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96)+番外

临走前,杨县令低声跟池云亭说了一句话,“云亭,你记得跟龚秀英说,上元县纺、织机改良一事,她一定要亲力亲为。”

只有这样,龚秀英才能把官府给她的表彰彻底落到实处,从而奠定自己稳定的基础。

“是,云亭一定把话带给秀英姐姐。”池云亭笑着应下道,笑的十分开心。

因为从杨县令重视龚秀英的态度可以看出,纺织厂的事应该是成了。

杨县令不知道纺织厂的事已经被池云亭看穿,纺织厂毕竟不是小事,也不是池云亭这个小孩子能参与进去的,所以杨县令并没有过多留意。

直到他回去看到池云亭那篇关于纺织厂的文章,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太小看池云亭,因为池云亭的文章对于纺织厂的计划并不稚嫩,具有很高的可行度。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不是杨县令的错觉,总觉得池云亭的文章内容十分适合龚秀英,简直就像是为龚秀英量身打造。

可是怎么可能,就算池云亭聪慧,应该也猜不到他的心思才对。

“怎么了?”县令夫人问道。

“没什么,要不是只有咱们两个私下说过让龚秀英负责纺织厂类的事,我可能都要以为这篇文章是云亭为龚秀英写的了。”杨县令笑道。

池云亭不是杨县令肚子里面的蛔虫,并不知道杨县令的想法,池云亭刚开始想的是为龚秀英造势,想办法把龚秀英推上去,可是杨县令的举动却让池云亭确定,杨县令真的有培养龚秀英的意图。

毕竟也是,龚秀英精通木工和纺织,再加上龚秀英现在的声望,整个上元县都找不出来比龚秀英更为合适的人选。

现在就差龚秀英带着众木工改良上元县的纺、织机,以及等到纺织厂的落成。

一天的喧嚣退去,青石巷重归沉寂,慈幼局房间的窗户隐隐有光透出,是方宁等人正在记账,池云亭几个也过来围观,因为就在今天,他们慈幼局和福田院联合弄出来的美食街日收益达到历史之最。

今天的收益比之之前不是多了一星半点,算下来比之前摆摊收入的总和还要多。

美食街开在慈幼局和码头附近,平时也人来人往,可是要说人数众多,美食街生意火爆,那基本没有。

可是就在今天,随着慈幼局附近涌入大量前来围观龚秀英的百姓,他们少部分在巷子里,大部分则还在巷子外,哪怕看不见巷子里面的情况,人随大流的天性还是让他们不舍得离去,而他们不远处就是美食街。

正看着热闹呢,突然饭菜飘香,被风送到众人鼻子里,当即就有人闻着味道找到了美食街,毕竟为了看到县令大人表彰龚秀英,不少人都错过了饭点,等到了美食街,看到美食街两边摊位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瞬间就让人感到饥肠辘辘,再也走不动道,很多人都选择坐下吃饭。

所以今天美食街的摊位难得的全部营业,从早上到傍晚,就没停歇过,摊位上的人都轮换了好几班。

自然是累的,可是看着美食街今天挣到的铜板,所有人都感觉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第53章

最后今天的收入算出来, 九十多两银子,差点就要破一百两。

就算去除成本,也净赚几十两,由此可见今天美食街的生意有多火爆。

听到这个数额, 在场众人都有些呼吸困难。

“要是美食街的生意天天都这么好就好了。”福田院的长辈们由衷希望道。

今天虽然很累, 可是他们挣得也多啊,他们老胳膊老腿一辈子都在劳碌, 可是从没得到过这么高的回报。

看到福田院的长辈们激动, 池云亭连忙安抚他们,今天只是情况特殊, 属于可遇不可求。

长辈们也知道这点, 今天很多人都是为了县令大人表彰龚秀英来的,可是县令大人总不可能天天都表彰龚秀英。

而且他们年迈的身子骨,也支撑不起天天都如此操劳。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了咱们的美食街,以后说不定会有不少回头客, 咱们美食街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方宁笑着道。

美食街开张以后,方宁就按池云亭说的成立一个管账的小组,把各项生意的项目都算的清清楚楚,他则负责总领全局,和县衙那边对接税务。

夜色寂静下来, 可是众人的心里却没那么平静,不少人心里都隐隐有股预感, 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开始。

县衙, 杨县令一直忙到深夜,却一点也不困, 反而精神奕奕, 他把池云亭画出来的两份图纸仿画了一份向上面递上去, 随后照着池云亭的那篇关于纺织厂的文章连夜确定下上元县纺织厂的位置。

等到第二天,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县衙就张贴出告示招干活的人,一天管两顿饭,十文钱。

十文钱对于一个青壮劳动力自然是偏低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管饭,要知道在外面给人干苦力,工钱虽然高,但是饭菜得自带。

当即就有男人问道:“饭能管饱吗?”这点最重要。

“自然管饱,不吃饱你们哪有力气干活啊,县令大人的意思是,让大家尽快完工。”县衙的人道。

杨县令就在场看着,他们哪敢阳奉阴违,做事拖拖拉拉。

一听饭菜管饱,人群里不少男人就眼睛一亮,决定要过来,反正他们找活的给谁干不是干。

“这些房子是干什么用.的啊?”纺织厂选址地点,开始打地基的众人疑惑道。

“这谁知道,管他呢,有饭吃有钱拿就行。”很多人并不关心县令的举动,丝毫不知道这个地方即将和他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也有一小部分头脑灵活的人把这事记在心里,想向县衙里派来的管事打听,隐隐打听出来这里以后会成为纺织厂。

纺织厂啊,他们上元县也能拥有纺织厂吗?要知道周边县城,也就只有上县才有一家正规的纺织厂,而不是像他们都是零散班子。

要是他们上元县也有了纺织厂,那是不是也能变成上县?

与此同时龚秀英也开始行动,带领上元县的木匠们改良传统织布机和纺线车,外界并不知道上元县内如火如荼的变化。

可是置身其中的上元县百姓却能清晰的体会到这一切,因为随着传统织布机改良成飞梭织布机,他们的织布速度变成往日的数倍。

要不是有竖纱锭纺线车,只怕他们将要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难题。

不过也有人缺原材料缺到等不及,直接花钱购买。

要知道飞梭织布机多停一天,就耽误赚不少钱。

一时间整个上元县消费气息盛行。

这可不是像之前大家消费都是县令大人调低税率的原因,这次事关自己家收入,一向喜欢只进不出的百姓们也难得的成为消费者。

因为干的越多,挣得越多,他们是在为自己挣钱,不是为别人挣钱。

手里有了钱,大家自然不再像以前节省,他们现在大钱拿不出,小钱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