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52)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他道:“朕要看清楚一点。”

叮咚一声轻响,天幕弹出了提示:

【直播中将保护用户的隐私】

始皇帝皱了皱眉。他并不懂什么“隐私”,但已经大致摸到了这天幕的脾气:

“朕愿意支付更多偏差值。”

——朕要继续氪!

但出人意料的是,天幕没有表现出先前的谄媚。浮在始皇帝面前的依旧是那句警告:

【直播中将保护用户的隐私】

——虽然始皇帝是取之不竭的偏差值大金矿,但刘氏子孙又何尝不是会下金蛋的鸡?直播网站的目光可没有这么短浅。

皇帝哼了一声,终究还是毫无办法,只能仰头望天,观看起伏波动的光幕。现在慷慨激昂的历史变动已经结束,天音的声音也渐渐平和,依旧是娓娓道来的声音:

【如果我们打一个比喻的话,那么秦始皇做的工作,相当于是为中华文明OS开发秦1.0内核。其中“一文字”是他为系统定义的统一指令集;“一度量衡”是他制定的资源管理规范;郡县制与官僚制,是他留下的模块化接口协议。

后世种种的变法、革新,不过是在内核上做的小增小补而已,顶多算是发布了新功能。中华文明在这套内核上平稳运行了两千年,直到另外一位天才接手了这个老旧的项目,清理掉所有垃圾代码与冗余功能之后,自己重新拟定了一套新的内核。

当然,因为没有前人可以借鉴,外加始皇帝本人的种种缺陷,这套内核是相当残缺的。最后,还是通过刘邦与他的老婆及诸位子孙,将秦1.0升级到了旗舰版2.0 。

具体来讲,刘邦夫妻在保留郡县制、官僚制、大一统的基础上,为这套系统打的补丁包括:部分恢复分封制、休养生息与无为而治、法律上的相对宽纵与温和。

一言以蔽之,魔改。】

·

当秦始皇帝脱口要“看清楚一点”时,刘季冷汗涔涔,几乎当场晕死过去。但天幕谨守立场,却令他瞬间起死回生,只觉狂喜不禁。

但刘季毕竟是刘季,在惊心动魄之余,依旧注意到了皇帝口中的小小细节:

“偏差值?偏差值又是什么?”

面对潜在的客户,天幕立刻弹出了殷切的提示:

【偏差值记录功绩,您可以用偏差值兑换特殊功能】

刘季咂了咂嘴。显然,始皇帝这千里传音,神乎其神的手段,便是天幕所说的“特殊功能”;以此推论,其余的特殊功能必然也有匪夷所思的效力。

“那咱有这什么‘偏差值’么?”

天幕叮咚一声,弹出提示:

【考虑到历史时空波动,您的偏差值暂时不可提取】

刘季早有预料,喔一声后倒也不觉失望。但互联网公司是怎样敲骨吸髓的怪物,怎么会因为区区的限制放过这条肥美的大鱼?于是叮咚第二声响,天幕迫不及待的奉上了解决方案:

【考虑到特殊情况,我们为您量身打造了“子孙贷”业务;您可以部分支取子孙后代的偏差值,适当的提前消费】

仿佛生怕刘季不能理解。天幕立刻弹出了巨大的图表,详细标注了他子孙后代的偏差值储备。刘季一眼望去不由咂舌,只见从自己那尚未出生的宝贝儿子“刘恒”开始,老刘家历代皇帝的偏差值都是高耸屹立,蔚为壮观。

乖乖,如果这偏差值真代表了什么“功业”,那老子的子孙干得可真是不错呀……

刘季上下一扫,目光落在了曾孙子“刘彻”头上——即使在历代汉帝庞大的数值前,这小子的偏差值也算是一骑绝尘,超凡脱俗了。

“就他吧。”

刘季径直指向了自己的好曾孙。

·

虽然一大串奇怪的术语听得始皇帝一头雾水,但他还是敏锐把握住了关键,即刘邦夫妻所做的那些“魔改”。

对始皇帝来说,这些魔改的冲击力度,可能更在刘邦开口叫的那声“爹”之上,以至于面目扭曲,露出了极为怪异的神色:

——还可以这样?!

秦国以边陲小邦而暴得天下,仰仗的便是商君变法,是历代法家先贤前赴后继的辅佐。而祖龙耳濡目染,更是对法家的种种论调推崇备至。一统以来大秦种种的变革,无论是郡县也罢皇帝也罢,大一统也罢一文字也罢,都是一丝不苟走的商鞅韩非子的路子,丝毫不敢有所逾越。

但法家之谓法家,最大的要害便在严法而重刑、督责而役民。秦法中种种残酷的条款、始皇帝登基以来频繁的征调民力,也正是践行商君书、韩非子中“弱民”、“劳民”的种种举措;大秦朝廷谨尊慎守,并对之深信不疑——法家能辅助秦国得天下,所说的一字一句便都是金玉良言,岂能稍有违背?

而现在,现在刘邦的做法,无疑便极大冲击了祖龙的世界观——所谓的“魔改”,无异于擅自篡改法家典籍、扭曲先圣的用意;在法家虔诚信徒眼中,这简直是该死的异端,肮脏的杂交种、对纯洁信仰极大的亵渎,决计不可容忍,应当立刻诛灭刘氏三族,将刘邦公母的头颅扔进马粪中沤肥!

当然,最为可恶的是,这些亵渎法家原典的异端居然还成就了功业!

祖龙毕竟是君临天下、见惯了风浪的皇帝,即使长久以来的三观被冲击得摇摇欲坠,依旧能勉强保持镇定。但匍匐在皇帝后的几位法家博士便实在不可忍耐,他们竟然冒着奇险抬起头来,向光幕中那个朦胧的身影投去了仇恨的目光,若不是皇帝积威在上,他们便该冲锋上前,与这变乱法家的竖子好好辩一辩经了。

但天幕依然毫不停息,源源不断的输出着重击法家狂信徒的暴论:

【纵观数百年秦汉史,只能说人比人气死人。秦1.0的内核落到胡亥手里,那就是去其精华取其糟粕,故意保留大肠原味,让你尝一口就知道吃的是九转大肠。但到了刘邦两公母及他们的子孙手里,那可就玩出了花样。什么“约法三章”、什么“垂衣裳治天下”、什么“无为爱民”,什么“王大一统”,一代又一代在魔改上毫不含糊,到汉宣帝时干脆一句话点破: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虽然我们口头批判大秦,日日夜夜的辱骂申韩之术,但不妨碍我们一键复制,原样粘贴,是吧?反正也没有人敢鉴抄。

这大概是大秦与大汉最本质的差异。大秦是原教旨的法家路线,不折不扣的执行商君韩非的每一条论述;而大汉则是油滑的实用者,在诸子百家的思路中挑挑拣拣,尽情的选择合适的路线。所谓合则留之,不合则去之,百家间杂,才是汉家祖制。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秦始皇帝与汉高祖的个人气质在他们所创立王朝中的回响。始皇帝是坚定不移的独行者,百折不屈、矢志不渝,金刚不可夺其志的雄主;所谓逢山劈山遇水断水,没有任何阻碍可以稍稍迟缓祖龙的脚步;但刘邦却是滑不溜丢的老流氓,平生最擅长的就是变通与迂回,巧言与令色,没有任何人可以看清他的面容。】

上一篇:替身 下一篇:如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