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10)

作者: 三傻二疯 阅读记录

这或许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李渊一家就出两个ssr卡,概率估计不会太大……后世史学家之所以对玄武门如此宽容,原因大概也在于此。

总的来说,可以挪用一句他人的话来形容,玄武门之变虽然是篡逆,但大业恰恰落入李世民手中,未尝不是“天之佑汉厚”。——上天依旧眷顾汉人,因此有了武德九年的那一把手气。

——这个文明,总是被它最优秀的孩子保护得很好。】

天音依旧在缓缓道来,李世民却渐渐觉出了不自在。他听不懂什么“SSR“,但大抵知道这是高度的褒扬,褒扬得他都微微尴尬,乃至于生出了某种自我怀疑:天音描述中,那位神文圣武、千年一见的“李二陛下”,真的……是自己么?

自己居然能做到这个地步?

但反应最大的还是齐王李元吉。他好不容易从恐惧惊慌中稍稍恢复,听到天音的描述后心态立刻又是血崩——被逆贼屠兄宰弟也就罢了,下手的逆贼居然还成了“千古一帝”,还青史留名?!

那本王的死算什么?笑话么?!

——简单来说,李元吉也破防了。

这种冲击甚至超出了对尉迟恭的恐惧,他翻身从地上爬起,指着李世民跳脚大骂,污言秽语层出不穷,令人闻之皱眉;大概是破罐子破摔没了顾忌,滚滚脏话中居然还夹杂着对天幕的恶毒攻击,甚至于涕泗俱下,捶胸顿足:

“——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纲纪!贼老天,臭王八!……”

秦王府群臣一齐侧目,以极为诧异的眼光盯着四大王——齐王殿下当年在并州杀掠百姓、奸、淫民女,荼毒不知凡几;这样的人物居然也会相信什么天理王法,大概真是普天之下的第一奇闻……

——殿下,您都不知道要一要脸的么?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不知道唐朝的大一统是什么难度,看一看现在的鹅乌就知道了——斯拉夫民族分裂还不过三十年。分裂三十年就是这个结局,分裂三百年后的统一有多艰难,那可想而知。

说句实话,多读一读历史,那只能感慨华夏文明的运气是真的好,真的好啊……罗马文明于395年分裂,直到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前,整整一千年的光景,也再没有恢复过统一。汉与罗马曾经是神交已久的笔友,但两千年以后的今天,罗马文明已经湮灭于尘埃,汉文明却还可以坐在世界的棋桌边,等待下一次开局。——“当初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

这个民族总是被他们中最优秀的人保护得很好,诚哉斯言。

第5章 玄武门之变(五)

眼见齐王越骂越凶,脏话实在不堪入耳,忽然半空中啪一声巨响,骂声戛然而止。李建成收回马鞭,不再理会痛得满地乱滚的四弟。他直勾勾盯着李世民,面无表情:

“你三年就解决了突厥?”

李世民愣了一愣,记起方才天音泄漏的未来。他微微沉默,只能平静回答:

“我也不知道。”

李建成继续盯着他:“你怎么做到的?”

——李世民的确曾向他夸口,说领兵十年便可解决突厥,他当时一笑置之,只以为是小儿狂言。但这现实之离奇,居然比狂言还要超出想象。

李世民叹了口气:“我还是不知道。”

这是实话。即使以天策上将纵横无敌的军略,也确实想象不出这样不可思议的胜利。突厥控弦百万,据地千里,军力犹在大唐之上;到底是怎样的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在三年内平定这样的心腹大患?

围聚的将领也反应了过来,长孙无忌、尉迟恭、张公谨、侯君集等面面相觑,随后向秦王投去了惊愕的目光。他们都是熟知军情、久经沙场的人杰,但正因为熟知军情,才会被这消息震惊到言语不能,甚至忘了出声赞颂主上。

——三年平定突厥?这是人力能做到的么?

你还不如说秦王为蛮夷拥戴,被公推为他们的可汗呢……

李建成嘴角抽搐,继续发问:“那‘天下大治’、‘海内升平’又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微微摇头:“盛世岂能靠一人缔造?我才学短浅,正需贤臣辅佐,才能匡正过失,致天下以太平。”

李建成尚未说话,天音已经响起:

【而且,李世民也成功将玄武门之变的损害控制在了最小的范围。除李建成、李元吉以外,东宫与齐王府的属官都被赦免,部分贤才甚至被委以腹心,在新朝继续发光发热。如东宫旧臣魏征、薛万彻等,便在贞观之治中居功至伟。魏征的直言敢谏固然难得,但太宗皇帝能接纳仇敌心腹的谏言,心胸的确是开阔广大……】

——得了,秦王殿下不是要贤臣匡正么?现在现成的贤人名单就送上门来啦。

至于贤臣们的旧主李建成……太子殿下在马上晃了一晃,竟然莫名有了种被当面带绿帽的屈辱。

当然,这种羞耻与屈辱只是一闪而过,李建成仰面望天,心中充塞的却是悲凉,仿佛仅仅在一眨眼的功夫里,他便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天意抛弃了他,父皇抛弃了他,甚至连东宫的忠臣们都背弃了他。

他还剩什么?莫非他真是被天意厌弃,活该被李二除掉的绊脚石么?

接踵打击之下,李建成心灰意冷,只觉往昔争名夺利的雄心寸寸化为灰烬,再也提不起勾心斗角的力气。

他茫然扫过周遭的众人,只觉往日恨之入骨的敌手,而今也没有了发怒的心气。

始作俑者秦王可没时间顾忌受害者李建成的心态,他正凝神仰望天空,如饥似渴的观察每一个细节呢——在提到魏征、薛万彻时,天幕相当之贴心的附上了这些东宫旧臣为李二陛下建立的功勋、贡献的谏言。而其中魏征的进谏恳切平实、处处切中要害,更是令秦王心痒难耐,恨不能立刻将如此贤才招致麾下。

——至于苦主李建成会怎么想,那大概就考虑不到了。

【当然,玄武门之变终究是一场篡逆。无论再怎么样谈论它的正面意义,也不能否认它对唐代伦理的巨大破坏。

在玄武门之前,南北朝已经有过无数的叛乱、宫变,但发动者即使一时胜利,建立的王朝也难以长久,终究赢得的只是骂名。但李世民却以他的事迹打破了这个定律,他证明了,即使逆取也可以顺守,即使杀兄屠弟,逼父让位,也可以靠着文治武功留下青史美名。

这种榜样的刺激作用就太大了。尽管大多数篡逆者的才华不如李二陛下的百分之一,但不妨碍他们大胆起航,追逐梦想,普通而又自信。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自玄武门后唐代宗室人人以太宗皇帝为榜样,激情澎湃投入到集体吃鸡的大逃杀中。

所谓皇帝与皇子斗,皇帝与皇后斗,皇子与公主斗,偶尔太后和太上皇发挥晚年余热,也要下场与子孙们斗一斗——两两对接,彼此排列组合,那是怎样一幅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啊!

上一篇:替身 下一篇:如光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