好一阵子。我在店里忙着招呼客人,也没顾得上去看。”

芸娘默一默,开口道:“万爷是咱们锦绣阁真正的东家,往后他来不必通报,径自领上楼就是……再有,他若来了,就将店门关一关,我看他像是有不足之症,怕是受不得脂粉香气。”

王绣娘应声“好”,迈步下了楼。

严清怡顿时想起门口遇到那位穿玄色狐皮大氅的男子,看样子年纪不算大,竟然会是锦绣阁的东家。

也难怪,能那般糟蹋东西,果然是有钱人家。

芸娘将严清怡让到最里头靠右手边的屋子,从硕大的衣柜里取出一条鱼尾裙,“上次听了你的话做得,漂亮是漂亮,果真不好穿。我也只穿过一次,走路不方便就没再穿,可惜我这布料了。”

裙子是蓝色蜀锦的料子,上面用金线绣出一道道波浪纹,从腰部一直到脚踝呈现出流水般的线条,非常好看。

记得前世的鱼尾裙是用六片布料合围而成的,虽然也不方便,但走路以及上下台阶是没有问题的。

严清怡指着裙子,建议道:“要不用八片或者十二片布料试试,从膝头这里往外放一下。”

芸娘仔细想想,笑道:“我试试,等做成了送一条给姑娘穿。姑娘若有其它好点子,也告诉我一声,我会根据盈利付给姑娘谢礼,总不会让姑娘吃亏。”

严清怡笑着应声好。

芸娘又找出几条裙子让严清怡评点,有几条跟鱼尾裙一样,样子好看不好穿,有几条则根本穿不出去。

两人嘻嘻哈哈聊了两刻钟,仍是意犹未尽。严清怡怕大姨母等得着急,不便久待。

芸娘亲自将她送下楼。

大姨母跟蔡如娇已挑中六匹布,又给陆致并陆安平兄弟三人各选了一匹,共十匹,价值八十九两银子。

芸娘慷慨地抹去零头,只算了八十两,并应允回头找人将布匹送到家里去。

大姨母满意地道谢告辞。

芸娘送她们出门,又特地告诉严清怡,“我另外还有几件衣裳,等送布的时候让人一并带给你,你看看哪里要改,怎么改动好看,打发人给我捎个信儿,也不用太急,得空就看看。我过几天会苏州过年,你找不到我就交给刚才的王嫂子。”

严清怡含笑点头。

七爷在斜对面的马车里终于等到严清怡出来,将她瞧了个真真切切。

嫩粉色的袄子,青碧色罗裙,裙摆绣一圈鹅黄色的忍冬花。北风吹动,裙摆翩然若清波荡漾,裙下皂底墨蓝色绣鞋时隐时现。

因刚从温暖的屋里出来,她俏丽的小脸泛着健康的红润,眼眸闪亮灿烂,腮边梨涡欢快地跳动着,明媚得像是五月盛开的石榴花。

待得片刻,许是觉得冷了,她略略哆嗦了下,旁边的丫鬟上前替她拢紧斗篷,又抖开面纱帮她戴上。

她笑着朝掌柜挥挥手,脚步轻盈地追上了前面一行人。

这样娇俏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她,真好啊!

七爷被她的笑容感染,微微弯了唇,直到那抹窈窕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才淡淡开口,“回去吧。”

青松扬鞭策马,不大时候就回到和安轩。

小郑子已等得有些急,忙将七爷搀回屋里,不迭声地问:“七爷饿不饿,冷不冷?要不要先喝点茶暖暖身子?药已经煎好了,七爷先用午饭,等饭后再喝?”

七爷笑着止住他,“我不想喝药,喝了这么多年都不好,可见喝不喝无有大碍。前几天皇兄也说过,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

小郑子抖着手道:“七爷贸然就停药,要不请周医正过来把把脉再做决定?”

“不用,”七爷摇头,“我主意已定。”

一旁的青柏突然开口,“我开始习武时,师傅教过我吐纳功夫,说能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七爷要不试试吐纳?”

七爷喃喃道:“庄子有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好,我就试试吐纳!”

青柏道:“学习吐纳,宜缓不宜急,每天卯初,阴气刚刚散去,阳气尚不太强的时候练习最好,开头先练半刻钟或者一盏茶工夫,慢慢再增加时间,对身体定然有益。”

七爷重重点了点头。

且说严清怡等人从锦绣阁出来,径直往隆福寺去。谁知隆福寺的素斋是有定数的,她们去得迟,斋饭已经没了,玫瑰糕也卖完了,却有种云片糕卖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