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178)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李丽质眨了眨眼,不懂舅舅怎么会和自己谈起朝政:“如何惩处?”

“最轻的也是腰斩。”

李丽质……李丽质缓缓瞪大了眼睛。

说实话,大唐的宰相虽然位高而权重,但毕竟只是皇室的高级打工人,因而都有打工人极为微妙的心态;所谓威福本由人主自专,除非皇帝明确暗示,否则宰相们多半不愿大开杀戒——同朝为官便譬如同乘一船,都有风浪骤起难以料理的时候,何必苦苦逼迫呢?不怕对手拼死反扑么?

……好吧,俨然日落西山的杜如晦杜相公可能确实不怕了,毕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生死面前已经再无大事,又何惧之有?

手握重权威望昭著的开国重臣是强大的,而奄奄一息的开国重臣则是无敌的——尤其是皇帝正当壮年,对往昔亦师亦友的老臣的眷念深情,更是日甚一日,不可断绝;即使这份密折稍显狠辣,以圣人对杜相公眷顾之深,恐怕也将勉强依从……

所以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呐杜相公!

不是您老说的要收服陇右人心的么杜相公!

长孙无忌小心将誊抄的密折放在一旁的几案上,笔直跪坐。

“公主明白杜公的用心了么?”长孙无忌严肃道。

虽然尚在惊骇迷惑之中,李丽质依旧缓缓点了点头。

“无怪乎……无怪乎相公会给我看洪武皇帝的事迹。”她喃喃道。

是的,混同南北的例子虽尔不多,却也不少,为什么要特意选择朱元璋,选择南北榜案?杜如晦之良苦用心,正是在这委婉曲折的暗示之中:

教化百姓、统合天下这种事,可绝不是你好我好援引几个人才就能顺理成章做成的;有的时候,它是要见血的。

公主呆楞片刻,却又低声道:“……虽然如此,但牵涉一百余人,未免太多。”

朱元璋当年都才剐了二十几个人而已呢!

一百多人可绝不只一百多条性命,恐怕还要牵扯到无数的家族。这样凌厉凶狠,是不是太过头了?

“的确多了些。”长孙无忌平静道:“所以杜相公托臣来转交这份密折。密折中凡以红圈勾画者,都是罪大恶极,百死莫赎之人;但其余六七十人,却还有开脱宽宥的余地。待密折公布之后,公主可以到圣人前为这些人作保,只将他们流放抄家即可,不必处死。”

公主聪慧敏锐,自然一听便懂,知道这是所谓市恩而笼络人心的手段,但代价却是杜相公在陇右的声名——被解救下的陇右豪强固然会感念自己,但对杜相公恐怕是要恨之入骨,磨牙吮血,绝不肯罢休了。

李丽质心下触动感怀之至,却知道杜相公密折已上便等于决心已下,是绝不愿意见到自己如小儿女一般犹豫忸怩,于是径直拿起密折,叉手向兰州的方位郑重一礼。

长孙无忌又道:“此外,杜公还请我向公主转呈几乎不好当面说的话。”

他停了一停,沉声开口:

“殿下想知道,当日朱元璋南北榜案的后续么?”

“……请舅舅赐教。”

“谈何赐教呢?”齐国公叹了口气:“以天书所言,朱元璋于洪武三十年掀起南北榜案,处死江南儒生二十余人;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改元为建文。建文二年,明朝朝廷再开科举,这一次所录取的状元榜眼探花,全部都是江西吉安府的人……”

李丽质:…………

“……这也太癫狂了。”她喃喃道。

是的,儒生们搞得也太狂野太癫狂了。在被洪武皇帝操起刀子疯狂图图了一遍之后,这群人居然还能有胆色搞出此中花活,其百折不挠勇猛精进,简直能让人生出敬意来。

“然后呢?”

“然后建文皇帝并没有约束他们。科举照常进行了下去。”长孙无忌平静道:“接下来就是由削藩所引发的靖难之役了。驻守北地的燕王朱棣起兵‘清君侧’,集聚北方人马,纵兵南下,终于在建文四年攻克南京,料理掉了他的亲侄儿。”

无怪乎杜相公不愿意当面提及了。一个外姓大臣莫名其妙谈什么藩王起兵清君侧的成功案例,就是再怎么受皇帝信任也难免有点尴尬,不如让至亲长孙无忌转达。

……不过,以李丽质的见识而言,纵览秦朝开国至今近千年,似乎从无藩王作乱能从外地起兵把正统朝廷给剿了的旧事。即使大晋朝那司马杀了司马的八王之战,好歹也是京城内乱,召藩王宿卫才闹出的大事。

所以这建文帝的水平,是不是也菜了一点?

长孙无忌徐徐道:

“当然,靖难之所以成功,缘由错综复杂,倒也不能仅仅归于一面。不过,建文皇帝自身的倾向,委实是极为要命的因素。他所亲近之黄子澄、齐泰、方孝孺,无一不是儒生,也无一不是南方人:黄子澄出身明之江西分宜;齐泰出身明之南直隶,方孝孺出身明之浙江,都是文采风流、科举的重地。而皇帝亲之信之,任之用之,那态度便已经昭然若揭——朱元璋的这个孙子,是文人的皇帝,南人的皇帝,却唯独不是全天下人的皇帝。”

“不过,既然他不想做北人的皇帝与武将的皇帝,那这些人就只有将燕王请下来,让建文做不得皇帝了。”

李丽质默然片刻,只道:“想不到南北的冲突竟能激烈到这个地步。”

“彼此分隔数百年之久,南北早就已经互为异域了,冲突怎么能不激烈呢?”齐国公语气平静:“不过,矛盾激化到这个地步,以天幕的话说,还是洪武皇帝太过于心慈手软,姑息而纵容。”

“——心慈手软?”

李丽质瞠目结舌,神思恍惚,大概穷尽想象,也不能将天幕细节中那威名赫赫能止小儿夜啼的洪武皇帝与心慈手软四个字联系起来。

什么心慈手软?洪武朝的文臣武将真不会在梦中骂娘么?

“的确是心慈手软。”长孙无忌道:“他当然是弥合南北一统华夏的所谓‘千古一帝’,但在牵涉自家人时还是太过于软弱了。朱元璋定都于金陵,故尔有水运之便、财赋之利,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怎么能隔绝江南儒学的影响?仅仅靠亡羊补牢大开杀戒,恐怕已经不够用了。”

“——而且,他杀得实在也太不够了……区区二十几个儒生又如何呢?江南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早就隐匿于皇太孙,后日失国之建文皇帝身侧,大受重用了。”

李丽质眨了眨眼。

她大概,似乎,也许听懂了长孙无忌的言外之意。但正因为听得清清楚楚,所以才大受震撼:

“……舅舅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长孙无忌垂目凝视自己这个唯一的外甥女,一字一字的开口,而称呼也在悄然之中变更:

“殿下,天下最难的就是做事,要做成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教化陇右这样的大事。孔子说,上古的圣贤只要以身作则,便能用德行感召天下,百姓如水一样归附他。但古今又有多少圣贤呢?臣等不是圣贤,想来公主也不是圣贤。不是圣贤就不能以德感人,有时候难免要做一些杀伐果断、沾染血腥的事情。而这种事情是绝不能拖的——祸乱萌芽时要杀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祸乱滋生时要杀的可能便是数十人,到了祸乱不可收拾的地步,被搅进来或有罪或无罪的死者,可能就是成千上万,乃至不计其数了!”

上一篇:替身 下一篇:如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