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古穿今]我妹妹是林黛玉(106)+番外

贾政又指着各处建筑,说明何处接待娘娘,何处看戏,何处饮宴。安排的明明白白,果然是一副皇家气派。

林如海自己在心中估算了一下,光是现在这个快建成的园子,已经花费了上百万两银子了。毕竟现在砖瓦木石都特别的

贵,自家虽然拿出了砖瓦,但是石材却是一笔更大的支出,再加上人工,还有各处零零散散的开销,这园子到现在几乎要掏干了荣国府的家底儿。

到时候还要安插门框家具,栽花种草,帘幕帐幔……这又是一大笔支出呀。

纵然这不是自家的事情,林如海看到之后自己的心就跟着抽抽的疼。这真的是花钱如流水,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一下子都没了。

想到这里,林如海的心情并不见得有多么兴致高昂,跟着贾家的兄弟两个在园子里面转了一圈儿将要出来的时候,就看到有一圈人在工地里吃吃喝喝。

如今那些有了名头的匠人带了不少徒子徒孙,但是因为带了不少人讨生活,所以平时谨小慎微。这些人对于口碑评价特别看重,担心有人评价说自己干活不用心或者自己干的活太粗糙,如果真有这样的说法流传出来,往后想要找到活干可就难了。

为了将来能继续吃这碗饭,这些人平时做事特别稳重,绝对不会做出在工地上吃喝的举动。

林如海已经听到对面因为吃酒吃的太多,有些醉了,骂骂咧咧还摔了几个盘子。

贾政脸色特别难看,觉得今天丢人丢到了妹夫跟前,“都是一些奴才,妹夫且在这里等一等,为兄先过去看看。”

贾赦站着没动,贾政自己过去了,林如海就陪着贾赦在这里聊了一会儿古玩字画。

两个人说的正高兴,就听见假山那头有人哭喊了起来,贾赦就让自己身边的小厮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没过一会儿小厮回来报告,说是贾家的几个爷们在那里喝醉了。

“是后廊的几个爷们儿,平时管着这一些匠人,也管一些砖瓦石材的事情。谁知今天喝多了被老爷碰上了,如今被骂了一通,老爷脾气上来就要赶他们回去,这几位爷们儿正向老爷求情呢。”

林如海这会儿已经听明白了,刚才喝酒闹事的都是贾家的旁枝。都是贾家的子孙依附着荣国府宁国府两处府邸生活,平时也不出去找点事情做,如今有了修园子的这回事,一股脑的进来找了活干,有了活却不好好的干,天天在这里喝酒闹事。

林如海就站在旁边不说话,这毕竟是家丑,贾赦却没有家

丑不可外扬的想法。

“跟他们说那么多干什么,一股脑的打出去,好的留下来不好的让他们滚得远远的。”

贾政听了之后就在假山那边奉着贾赦的话要把人赶出去,隔壁府的贾珍这个时候又跑了过来,作为族长,这个人没有一点族长的威风,低眉顺眼的向贾政求情,语气也带着一些讨好谄媚。

贾赦对这件吃酒闹事的事不管,也只是跟林如海解释,说是这个园子也占了宁国府一些地方,有一道门儿通到了宁国府,所以贾珍才来得比较快。

林如海不想再看贾家的闹剧了,就和贾赦说了一句:

“时间也不早了,再不回去天就要黑了,就怕路上有宵禁,到时候又有麻烦,小弟这就先回去。”

贾赦却拉着林如海的手不想让他走,“你来了一趟,不能让你连晚饭都不吃,只管在这里吃吃喝喝,如果真的碰上巡夜的武侯,你只管说是从我们家出来的,看他们敢不敢拦你。”

林如海看到这位大舅兄如此嚣张,更不想留在这里,只说自己太疲乏了,酒菜今天先不吃,改日再相聚。

在轿子里面,林如海还在想荣国府眼下的近况,所谓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

荣国府从上到下都显得太张狂了,当家作主的人是这样,一族之长是这样,那些旁枝更是这样。

虽然林家如今只有四个人,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但是林如海觉得不能再和贾家有什么牵扯了。

出了轿子林如海就问汪管家。

“我看着荣国府的省亲别墅没有一两百万银子是建不下来的,他们最近一段时间拿什么付的钱?”

“都是赊的,不管什么东西,先让人家送过去,说是随后再给人家结账,可是这会儿谁敢找他们要账呀。”

汪管家还有一点儿话没有说,正所谓开源节流才是家族兴旺之兆。贾家不管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为了过好日子把祖宗留下来的良田开始卖了,如果田地还留着,到时候还有能力还人家的债,如果现在田地都没了,将来靠什么还债?

连上了年纪的汪管家都觉得荣国府的事办得越来越不靠谱,忍不住在旁边叹了一口气。

林如海想的比较多,如果将来荣国府败落了,被

人家追着要债,自己要怎么办?

不伸一把手,在不知道两家龌龊的外人看来只觉得林如海不讲情面。帮一把手,可是荣国府那里却是一个无底洞。

“早点儿将两家切开才是正经。”

汪管家扶着林如海往堂上去,自己也非常发愁,“如今人家没什么错处,咱们用什么法子才能将两家分开,总不能您要自污吧。这可万万使不得,就算是咱们家小爷年纪小,你也要为他留点名声。”

林如海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想不出办法,自污却是万万不会做的。

而赵王这个人最近几天闲来无事,又加上他老父亲老母亲把聘礼已经准备好了,老两口把小儿子叫到宫里显摆了一番,母子几个人把聘礼检查了一回,赵王心满意足的出宫换了衣服来到林家,颇有一种打卡报到的感觉。

林如海因为贾家的事情一直萦绕在心间,最近两天有些上火,腮帮子就有点肿。

不能把心里话跟赵王说出来,林如海就有些泱泱不乐。

“岳父这是怎么了?”赵王抓住汪管家就问。

汪管家也不能实话实说:“前几天我们老爷去荣国府看了看他们家的宝二爷,回来之后就说宝二爷的病情有点古怪。脸上灰白,双腿无力,走路都要让丫鬟架着,这有点痨病的模样……”

“就两种可能,要么装病,要么……”赵王停顿了一下,“这种事儿仔细想想,那些纨绔子弟谁没过这样的经历呀?只不过大家都懂得掩饰,贾宝玉估计也想掩饰,只是被发现了,怕闹了出去,只能硬着头皮说自己两腿有毛病。”

林如海当时不了解什么意思,看到赵王眨了眨眼睛。

已经明白了,顿时脸如锅底儿,“没想到王爷了解的这么清楚。”

这分明是少年不懂事儿,有点儿贪图欢愉,所以说那些老夫子们常常告诫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这些教诲谓之人生三戒。

赵王顿时手足无措,赶快解释,“这种事儿那是因为我四皇兄……他因为这点烂事儿常常装病不去上学,后来东窗事发,我父皇让太监摁着他打了三十大板,灌了三年的汤药才养回来。他因为这事儿被我们兄弟笑话了很久,您可不能把这账算在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