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继母难当(222)

这点儿确实是个问题,这年头,小孩子能站住的,可不多。他这好不容易得了两个儿子,小儿子不到三岁,还真是不好跟着到处跑,但又不能长时间和父母分离。

家仆照顾的再精心,有父母照看的好吗?

“那行,那就咱们一起扶灵回乡,热孝之后,我和你们大嫂再回来。”楚侯爷拍板决定,说完这第一个话题,再开启第二个:“老二的差事,现在是落到了谁手里?”

临走之前,还得先将官场上的事情给安排明白了。

“李家那边,最近可有来往?二弟妹那边,你还是要上心些,不要 因为二弟妹只是个女子,就放任不管,这古往今来,坏事儿的都是从内宅开始的。”

“老三的差事,现下是没人出头接手,你也不用着急,我瞧着皇上是有大志向的,你这三年,多找一些那地方的资料书籍,多看看,上点儿心,等回头,吏部考核,我给你找找人。乔家那边,乔老爷子的身体瞧着还硬朗的很,日后总有依靠乔家的时候的。”

三家姻亲,现在也就乔家能靠的上了。哦,到时候要是刘家姑娘笼络住了程大少,那就多了一门靠得住的姻亲了。

但愿三年时间,足够程大少成长的。

“所以临行之前,你们都要写好帖子,该道别的道别。”他们有孝在身,自是不好上门去拜访的。

二老爷两个都应了下来,既然是要回乡下住三年,这要收拾的行李可就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了。楚侯爷又说了些别的事情,也不耽误他们两个时间,就摆摆手让人回去了。

回头将兄弟三个商量好的决定和乔柔说了一下,乔柔也是赞同热孝之后就回来的,她毕竟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常年住乡下是肯定会不习惯的。守孝这种事情,心意在就行,没必要非得要拘在哪个地方。

“公婆是不是要合葬?”乔柔问起了别的事儿,楚侯爷点头:“是该合葬,回去了该请阴阳先生的。这些事情,你不用劳神,你只安排好几个孩子就行了。”

既然楚侯爷有安排,那乔柔就当真不去费神了。

又收拾行李又安排车马,真等扶灵回乡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了。本来楚侯爷是要将小儿子给留下来的,毕竟年纪小,但乔柔觉得她儿子身子骨还行,再加上整个侯府的贤子孝孙都回去,他若是不回,日后怕是也是一桩官司,索性也就带了去。

热孝之后,楚侯爷带着乔柔重新回京。因着要守孝,楚家索性关门闭户,只楚侯爷夫妻俩,带着一群孩子自在府里过悠闲日子。

但说悠闲吧,也悠闲不到哪儿去。这朝堂上的事情,楚侯爷还是时时让人打听的。

头一年,皇上守孝满一年。天子守孝本就和民间不同,本来朝臣们也是不赞成皇上守孝一年的,但皇上坚持,那就没办法了,现在既然一年时间到了,那提醒皇上的折子就跟雪花片一样。

一个是提醒皇上册封后宫,程侧妃这贵妃的名头喊了多久了,再不给个名册,那就有点儿太说不过去了,毕竟那是生了皇长子的。

第二就是选秀的事儿了。先皇在的时候,为了生孩子,宫里光是嫔以上的,就有十多个。先皇再往上,那后宫更是人数众多。到了现在皇上,满打满算,加上皇后,总共四个,实在是太少了点儿。

虽有了皇长子,但皇长子才两岁,不到那七八岁,谁也不敢保证说这孩子就是站住了。为了保险,那当然是皇上生越多的孩子越好的。

再者,后宫女子多了,别的家族也才能受益啊。指不定将来的天子,会出在谁家女孩儿的肚子里呢。

却没想到这些折子虽然到了皇上面前,皇上却是很不当回事儿,直接将选秀这一类的折子给挑出来扔一边去了,连看都没看,倒是册封后宫的折子被留下来了。

一来二去,大家就都知道皇上的态度了。

于是,程侧妃的贵妃位置,这次是当真坐稳了,金册下来了,礼仪走了一遍,金冠也给发下来了。接下来的是李庶妃,直接被册封为淑妃。剩下一个庶妃,因为没有孕育子嗣,只得了个嫔位。

皇上并不愿意选秀,朝堂上争吵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安静下来了。没办法啊,皇上不要他们总不能将闺女带到宫女扔下就完事儿吧?也不能将皇上打晕了去成就好事儿吧?找皇后也没办法啊,皇后一向是听皇上的,怎么可能会就这种事情和皇上作对?

找贵妃就更不行了,贵妃有儿子。只她一个人有儿子,所以现在,她是万不能和朝臣们走的太近的。

当年也就是为了一个程大少,否则,就是侯府,贵妃娘娘都是不愿意多接近的。自打刘姑娘进门之后,楚家守孝,贵妃娘娘可不就再也不召见乔柔了吗?

大家都不是蠢笨之人,各有各的立场。所以没办法的情况下,那些想送闺女进宫的,也就只能是消停下来了。

三年守孝,转眼就过去了。

这三年的孝期一满,首先侯府要办的,就是楚玥的婚事。楚玥已经是十七岁了,这个年纪正好嫁人。侯府呢,也正好借着这喜事儿,重新和京城众人招呼一声——楚家的人除孝了,不管是官场上还是亲朋好友,该往来的都该走动起来了。

“三弟的差事,还是原先的那件儿。”等楚玥的婚事办好,楚侯爷就领着两个弟弟去吏部销了假,顺便走动了几日,先将二老爷和三老爷的差事给落实好了。

二老爷的差事则是换了个,他之前在那穷苦之地干了一年左右,也算是稍微出了点儿效果。贫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他这边一守孝,就另外有人盯上了那地方,现下,那地方已经是别人的政绩了。所以,二老爷是只能换一个差事的。

三老爷是外放,二老爷则是留在了京城。

至于楚侯爷,一时之间,并没有什么地方能安置。一开始呢,他就是个兵部最大的官儿了,现在回来了,总不好再将官职降低一些吧?但那位置又十分紧要,楚侯爷一守孝,这地方就已经是别人的了,他现在回来,别人也不可能给他腾地方。

但新的官职吧,再高点儿的,暂时也还没有。

幸好楚侯爷向来能干,又得皇上圣心,再加上乔老爷子还在朝堂上,所以没几日,皇上也就想起来楚侯爷这人了。过了几日,也就是七月底,还特意将楚侯爷给叫到宫里说话去了。

楚侯爷回府之后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对,乔柔一边翻看手里的册子,一边疑惑:“侯爷这是怎么了?瞧着有些不高兴?可是在宫里受委屈了?还是说,起复的事情不顺利?”

顿了顿,乔柔又说道:“就是起复的事情不顺利也无妨,阿阳年纪不小了,今年秋闱,指不定能中,到时候,你多费些心思。”楚阳也有十五岁了,本来成绩是只一般般的,但这两年闭门念书,倒是有不少长进。

乔柔的意思就是先去试试,能中就好,不能中也没关系,反正他年纪小。就是中了,接下来三年也是不能参加春闱的。毕竟年幼,秀才和举人要念的书可是大不相同的。

上一篇:重生之改命 下一篇:重生之续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