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187)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说罢,两位宫女合上盒盖,却又取出一张黄麻纸的公文,向诸位贵人宣示,公文上笔墨寥寥,大致记述了近日凉州瓜州等地官吏清查人口时发现的种种罪证,以此来指证焉耆国宰相的滔天恶行。而公文下一大一小盖着两个印章,其一是西域都护府的大印,其二则是御赐长乐公主的金印。

女官道:“诸位贵人想来也看清楚了,正因公主仁慈为怀,才有了这样宽大的处置。否则,大辟、腰斩的酷刑,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听到此语,即使众人均在震惊之中,也不由嘴角抽搐,大为难耐——西域距离长安太过遥远,为方便节制地方管理蛮夷,都护府一向有便宜行事的特权;但诛杀一国宰相毕竟不是小事,没有你这代天巡视的帝女许可,哪里就敢一刀剁了人家的脑袋?真要按正常流程交大理寺刑部定罪,犯人搞不好还能苟活个两三年!

——失算了,这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唐朝公主看起来娇滴滴养尊处优,但俨然还是天可汗的血脉!

姓李的人都这么狠的吗?

当然,最关键的是,锦盒中虽尔珠光宝气,以金帛宝石精心装饰了死者的头颅,但依旧可以看到头面处淋漓的血迹,八成是在死前遭遇了什么酷刑。

大唐的刑罚取法于大隋,虽然在定罪量刑上较为公允恰当,可一旦涉及到大逆不道的罪行,那处置的思路就渐渐变得有点不大正常了——这么说吧,与大逆有关的律条多半是在隋炀帝后期修订的,以炀皇帝晚年那盗贼蜂起而神志近乎癫狂的状态,他会为反贼预备下什么不可思议的折磨,那简直是用脚后跟都能猜想出来。

所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被大唐的刑具挨个伺候一遍之后,这位焉耆国的宰相恐怕是攀咬牵连不顾一切,能把大半个西域的贵族都给牵扯下去!

所以理所当然的,在场所有人的脸都变绿了。

显然,虽说大唐天子口口声声仁义道德,但西域的蛮夷也不是傻的。人家虽然没有汉人那冥顽不灵对历史近乎于变态的痴迷,但好歹也有自己口口相传的回忆。大唐李二陛下天天自称汉家天子汉家天子,真当蛮夷们不记得上一个汉家天子一言不合便发送卫青霍去病的丰功伟绩了么?

当然大唐是没有卫青霍去病了,但大唐可有李卫公与尉迟敬德。对于散居西域的各蕞尔小国来说,这种活得太长的名将简直比噩梦还可怕。

上午的阳光灿烂而又热烈,但国王豪贵们直勾勾看着锦盒丝毫不敢眨眼,盒中那带血的头颅在光影里摇曳朦胧,俨然已经变成自己的面容。反倒是陇右的豪强世家神色凛然垂目肃立,表情却要镇定得多。毕竟,无论如何计算血脉亲疏,他们陇右大族都与中原藕断丝连不可分割,是实打实的华夏苗裔世家姻亲。公主与都护府当然可以轻而易举的诛杀蛮夷,但要清洗真正的朝中“自己人”,那势力还远远不及。

调兵包围偏殿搞个鸿门宴?料想长乐公主也没这么疯癫。

果然,女官抬手令宫人搬下了锦盒,笑容可掬:

“惊扰各位贵客了。”她柔声道:“只是这也是公主情非得已,无奈之举。公主说,所谓乱世用重典,而今西域多事,为长远所计,不得不以重刑而立威,如此刻深寡恩,实在有惭先王的盛德。”

殿下鸦雀无声,没有一个敢开口回话。在场的都是聪明人,都知道自大汉孝武皇帝以来历代汉家天子文臣武将的尿性,那一个个谈论起道德都是舌绽莲花,动辄引经据典微言大义,口口声声都是宽仁慈爱以德化远,但嘴上越为温柔和蔼,手上割人头的刀子便挥得愈发凶狠凌厉。自卫霍以来,蛮夷们也算被捶出历史经验了,而今绝不会开口去接这要命的引咎自责。

不过,虽然惊惧不已,但几位熟悉朝廷规制的豪强仍然敏锐意识到了女官传话的关键。什么叫“为长远计”?唐人已经在西域设置驻兵屯田都护府,还有公主每年一次的巡视赐宴,移风易俗、明定赏罚,运营诸国,如布棋子,拿捏高贵,如驭牛马;这掌控的力度之深远宽广,纵使比之昔日强汉孝武孝宣之时,亦卓然而凌驾于上。换言之,现在连底裤都已经捏在唐人手里了,他们还要再玩什么花样?

不过,也正因为底裤被人握在手里,所以实在没有反抗的余地。众人只能俯首,唯唯而称是。

女官又道:“当然,焉耆国的宰相是作恶多端,绝不可恕。但仔细算来,又何尝不是朝廷先前禁制不力,致使人人侥幸,祸端四延?而今至难以收拾的地步,才不得已行此不教之诛,实在有负圣人的托付。归根究底,还是平日督促不严之过。所谓事为之防,而曲为之制,还是要防范于未然的好。”

大概是终于触及了痛处,有人斗胆小心开口了:

“殿下说的这‘防范未然’,不知有何深意。”

“能有什么深意呢?不过是公主的一片慈心而已。”女官微微而笑:“诸位向来不知道,殿下这几年人虽在长安,心眼神意却无一不在西域陇右,每日战战兢兢心心念念,都挂怀的是此地的民生往来,商贾贸易。只是,今年动身巡视之前,却自陇右收到了不少书信……”

说到此处,她轻轻击掌,身后的宫女两两一对,抬出了三个镶金的藤箱。箱盖掀开后白纸堆积如山,纸山上一张诉状猎猎飞舞,其上正是一个“冤”字——血色淋漓飘扬飞舞,笔墨钩转间俨然是刻骨铭心的怨气。

“想来诸位贵人不知,因为书信太多搬运不便,这几箱还是公主府内的书吏再三拣选,才挑选出来的精粹,每一封信中喊冤叫屈,起步都是杀人越货、打家劫舍呢。”女官柔声道。

说完此语,她俯首收拢长袖,恭敬退到宫女之中,让出了公主那天香国色,光华不可逼视的面容。

如此沉默良久之后,华服盛妆下的公主终于开了口,声音飘渺高远,似有而若无:

“诸位还有什么要解释的么?”她淡淡道:“本宫看了这些书信,当真是触目而惊心。”

片刻的战栗不语以后,终于有人鼓足了胆量,小心上前:

“殿下,这也是西域常有的事情……”

是的,常有的事情。商道往来的利润太过丰厚,有谁不想以黑吃黑暗中分润一笔?就是殿中冠冕堂皇的衮衮诸公,他们的基业又有多么干净么?

公主默然不语,似乎没有反驳的意思,于是几位豪强胆气愈壮,犹豫着开口发声:

“殿下,臣等承圣天子天载地覆之恩,原本有辅佐朝廷底定西域的职守。数年前孙都督奉命清剿西域的马贼盗匪。臣等也曾为王师策马前驱,不敢稍有懈怠轻慢。只是,只是西域如此广大,零星的一点杀人越货,实在是管不过来……”

虽然昧着良心用“零星”来矫为掩饰,但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点通了事情的关窍。西域商道纵横数千余里,荒漠戈壁不胜其数,就算有千百万的官吏士卒,撒到茫茫戈壁也真真只是沧海一粟,于局势委实毫无补益。

上一篇:替身 下一篇:如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