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239)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无怪乎那本手册念兹在兹,反复强调什么“统一思想”了。之所以不厌其烦要“统一思想”,不正是因为被教育开阔视野后的人思想各有差异,实在太难统一么?

……所以这思想到底是怎么个统一法?数千万人乃至数万万人的思想,真的可以统一么?

眼见至尊的神色恍然而怪异,卫青与太子一齐跪伏,虽然莫名其妙,却不敢抬头窥视,只是恭敬俯首而已。如是以眼观鼻默然长久,他们终于听到了陛下振袖挥舞的声音。而后是叮咚一声清脆鸣响,熟悉的天幕提示音。

皇帝抬手自袖中抛出光团,神色却随之一肃,收敛了一切沉思与迷茫的情绪。

“这就是上天所说。”他一字字道:“所谓变革的风险么?”

光球叮咚响了第二声,冰冷的机械音一如既往的呆板:

【是的。】

第98章 大汉后世谈(十三)

这是皇帝以大量偏差值所兑换的新服务,传说中能够对答无碍的什么“智能”——虽然至尊本人并未在问答中发现什么了不起的“智能”,但仔细交流后也能套出某些微妙渊深的内容来。譬如皇帝念兹在兹的……风险。

人不能想象自己从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仅仅让皇帝理解生产力急速进步后可能引发的种种弊端,便已经耗尽了天书的唇舌;而要解释起广泛推广教育以后的奇异影响,那便完全超出于能力之外——说白了,在皇帝原本的设想中,所谓“推广教育”,大约便只是如装备新式武器一般,虽然威力倍增非同凡响,但被知识启迪后的头脑还是一如既往的木讷呆滞,不过是可以随意摆布的木偶傀儡。但而今这小小的细节瞬间刺破l皇帝的幻想,才令天子惊疑不定,乃至不由自主的生出某种畏怖来。

不可捉摸的智慧会引发不可捉摸的变故。而对君主来说,一切不可捉摸的变故都是危险的。

光幕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呆板机械:

【我们已经向陛下发布过预警】

皇帝哼了一声。预警是一回事,真正见识到风险又是另一回事。或许是整个王朝尚且处于某种昂扬向上、一往无前的亢奋心绪之中,陛下尚且没有保守到后世那般听闻变故便如临大敌,不惜玉石俱焚的程度。他或许犹豫且警惕,但也只是犹豫且警惕而已。

“那么上天以为朕当如何?”他淡淡道:“撤销所谓的‘变革’,收回安插的士人,停止教化羽林军么?”

光球辉光起伏,略无波动,似乎并未被至尊这轻描淡写而暗藏风雷的话语震慑:

【这是可行的选项。但仅仅只是撤销变革,并不足以消弭知识扩散后的种种影响。以往常的案例分析,在变革失败后立即清洗相关人员,才是控制影响的正确思路。可以考虑处决一切被变革所波及的人员,实行严密的清理与控制,动用腰斩、诛灭九族之类较为严酷的刑罚,威慑异议者】

此语一出,不但皇帝眼角抽搐,便连俯首帖耳恭敬下拜的卫青与太子都惊愕不可自抑,以至于茫然抬起头来,诧异之至的盯着口出暴论的天幕光球——大概是穷极一切想象,也意料不到“天意”能严苛冷酷到这般地步!

皇帝稍稍沉默,终于面无表情开口:

“上天原来如此嗜杀么?”

光球并无触动,语气依旧平静:

【我只是大数据训练出的模型,并不具备价值与道德判断的能力。我为陛下所做出的建议,仅仅只基于历史的特征归纳而已。在已知的历史中,有大量的案例采取了相似的操作,并成功抹平了变革的影响,使社会状态完全倒退回变革以前。】

“那么这些……‘案例’的结局又是如何?”

光球实话实说,毫无遮掩:【大部分在三十年以内亡国。】

皇帝的脸立刻木了。

……行吧,他算是知道这“天幕”的行事风格了,所谓我业治驼但管人驼哪管人死,只要杀人杀得足够多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个一干二净;至于什么解决之后的结果?——你别管啥亡国不亡国的,你就说解没解决吧!

天子面无表情:“这么说来,朕其实并没有路可以选了?”

【我们已经向陛下发布过预警】

皇帝不愿再理会这思路清奇诡异、莫可理喻的“模型”,他稍稍压抑心绪,平静开口:“无论如何,有功当赏。如此才知卓绝之士,正当尽其所用。而今国家多事之秋,不宜埋没人才……”

卫青兼任大将军的要职,总览朝中一切军务,听闻口谕立刻起身称是。毫无疑问,皇帝金口玉言做此决断,已经为西域的事务下了定论。虽然这莫名的变故超出了朝廷的掌控,但以至尊的胸襟,仍旧能海涵这无意的冲突,而不至于真要斤斤计较,乃至于上升到动辄灭门的地步——无论怎么来说,大汉毕竟没有僵化腐朽到如两千年以后、连一最细微的改变都无法忍耐。

这番话光明正大,也算是谆谆教诲太子的良言。不过皇帝话锋一转,却又有意无意出声发问:

“上天以为如何?”

【我不能评价陛下的举措,只能根据数据的模拟提供可能性最高的建议。以旧有的案例判断,在给予充分的鼓励之后,这种超出于中枢预期的“变故”将会大量增加】天音依旧是不徐不疾,平和从容之极:【普及教育是相当有风险的操作。一旦无法为培育出的人才提供稳妥的出路,他们便很可能自己寻找门道。而这种欲望与边境常有的复仇情绪结合,结果可能是难以预料的……】

皇帝皱眉:“有什么难以预料的——”

这句话刚说出半截,至尊便不由得一噎。他脑中思路电转,已经下意识想起了公孙丞相多日以来在边关的骚操作——那种炽热、强烈、凶狠到难以驾驭的新式公羊复仇论一旦推开,那么所激发的愤怒必将难以预料。要知道,与老式公羊学派仅仅提倡国家复仇不同,这套被改编过的玩意儿可是鼓励士人们以变乱正法为名,自行出击抵御蛮夷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鼓励士人出击,那么也不过是心绪翻涌舆论激烈,勉强还可以弹压。可一旦使团于西域的丰功伟绩流布于天下,那么在此光辉案例的刺激之下,被辛苦培育出的兵卒军官们,其举动恐怕就不能把控了!

仅仅只是被学术煽动的愤怒与复仇,还或者无甚紧要;可要是这些愤怒能兑换来现实的收益,则滔滔洪水倾泻奔涌,即使皇帝亦不能抵御——当年他“复九世之仇”、北上征伐匈奴的诏书言犹在耳;难道还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否认大汉贵华夏而贱夷狄的政治正确不成?

皇帝的眼睛鼓了起来。

光幕语气平静,自然而然的又往火上浇了一瓢油:

【而且,大汉边境的坞堡,似乎常握有大量的私兵】

大汉定鼎七十余年,四面蛮夷入侵频频,常有劫掠商队屠杀边民的暴行;蛮夷盗贼往来如风,州郡的部队难以时时防备;因此边境的豪民结寨自保,修筑工事招募部曲,俨然把持着为数不少的武力;而朝廷迫于形势,往往也只能听之任之,默认而已。

上一篇:替身 下一篇:如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