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213)

女人们不会砌灶建牲口圈,但村里上了年纪的老翁会。女人可以帮他们搭把手。他们也可以指点十七八岁的少年搭草棚柴棚。

刘彻进门看到卫长君靠墙角站着,恐怕别人碰到他,或他不小心碰到干活的人,突然不敢提荔枝,担心卫长君把他撵出去。

梁家里的人跟刘彻可熟了。茂陵还是茂乡的时候,刘彻骑马不长眼踩坏不少庄稼。梁家里的人虽然没围堵他,也记得他是天子不着调的姊夫平阳侯。不过后来刘彻干的糟心事多了,梁家里的人也知道他是个假侯爷真天子。

民风彪悍,又是昔日“仇人”,看到刘彻那是没一个好脸。刘彻心虚的退到门外,冲卫长君招招手。

卫长君出去看到他身后很多人,“陛下春游呢?”

刘彻颔首,朝西边看一眼,那边有两块宅基地,除夕前前往宫里探望卫子夫不巧碰到刘彻,卫长君帮韩嫣和窦婴要的,宅基地上的墙有半人高了,因盖房的人服劳役去了而停下来,“韩嫣和窦婴没跟你过来?”

“您表叔上了年纪,受不了早上来晚上走。韩兄帮我看着去病和阿奴呢。陛下,听说您的太学开始招生了?”

刘彻心生警惕:“然后呢?”

“我家几个小的都——”

刘彻不希望他的太学开三天就被迫关门,“卫步和卫广是不小了。去病和阿奴还小。虽然八岁,其实自出生到现在才七年,不急。”

卫长君想扶额,大外甥啊大外甥,小阿奴啊小阿奴,瞧瞧你俩这人品。

“陛下说的是。到秋山边凉了,侯爷搬过来,我就叫他俩回城去太学?”

刘彻回头看一下。东方朔过来道:“臣记下了。臣回头就叫董仲舒给大公子留两个名额。”

“陛下怎么想到今日过来?”卫长君看一眼天空,太阳时有时无,虽然不冷不热,但并不适合出游。

东方朔:“我跟陛下说大公子的房子快好了。”

“早呢。”卫长君微微摇头,“大院和东西中三个小院好了,北边那排奴仆房也好了,但里面空荡荡的连张榻也没有。等榻做好,锅碗瓢盆置办妥当,最快也得到六月。”

东方朔朝西边看,“韩上大夫和魏其侯立冬前还能搬过来吗?”

“他们家需要添置的东西少,也不用再买奴仆,人过来的时候绕去东市把物品置办齐就行了。”卫长君看向刘彻,“您只是来看看?”

刘彻轻轻抬手,东方朔带人退到东边渡口。刘彻示意卫长君跟上,他往西,到韩嫣家门口停下。

卫长君一看要避开所有人,心中一凛,“出事了?”

出事倒没出事。

去年除夕前,各地封王送的节礼比往年多一成,刘彻便知道他们真的很满意红薯玉米以及农具。过了除夕,刘彻就颁布了“推恩令”。

除了封国王爷和太子没人不高兴。刘彻派出去的细作送来消息,各封王府上很不消停,就算兄弟父子间没动手,也不如以前心往一处使,简而言之,人心散了。

刘彻登基之初就想探探匈奴的虚实。然而那时宫里有太皇太后掣肘,太皇太后并不喜欢他,宫外的封国一个比一个强,并不适合大军出击。

现今兵强马壮,各封国今年消停不了,刘彻觉着时机到了,就来问问卫长君的意见。

卫长君一个农夫,必须没意见:“我连《周易》都没怎么看过,测字算命更是一窍不通,您问我?”

“你看过兵书。”刘彻提醒。

卫长君:“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您知道匈奴有多少人马?哪怕长安有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可以做向导,可这么多年,朝中谁敢跟匈奴交手?”

刘彻眉头微蹙,很不喜欢听到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

卫长君微微摇头:“陛下,您其实也没底吧?你如果已经决定了,就按照自己想的部署。反正早晚有一打。”

“输了呢?”

“胜败乃兵家常事。您有心理准备就行。”今日卫青没来,即使来了,卫长君也不敢提他,毕竟他也不知道卫青有没有准备好,亦或者还得两年积累,“我是真给不了您意见。”

刘彻指着天上。

卫长君:“他给我送东西都不露面,有事交代就托梦,您觉着呢?”

刘彻揉揉额角:“朕只能靠自己?”

“你这两年挺得民心,就是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总结经验,来年再战。”

刘彻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卫长君怕刘彻过于依赖他那点神奇,以后有事没事都来找他问吉凶,“陛下要是还没底,那就去城里找个术士算一下。但有一点,结果不好,你不能把人砍了。否则我罪过就大了。”

第103章 不能人道

刘彻心说, 还能影响寿命吗。忽然意识到不对,卫长君叫他算吉凶——当初拆穿李少君的时候,他可是毫不手软。

“你不是不信那些?”

卫长君:“我不信鬼神。”

刘彻细想想那日发生的事, 卫长君针对的确实只有鬼神仙药,“长君, 将士们的性命不是儿戏,你要是知道什么——”看到他摇头, 刘彻说不下去,“要不你今晚做梦问问?”

卫长君侧目。

刘彻被他看得心虚窘迫,“此番是朕登基以来第一次出兵匈奴。”

卫长君:“既然陛下这么怕失败, 那就算了?”

那哪行啊。大汉有人有马有粮有草, 却缩在关中不露头,让匈奴以为他怕了,指不定哪天就挥师南下剑指长安。

“你觉着朕当令何人为将?”刘彻心存试探。卫长君只觉着好笑:“何人为将该由陛下决策。我一个种地的,连雁门关在哪儿都不知道——”

“不知道?”刘彻打断他。

卫长君顿时想把韩嫣阖府上下问候一遍,嘴怎么那么碎, 什么都跟他说, “就算我知道雁门关在北,可朝中那些带过兵的人我就知道一个李广, 总不能叫李广统领三军。”

这话反倒叫刘彻意外,李广的名气很大,若是问八阳里村民, 他们一定认为李广当得,“飞将军不可?”

“飞将军骑术精湛不假,您祖父还在时匈奴入关,他斩杀很多匈奴也是真,但他顶多是个先锋。后来‘七国之乱’他立过功, 可他是周亚夫账下的一名骁骑都尉。周亚夫您比我熟,细柳阅兵。跟着这样的人,他不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加上他的一身武艺,又正值壮年,想不立功都难。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屯垦戍边。这样的李广如何号令三军?”

卫长君的两个邻居,一个是窦婴一个是韩嫣,刘彻不意外他连“细柳阅兵”都知道,“仅凭这些?韩信为将之前也只是个受过胯/下之辱的卑微小人。”

“我承认世上有天纵奇才。但也有句话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当真是个统领三军的人物,您父亲为何不封侯赐爵,而是调他为上谷太守?”

刘彻知道这段历史,李广明知梁王有意皇位,而景帝只想传给儿子,“七国之乱”时,梁王看好李广授给他将军印笼络他,李广身为朝廷的人,拿着朝廷俸禄,竟然接了,“那是他不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