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20)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诸位重臣越整理越是心惊,既感叹这舆图包罗万象、精微渊深,又感叹“天音”那广博到近乎不可思议的知识量——隋亡以来政事多废,即使朝廷也未必能尽数掌握地方上的人口增减、收成丰歉,而天幕舆图却能一览无余,毫无错漏;至于历年降雨、人口迁徙、地势变化等等数字,更是闻所未闻,连做梦也幻想不出。

究竟要对大唐的了解有多么精微、细密,才能对细节这般了如指掌?!

这样充沛丰裕的信息量,已经完全超出于重臣们的想象之外。只能俯首赞叹天音的神通奥妙,不可臆测,并愈发坚定了对“天命”的信心。

——当然,要是让林杉听到这些花团锦簇的赞颂,大概只能面红耳赤、尴尬不言。他自然没有如此广大精深无所不包的知识储量,这张宝贵的舆图来自于母校社团赠送的资源包,据说出自某位老教授的手笔。这位老教授钻研隋唐史多年,在历史地图界是泰山北斗擎天巨柱一般的人物,这样的大佬毕生心血所积,当然非同小可。

除诸多细节之外,房玄龄、杜如晦等还做出了极为大胆的推测。天音末尾既然说过“敬请期待”,那么必然便有第二次的天幕降临。但天幕何时降临?诸位相公一致以为,这与天音交付于大唐的“使命”息息相关。换言之,只要天下一统,海内大治,真能达成天音“华夏再兴”的期许,上苍必然会赐下更多的玄秘!

这分析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皇帝浏览之后大为兴奋,不仅重赏诸位宰相,还在贞观元年的三月连连颁下几道敕旨,除减免赋税、罢除徭役,降低百姓负担之外,还在诏书中广开言路,遍求贤才,以此彰显朝廷励精图治、承继天命的决心。

当然,有决心也要上天能够留意。因此,皇帝在偏殿中设了一座小小的供桌,除每日焚香祝祷之外,还要相当之低调的向上苍汇报汇报自己今日来施行的仁政。如此祭祀数次之后,在三月二日的祝祷之时,供桌上的香炉突然彩光熠熠,浮出了一行大字:

【是否观看最新视频?】

·

香炉彩光灿烂耀眼,浮在空中的大字则再次变化:

【缔造盛世——巨唐杰克苏李世民的第一步】

眼见异相骤现,不仅李世民霍然站起,就连侍奉在侧的诸位老臣也一时失态,纷纷抢上前来。等看到“盛世”二字时,更是惊呼出声,欣喜不能自抑。

盛世,盛世!天音将向他们传授缔造盛世的法门了!

当然,盛世之后、皇帝御名之前那几个稀奇古怪的用词,则被宰相公卿们极为默契的无视了。

标题下又浮出了一行小字:

【视频试看已经结束,是否支付历史偏差值,兑换一次观看机会?】

“支付”、“兑换”等等倒不难理解,但这“历史偏差值”又是什么?

似乎感应到了皇帝心中的疑惑,光幕随之变动,幻化出了数十项详尽准确的数字,由上到下记载了自武德九年以来,皇帝李世民“历史偏差值”的进项。

这些标记与符号仍然极为古怪,但数值变动的时间线却极为清晰。皇帝所拥有的“历史偏差值”有两次极大的涨幅,分别是武德九年八月遣李靖出击突厥、赎回汉人百姓数万;以及贞观元年分派巡查使者检视各地水利粮仓,为水旱涝灾做万全的准备。

——如此一来,这“历史偏差值”的真意便昭然若揭了。它记录的是李世民掌权以来的军功善政,大唐在承接皇皇天命道路上的每一点进展。只有继续在这华夏复兴的大道上行进不辍,偏差值才会源源不绝,并为贞观君臣带来更多的天音玄秘。

皇帝心中一片了然,缓缓点头:

“是。”

空中叮当一声轻响。巨幕迅速幻化,浮出了皇帝这几日念兹在兹、再熟悉不过的,戏谑的声音。但这一次开口说的内容,却似乎浑无边界:

【在唐朝国都,长安的西门安远门以外,曾经立有一块石碑“立堠”,上书“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石碑极高极阔,过往的行人商贾都能瞻仰字迹……】

皇帝面色茫然,跪坐于香案前一头雾水;身侧的杜如晦早有准备,铺开白绢后已经拈起了墨笔,但听到这当头第一句后,却不觉抬头望天:

这又是什么莫名其妙的?

【大唐朝廷在此树立石碑,是为了安慰即将远行的游子——不用太过思念故乡啊,从安远门往西九千九百余里,都是大唐的疆域,你从未离开祖国的土地。

——自然,这石碑上篆刻的所谓“九千九百余里”并不是什么实话,因为据《资治通鉴》的记录,自安远门以西至大唐边境,应该是足足一万二千里。朝廷在这里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为了免去游子离家万里的孤寂,稍稍缩小了一下大唐的疆域。

这段小小的大唐逸闻,并不记载于正史之中,而源自于某位番邦使者流传下的笔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外藩使者在仰望那句缩小后的“西极道九千九百余里”时,胸中回荡是个什么心情

不过,这倒未必是大唐在向小国的使者行商们炫耀什么,更提不上震慑。主要是国力到了某个程度,哪怕只是说一句实话,也会让人目眩神迷,张口结舌。】

的确会让人目眩神迷、张口结舌。俯首疾书的杜如晦手腕一颤,竟然在雪白绢帛上留下了偌大的墨点。

杜如晦杜相公茫然抬起头来,看到了陛下同样茫然的脸。

说实话,在聆听天音以前,君臣几人已经预判过了种种惊人的场面。但天音寥寥数语,仍然轻易突破了他们的防线,将大脑烧得反应不能。

如此迟疑良久之后,李世民终于讷讷开口:“现在,现在大唐的边界在……”

房玄龄俯身作答:“大唐与西突厥交界,边境应当在伊吾、叶护一带。“

他踌躇片刻,又补了一句:

“距长安不过三千余里。”

以房玄龄的老成持重,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三千余里”前加个“不过”。但——但相比于天音中一万二千余里,广阔到匪夷所思的疆土,这三千余里似乎也的确是不过如此……

如果说一万两千里还只是虚无缥缈的数字,那么一旦与现实的疆域相联系,那冲击力便实在无可言喻了。几位宰相神色恍惚,竭尽全力的想象着超出现有边境以外三倍的辽阔疆域……当然,即使以房、杜、长孙等人的才学智慧,也终究揣测不出这巨大疆土的模样。

这种级别的国土是真实存在的么?

说来惭愧,除了长孙无忌等几位关注西域事务的专才以外,其余宰相纵然学究天人,也实在没有功夫留意长安以西一万里的那些犄角旮旯、琐屑小国……

——罪过罪过,既然将来都是大唐的疆土,同为圣主治下,宰相又怎么能称呼为犄角旮旯?真是不敬之至……

几位相公心中嘀咕,却不觉一起抬头,呆愕的望着天空,心中浮出的是同一个念头:

上一篇:替身 下一篇:如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