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读书郎(506)

“是啊,大人,外面可耽误不得啊!”

“总不能老是靠着民间捐赠来维持。”

几个人就差围着总督大人团团转了。

温润也有些坐不住了:“这个钦差大臣怎么回事儿?灾民那边可拖不起。”

如今粮食还够灾民们吃五天,就算是喝粥,那十几万人,一天的消耗量也十分惊人,要不是这地方是鱼米之乡,往年也有一些积蓄,不然还真扛不住。

可再富裕,也差不多见底了。

不止是吃的,还有堤坝也要修。

这几天,水不见涨,江面略有回落。

要退水了,就要开始准备材料了,可是银子呢?

死死地把在钦差大臣的手里,他就是不给你啊!

“他不出来,你们总不能冲进去把?这是钦差大臣!”总督大人也一个脑袋两个大,遇到这么一个政治无赖,他能怎么办?

他也很无奈啊!

众人纷纷焦急不已。

王珺派去的人却一直没有发现什么银子的踪迹。

反正钦差大臣这一伙人一直在驿站里龟缩不出。

外面的百姓知道钦差大臣来了,知道朝廷的赈济到了,因为钦差大臣那天的仪仗多热闹啊?排面儿多大啊?谁不知道他来了?

偏偏这都快十天了,水位都下降了,钦差大臣呢?赈灾银子呢?

“那就冲进去!”王珺说话直来直去,而且非常的淡定:“他不出来我们就进去,反正我们这么多人都在,点清了银子,直接拉走,赈灾银子反正都是要用在这里的,日子可耽误不起。”

“王将军啊,不行啊!”总督大人焦头烂额:“那是钦差大臣,不是本馆这样的总督,他就算是个总督,今天本大人都带头去抢……。”

那代表的是皇权,是皇上,抢他跟抢皇上没什么两样,这就是钦差的特殊之处。

介于身份的限制,王珺是不可能动手的,这种憋屈,所有人都深有体会。

晚上王珺啃着一块肉骨头,咬的嘎吱嘎吱响,眼神凶狠,仿佛咬的不是肉骨头,是某个人的骨头。

“别生气了,谁让他官儿大,没人管的了他呢!”温润也只能这么说。

古代,尤其是古代的官场,那可真是阶级分明啊!

哪像他前世啊,下级对上级不满意了,当面就说清楚明白,上级也会重视下头人的意见,哪怕是高级如中央大官呢,那也是很谦虚的,听得进去百姓们的声音。

现在可不行,这个时代封建又顽固,就因为一个钦差的身份,让大家只敢耍嘴皮子,连动手都不敢。

陆岑总督倒是动手了,还没打赢。

当然,他也没输,两边算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给皇上去信!”王珺咬完了骨头上的脆骨,将骨头一丢:“就是走八百里加急的那个,是啥来着?”

温润无奈了:“那不叫信,叫奏折!”

王珺身为正四品的将军,的确是有这个上奏折的权利。

但是好像一直没有上过,他也没啥事情要跟朝廷说。

“对对对,奏折,奏折!”王珺忙不迭的点头:“以前只跟大帅他们通信,没咋写过那玩意儿。”

“哦……嗯?”温润点头之后,立刻就疑惑了:“你跟皇上还通信?”

“通啊!”王珺不觉得这是什么特殊的恩宠:“我跟我所有的同袍们,都有联系的,董浩将军现在都是江南大营的大将军了。”

大帅这个职位,只有皇族可以担当,武将实权最高的官职就是大将军。

“你都没跟我说过。”温润一脸黑线。

谁能跟当今皇帝,私底下写信啊?还有来有往,而且通信肯定不止一年。

怪不得王珺一个奏折都没上,朝廷也没什么反应,这要是换了个武将,这带着五千人马,一个字都不给兵部说点啥,那可不行!

或许有,对,王珺也写过公文,上报给兵部。

可没给上过奏折!

奏折,也称折子、奏帖、折奏、奏本、题本、揭贴,是重要官文书之一。

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四类,其公文程式各有不同,书写讲究,内容也要丰满。

京内外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即使是微末之员,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

奏折一般都有皇帝的朱批,或者代理皇权人(太后,权臣,顾命大臣等,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有些是有意压着不发的或者没必要发的除外。

“这有什么可说的?”王珺一脸的无所谓:“我也没问你的交友情况啊?你给谁谁谁写信,我也没趴着看。”

温润没好气的道:“我的朋友,跟和你通信的皇上,能比吗?”

他的朋友无非是一些文人,或者那几个官二代,现在他们也考了科举,进入了仕途,其中有几个明显是高官嫡出之子的家伙,都被下放去了一些偏远县城,等着他们创造政绩,好一步一步高升回京。

这是很正常的晋升方式,加上皇上年纪也不大,这些人明显将来是高官,辅佐皇上治理天下。

他们通信,说的是地方上的风土人情,一些书本上的诗词歌赋。

连风花雪月他们都不谈的,因为温润跟他们也谈不到一起去。

“不都是朋友么,我这还是上司呢,大帅跟我通信,都是私下里的往来,也没有什么人知道。”王珺道:“辛明他们好像也有私下通信,我也没听他们提起过啊!”

“是么?”温润已经有些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帮人他是知道,当今皇帝在江南大营当大帅的时候,这帮人就是他的心腹班底了,一直到皇帝都登基称帝了,竟然还跟他们没见外。

还有私信往来呢!

“一般我们就一年半载的通一封信,偶尔也会一个季度一封,皇上都给回信,走的驿站递信,方便的很,要是奏折,还得经过好几道手续,麻烦咧。”王珺这人习惯了军中的做派,不爱那些弯弯绕。

俩人正聊着此事,外面的辛明大人的长随又来了。

“两位,先去城西驿站吧!”这次这位简直是哭丧着一张脸,跟死了老娘似的:“江南三省连报,洪水滔天而起,有七八个县城都遭了灾,三个府城各有几十万百姓受灾,这眼看着就要秋收了,可稻田被冲毁……。”

不用他说,俩人已经收拾了东西,飞一般的直奔城西驿站。

这会儿,城西驿站已经人声鼎沸,人仰马翻了!

作为江南总督,陆岑是尽职尽责的,他本以为这边的洪水退去了,灾难就要结束了,赶紧的收拾收拾,拿了银子好干活。

料理好了这边,年底赶在封印前,好带着家人北归,在自己的履历上,再添一笔好看的政绩。

也让自己的政治资本再雄厚一些。

谁知道来了这边,钦差大臣不配合也就罢了,这会儿还来了坏消息。

整个江南半壁江山成了泽国,这边一接到消息,陆岑总督就上火牙疼了,一边鼓着腮帮子写了奏报,八百里加急入京,一边召集人手,这次说什么,也容不得钦差大臣在里头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