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城(77)

湖阳公主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从来不曾受过这等苦处,在漆黑一片的井下怕得都快哭了。傅笙歌身上既没带绳索,也不知道公主伤势如何,索性跳下井去,不断的说着话小心安慰她,因见公主怕黑,又将一只只的萤火虫捉了回来。

----那一夜的萤火之光,便成了湖阳公主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本来湖阳公主出身好、模样儿又出众,更难得的是气质端庄、行事大方,比寻常的闺阁少女更胜一筹,因此吸引了不少的权贵少年,只是无缘获得芳心。因为这一次偶然相识,湖阳公主对傅笙歌有好感在先,经过几次相处,最后倒是她先把心交了出去。少女的心事多半如此,没有太大缘由,却有着一份初识情爱滋味的执著,不管往后再艰难也都是心甘情愿。

太后是过来的人,岂会不明白自己女儿的那份心思?虽然心中替女儿着急,可也知道急不得,更不能下什么旨意勉强她,也只有暂时由得她去了。

等到宴席过后,太后便让人叫来了云琅问话。

云琅笑道:“敏珊这次有孕,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们回事,总是难受的很,吃了东西都存不住,每天都要吐上好几回。她到是十分高兴,说这孩子比月儿还要淘气,将来一准是个男孩儿,有儿有女也就遂了心了。”

“也好。”太后微笑,让弟弟坐在对面榻上,“你一身的好武艺,应该有个儿子来继承的,慕家多添一员虎将,将来佑綦也多一个得心的将臣。”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都是二十年后的事了。”云琅摇头笑了笑,又道:“对了,前几天见到以前救月儿的人,没想到已经进了京,如今已经是皇上身边是侍卫了。”

“哦----”太后闻言出神,茶水倾斜洒了出来也不自知。

云琅诧异道:“姐姐你怎么了?”

“没事。”太后将茶盏放下,用丝绢拭了拭手上的水珠,“那个叫颜忻夜的侍卫,往后你多照拂一点。”

云琅点头,“他曾经救过月儿的性命,也是应该的。”

“不。”太后叹气,斟酌了一会儿,还是决定此刻便告诉实情,因而问道:“难道你不觉得,那颜侍卫长得似曾见过?”

云琅皱眉想了想,摇头道:“想不起来,只是觉得有点面善眼熟。”

太后道:“你往哀家身上想一想。”

“姐姐你?”云琅迷惑不解,“仿佛与姐姐并不相像啊。”

“不是,你再想想从前的光帝爷。”

与乐楹公主一样,云琅明白过来也是大吃一惊,“姐姐你是说……”似乎觉得不可置信,兀自摇头,“难道说,姐姐从前那次小产不是真的?这……这也……”

太后颔首道:“是,这事你二哥清楚。”

云琅沉默了下来,良久才道:“姐姐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颜侍卫的。”

“娘娘----”吴连贵在外扬声,颇为着急。

“这件事,得空再慢慢细说。”太后与弟弟示意,然后宣人进来问道:“怎么了,有什么要紧的事?”

吴连贵躬身呈上密信,“青州急报!”

太后即刻拆开了信查阅,越往下看,眉头就越发皱得紧了。

信上是边关急报,说是霍连近月瘟疫蔓延,牛羊牲畜死了大半,霍连百姓几乎都处在挨饿当中。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霍连王的独生王子被人刺杀,其弟普尔敦王趁机带众闹事,眼下国中已经混乱一片。

前几日,普尔敦王手下大将带兵突袭青州、并州,数十村庄被杀掠一空,边境难民四处流离失所。如今青州的驻守大将乃是韩密,担心更大的战事还在后头,自己无力支撑,因此请求朝廷赶快拿出一个决断。

云琅身为大将军,自然也十分关心军国大事,听闻青州急报便坐不住,忙问:“是不是边境又出事了?”

“是啊。”太后将信纸递了过去,“你先看看,然后即刻去皇上跟前议事。”

云琅去了没多久,桓帝的御驾就亲自过来了。

太后问道:“怎么,不议事了吗?”

“当然要议,不过当前得先定下一个决定。”桓帝一向是个果断的人,少有的踌躇语塞起来,“儿子……想去亲征。”

“哦。”太后并没有急着表态,只是问道:“朝臣们都怎么说?”

“他们----”桓帝露出隐隐不快,“都是一些迂腐老朽之流,没有实见,就只会说那一套忠臣调调,‘什么皇上不宜亲身犯险,须坐镇国中指挥……’,说得好像朕亲征就必败似的。”顿了一下,“算了,不想说他们了。”

太后微笑问道:“很想去?”

桓帝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儿子想去。”

太后慢慢绽出微笑,问道:“是不是觉得朝中臣子难缠,欺负国君年少,所以想要立下军功回来,以后就好震慑他们了?”

在太后那洞悉世情的清澈目光下,桓帝不敢撒谎,只能点头道:“是。”然后又解释道:“儿子此次去亲征,身边自然有小舅舅他们指点着,军事上必定虚心请教,一定不会让母后失望的。”

太后笑道:“母后也没说不行,你急什么?”

“那母后是答应了?”桓帝满目欣喜,抓住太后的手高兴道:“儿子早就知道,母后一定会支持儿子的!”

太后不置可否,只道:“那你先说说,心中有什么计划没有?”

桓帝忙道:“儿子大致想过了。所谓知人善用,做皇帝的不一定要是文武全才,懂得怎么任用臣子便行。儿子坐镇青州只为更好调度,免得各个将领不服,或是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具体战略还得大家商议。”

“说得不错。”太后微笑颔首,又问:“你走了,国中的事情又怎么办呢?”

桓帝半跪了下来,俯在太后跟前道:“儿子不孝,有请母后辛苦操劳一些时日。若是母后肯答应儿子,此次亲征便成功了一半,有母后坐镇后方,儿子纵有不当之处也能弥补了。”

“瞧你说的,母后不答应你都不行了。”太后笑着叹气,将皇帝扶了起来,“皇帝亲征不是一件小事,光有母后支持,你小舅舅他们护着你还不够,回去拟好了大局部署再过来说。”说着,慈爱的看了看自己儿子,“另外,你只能坐镇青州城内指挥,不可贪功上前线,那样既不安全,也会成为前方将士的累赘,母后更会为你日日夜夜悬心。”她认真问道:“佑綦,你能答应母后吗?”

桓帝郑重道:“是,儿子一定不忘母后的话。”

双痕在门口听了个大概,送走皇帝以后,赶忙进来道:“娘娘,你怎么能任由着皇上的性子来?皇上才多大年纪,亲征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太后曼声道:“不答应,皇上会跟哀家别扭一辈子;不答应,等哀家走了以后,皇上也没有威信驾驭朝臣,大燕朝不就乱了吗?”说着摆手,“亲征的事就这么定了,你去研墨备纸,哀家要给皇上挑一些有用的人,辅佐皇上此次亲征凯旋而归!”

上一篇:心尖意 下一篇:怎敌她,晚来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