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妻如玉(45)+番外

云凤章的双眼亮晶晶的,满眼满脸都是笑意,像是被金饼砸中了似的。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杨小姣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遂别过脸去看墙角的野草。

云凤章不说话,突然转身就走。

走了几步,他见杨小姣还愣在原地,只得提醒她:“怎么,你不跟了?我准备去见一个姑娘,你要一起来吗?”

杨小姣气呼呼地道:“你去就去呗。”说罢,她迈步朝老杨家走去,哪知,她是新来的,又这么七绕八绕的,竟然迷路了。

云凤章微笑地看着她原地打转,声音十分轻快:“不是往那边,来,继续跟踪我。”

杨小姣只好跟着他往前走,走了几步,他忽又回过头来,伸手接过她手中的东西,那动作十分自然,像接自家的东西一样,杨小姣怔了一下,也就顺从地将东西交到了他手上。

云凤章走得很慢,一边走还一边跟杨小姣说这条巷子的典故传说。

说完这些,他又提起自家的事:“东郊的园子,还差一点就完工了。等收拾干净,你去看一看满不满意,哪里还需要改。”

杨小姣觉得他这话说得奇怪,他家的园子怎么轮到她来改?她即便要去,也只是做为客人去参观。

他们一路走一路说话,绕了几个弯后,终于到了杨小姣住的地方。

杨老头和白氏正坐在门口跟一帮邻居拉家常。杨小姣不大想让云凤章进去,就站住说道:“你回去吧。我自己上去。”

云凤章仍跟昨晚的表情一样,没做好要分离的准备,巴巴地看着她。

杨小姣小声说道:“被那么多人看到,不太好的。”

云凤章一脸无奈,“那好吧。”说完,他将手中的东西一古脑地塞给她手里,包括他自己的那份。

杨小姣道:“你还我的那份就行了。”

云凤章不容她拒绝:“这是洛城的规矩,来了亲戚,东道主要送些本地的特产点心。你看我又没送你什么贵重的东西。”

杨小姣一看也确实是。她迟疑着收下了,又在想要不要回送他点什么。

云凤章像是猜出她的心事一样,说道:“按规矩你也可以回送点什么,比如绣品帕子之类的。”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小姣不太绣东西,于是急忙改口:“其他的也行,烧饼、馄饨、饺子、袜子——”

杨小姣不由得又想起袜子的事,一脸无语,“那行,我送你一堆袜子,满足你的癖好。”说完,她夺过东西,抱着上楼去了。

走到门口,那帮老太太们眼神犀利地扫视过来,杨小姣笑着跟她们打了招呼。其中有个老太太说道:“小姣是吧,方才巷口那个男人是你什么人啊?大春天的,还戴着斗笠,别不是什么坏人,你一个姑娘家一定得当心啊。”

杨小姣忙说:“哦,那人不是坏人,他是我表哥——的书童,帮我扛东西的,因为脸上有疤,所以戴帽子遮挡一下。”

“哦哦,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

杨小姣笑了笑,抱着东西上楼去了。

当天下午,杨小姣哪儿也没去,帮着白氏干了点活,然后又将那件新衣裳洗干净,晾干后,又缝补了一下。她像白氏借针线时,衣服也被她看到了,白氏摸了摸手直呼这价钱太值了。她还好心地帮她在破口处绣了朵花,一点也看不出补过的痕迹。

忙完手中的事后,杨小姣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没做。那就是何大娘托她带的信和东西还没送过去。

她便拿出地址问白氏,白氏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地方在城北,不过,那里有些乱,是外地小商贩们聚集的地方,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你去时小心些,要不让你大爷陪你一起去?”

杨小姣忙说不用,她只是白天去应该没事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小姣换上那件新衣裳,拿着东西和何大娘的信,便向城北方向出发了。

杨小姣走过了三条街道,拐了四条巷子,问了好几个路人才算到了信上所说的地方。

这里叫牛羊巷,果然如白氏所说,又脏又乱,地上污水横流,在巷子里玩耍的孩子脏兮兮的,闲汉也多,看到她经过,还有人不怀好意地吹口哨。杨小姣也不理会,目不斜视地走过去。

她停留在扇残破的门前,轻轻敲了敲门,没有人应。她加大了力度,还是没人应。

难道是搬走了?杨小姣正在疑惑间,忽然听见隔壁的门咣当一下开了,一个头发全白,没牙的老婆婆说道:“你找谁?”

杨小姣报了何大娘表家的名字,王玉花。那人似乎没听明白。杨小姣赶紧报上王娘丈夫的名字,老婆婆这才明白,“你说是大金啊,他们白天都不在家的,你去北市找他们,最北面第三家,李氏烧饼,一问就知道。”

杨小姣向老婆婆道了谢,便朝北市走去。

地方不太好找,这是个露天菜场,商贩众多,熙熙攘攘,十分拥挤。

杨小姣转了一大圈才找到李氏烧饼,这位置着实有些偏僻。

杨小姣没急着上前,而是站在不远处观察着他们。

守摊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头花半白,面容愁苦。男的腿有些不便,女的右手似乎不得力,旁边还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不过洗得很干净。男孩脸色青白消瘦,睁着一双大眼睛呆呆地望着人群。

可能是杨小姣站得太久了,引起了两人的注意。那妇人抬起头,脸上挂着笑问道:“姑娘,你要买烧饼吗?”

杨小姣走过去,确认道:“请问您是王姨吗?我是玉西桃花镇的,我叫……”

她刚说出前半句,那个妇人就激动地用满是白面的手抓着杨小姣:“你是桃花镇的,你认识阿春是吗?”阿春是何大娘的闺名。

杨小姣点点头,王氏的丈夫李金也冲杨小姣笑了笑,然后一把拽过小男孩,让他把凳子让出来,请杨小姣坐。

杨小姣冲小男孩笑笑,并没有坐,只赶紧把信和东西拿出来。

王氏高兴地接过信,迫不及待地拆开,这才想起两人都不识字,她局促地冲杨小姣笑笑。

杨小姣接过信,对着他们读了起来。信中无非是说了何大娘家里的情况,儿女的情况,然后再问候几句之类。

夫妻两人听得十分仔细,听完信还不过瘾,又拉着杨小姣问了问何家的近况。

这一说就是半个时辰。

杨小姣说得口干舌燥,就在这时,小男孩子颤巍巍地走过来,手里举着一小碗水,怯生生地说道:“喝、喝水。”

杨小姣的心被软化了,弯腰捏捏小男孩的脸蛋。

王玉花一脸自责:“瞧我,光顾着和你说话,连水都没倒一碗。”

杨小姣连说没关系,她喝完水,李金便让王氏带小姣回家去。

王氏迟疑了一下,就去拿钥匙。

杨小姣看看天色,还不到中午,再想想他家的情况,连忙说道:“不用回了,在这里挺好,我又不是外人,你们不用跟我客气。”

上一篇:重生之爱莫能弃 下一篇:外星女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