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团宠十格儿[清穿](103)+番外

福崧手上有一些和珅的把柄,和珅忙着儿子的婚礼,没有对福崧出手。时至今日福崧自江淮回京,站在了和珅的对立面,让和珅处境更加艰难。

福崧此次回京,正是因为庆桂查整浙江两淮盐运,告发福崧贪污银钱七万余两,论罪当斩。只是福崧作为封疆大吏,不可轻动,况且证据并不确凿,又赶上十格格大婚,乾隆便命人将福崧解押回京。

前不久将福崧的案子查明,贪污之事子虚乌有。庆桂污蔑福崧贪污,险些令他丧命,两人就此结下私怨,局势暂且平衡,没把和珅拉下水。

和珅做的事儿没有原本那么严重,最近又严谨得很,轻易不漏把柄,就算福崧把他的错处捅出来,也罪不至死。

只是这么一来,福康安、阿桂、庆桂、永贵、和珅等人之间暗潮汹涌,看似谁和谁都有仇,搅乱了一滩浑水,更方便乾隆统治了。

乾隆找了荒废许久的尚虞备用处,从里面挑了几个侍卫,送到珠锦身边,担任给他们父女两个送信的活儿。

尚虞备用处就是负责处理一些杂事的侍卫,比如夏天粘蝉,钓鱼的时候拿鱼饵,出行也可以抬轿子。大概是雍正觉得这些人的工作太清闲了,就给他们发展了一下,专门探听情报,成了与前朝锦衣卫相当的组织,名叫血滴子,粘杆处。

后来乾隆登基,对这个组织的使用越来越少,它的职权也渐渐变成原样。

这次派了尚虞备用处的人来送信,跟之前粘知了也都是差不多的大材小用。

不过他们还是挺高兴,至少能在贵人面前露脸了。

乾隆的信里写清楚了最近的政策,什么科举考试的改动,还有军部职位的变化。珠锦看完之后,给予了肯定,然后跟雍正商量着,先把谁搞掉比较好。

“福康安、阿桂肯定不行。”珠锦说。

这两个人的能力很强,乾隆又一直在发动战争,假如没了主帅,就算清朝想消停,那边未必不会停战,必须要做万全的准备。

而且福康安和阿桂的缺点,跟和珅比起来都是小缺点,不值一提。

珠锦问雍正:“您当初杀年羹尧和隆科多,是怎么下定的决心啊?杀死他们两个,其他人真的够用吗?”

雍正:“……”要是够用,他哪里至于累出一身毛病,这么早就死了?

至于为什么要杀年羹尧和隆科多,就跟珠锦杀李侍尧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杀鸡儆猴。

他当时不方便对廉亲王下手,年羹尧他们又不听调令,蔑视君威,要是助长了这样的风气,以后手下的人,一个都管不住,他哪里还有身为君王的尊严?

“弘历的情况,与那时不一样。”雍正说,“首恶要除,但更需要有其他人替上来。只可惜这群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连个像样的都挑不出来。”

“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正是因为大清强盛,才让他们变得像蛀虫一样。”珠锦说起话来毫不客气,但凡看过明朝历史的都知道,明朝的亲王后裔,最后也是这样的下场。

但是明朝至少知道吸取宋朝灭亡的经验。宋朝娱乐设施发展的很完善,权贵百姓都喜欢去外面玩儿,远处的灾患反而事不关己,全然不关心。到了明朝就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禁止过度娱乐设施,规范官员的德行。

但是清朝似乎只顾着学文化了,没看到制度政策方面,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第58章

珠锦和雍正聊了很久, 最后得出结论,除非像雍正那时候一样得罪所有人,否则不能强行改变,只能以巧途之。

乾隆手下的臣子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 忠诚度比雍正底下的官员要高。阿桂与福康安几乎完全没有可能造反, 乾隆要真想对他们做什么, 也不过私下抱怨几句,不会伤了根本。

珠锦给乾隆写信, 让他彻查福崧一案, 把牵涉其中的全都揪出来,以雷霆之怒处以最高的刑罚,态度坚决一点, 任何人求情都不要改变主意。

如果乾隆是雍正那样的人, 自然不用这么做。但他心软,耳根子也软, 别人说几句话, 提一下罪臣们往日的陪伴与功勋, 他就舍不得严惩了, 与年轻时候完全是两个人。

要不是和珅控制着底下的官员,乾隆大概早已失去了威信。不过乾隆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 也有信赖和珅,刻意纵容的因素。

珠锦把纸上的墨水晾干,将信装到信封里,用蜡封好, 交给了乾隆派来的侍卫。

两淮盐运使柴桢栽赃嫁祸,与其部下贪污白银二十二万两有余,皆判以斩监候。庆桂不明真相便给福崧定罪, 有失察之责念其年事已高,不加追责,只命其卸下重任,回乡颐养天年。

福崧呈交和珅一党的罪证,国泰一案重新被牵扯出来,内阁中书苏凌阿、和珅的舅舅,大同知府明保、户部侍郎庆成等人,都有证据指正,和珅再无法故技重施断尾求生。

乾隆大怒,当即将几人打入大牢,继续严查。

和珅被关押之后与外界再无联系。家中奴仆刘全焦急不已,前往丰绅殷德这边,请额附和公主入宫求情。

珠锦定定看了一会儿这位忠心耿耿的仆人,“刘管家您可听说过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阿玛他是大清子民,犯了大清律令,自然有法律判决。除非有人制造伪证陷害污蔑,否则便是我,也没有办法。”

“格格,格格您行行好,奴才去宗人府打听过了,皇上大怒,一早就定下了罪名,实在没有时间细查,就是奴才想找证据给爷翻案,也是来不及的。”刘全跪在地上,哭着向珠锦求告,“奴才只想求您去跟皇上说几句,哪怕再把日子往后推推也好。”

和府的人不知道珠锦和乾隆仍有来往,也不清楚这次的案子是珠锦在背后推波助澜。

福崧交出来的证据有可能造假,但是后头查和珅,可是乾隆派血滴子的人一起跟着去的。

和珅自己就是粘杆处出身,大概也清楚尚虞备用处代表着什么,如今怕是已经心灰意冷,清楚地明白大难临头了。

珠锦道:“我会进宫见汗阿玛,只是有没有用,那就不是我说了算了。”

刘全一个劲儿地磕头,“多谢格格,多谢格格。”

珠锦本想给他一句忠告,让他别再奔走废功夫了,接着记起来,这个时候让人留意刘全的行踪,将和珅一党的骨干一网打尽最好不过。

她在心里叹气,果然做决策者就是难。她现在还不是皇帝,就已经陷入感情和理智的拉扯。

和珅陪了乾隆这么多年,乾隆就忍心杀他吗?

心软的人确实做不了好皇帝。

有了光明正大进宫的理由,珠锦用不着再派人跑一趟,直接备了轿撵去见乾隆。

这种大事,自然当面说比较好。

宫里气氛肃穆沉闷,宫女太监们也都噤若寒蝉,一个个的半点声音都不敢发出,看样子乾隆的心情也算不上好。

李玉看到珠锦来了,苦着脸道:“十格格,皇上正在为了和大人的事儿生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