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里红妆(61)

不过现在小朋友正是闹人的年纪,只有趁他睡了觉才能码字,不然就被抢键盘等等各种捣乱~~~明年秋天小朋友上了幼儿园,应该耳根会清净一点~~~

PS:今天这章改了四遍,改不动了

37、姐妹(三)

五月初五,端午佳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挂上五毒符,全家老小身上佩戴艾叶,出嫁女在这一天纷纷归宁娘家,故而又叫做女儿节。

初慧没有直接回娘家,而是在龙舟看台那边等着,等家里姐妹过去,看完了龙舟赛再一起回来。她现在是秦王妃,可以在龙舟赛终点附近设一处观台,既稳妥又方便,还能清楚的看到龙舟赛结果。

这一天,是闺阁女儿难得的一次出门机会。

傅家姐妹分别坐了两辆马车,宋氏和马氏各一辆马车,傅兆臣在前面骑马领头,二房的兆荣、兆昌押尾,四周还有丫头婆子们跟随。

万氏则在家看着小儿女,顺便准备一家人的午饭。

到了看台,宋氏先领着家人给初慧行了礼,初慧再给母亲和婶婶道了福,然后和几位妹妹打过招呼,指了位置一一入座。

看台搭得甚高,除了方便观看龙舟赛以外,同时跟四周的百姓们隔离开来,加之还有王府侍卫把守,倒成了独得一乐的小天地。

初慧的目光在妹妹们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初盈身上,招了招手,“过来,你是个最不老实的,今儿我得看紧了你。”

她得了信,知道今天马家借着机会相看,不想妹妹跟人弄混了,被人打量,原本就想一起说话,此刻更要叫到身边坐了。

“不用大姐看着。”初盈莞尔一笑,撒娇道:“我既然来了,就是撵也撵不走的。”

宋氏嗔道:“没规矩!”

“我正想和阿盈说说话呢。”初慧对了母亲笑了笑,替妹妹打圆场,马氏也跟着附和笑了几句,气氛甚是不错。

初芸瞧在眼里,心里真是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儿。

看着做了王妃的嫡出长姐,华锦绣衣、珠玉穿插,身上一袭繁复的双层蹙金线绣花衣裙,手腕上的宝石金镯更是耀眼,美得让人感觉炫目。

举手投足之间,整个人简直熠熠生辉、宝光流转。

偏生人家并非有意炫耀,而是处在王妃的位置,出门就得这样打扮,方才不失了皇室儿媳的矜贵气派。

只因自己是姨娘养的,与长姐的人生相比便是云泥之别,再怎么挣扎都没用,可是心底真不甘心啊。

前些日子听姨娘说了,傅家打算再次和马家联姻,对方是马家的庶子,要从自己和初容中间挑一个出来。

庶女嫁给庶子能有什么好的?初芸心里轻声自嘲,在娘家看够了嫡母的脸色,去婆家还要看婆婆的脸色,就连将来生下来的孩子,——庶出的庶出,都越发的低人几等。

心里盘算着另外一件事,对于今天的相亲会没有兴趣,因此一向爱出风头的她,今儿反倒穿得甚是平常。

不过初容一向就不出挑,看起来也差不多。

眼下龙舟赛还没开始,大家都聚在一起说着家常闲话,无非是哪家的戏文好看,哪家又新娶了媳妇,或是生了个大胖小子等等。

没过多久,马夫人带着庶子马峥过来见礼。

隔着一层纱帘,里面的人可以看清楚外面,外面却看不清里头,这是宫里头流出来的法子,专门做这样的隔帘之用。

宋氏细细打量了一番,没有言语。

马峥十六、七岁的左右的年纪,身量适中、面貌干净,只是气质平常中庸了些,倒是符合他庶子的身份,恭谨有余自信不足。

“给王妃请安。”马峥行了礼,又给宋氏、马氏请了安,最后朝着傅家姐妹落座处拱了拱手,“几位妹妹好。”

隔着帘子只能看见模模糊糊的身影,心下飞快的数了数,仿佛少了一个,一晃眼,好像王妃身边多了一个少女。顿时明白过来,那坐在王妃身边的必定是嫡小姐,不在参选的范围内,旁边三个其中一人年纪太小,看来就是在剩下的两位里挑了。

可惜以自己的身份,傅家小姐还轮不到自己挑肥拣瘦。

初慧早备好了礼物,让丫头拿了下去,象征性的问了几句,便道:“兆荣和兆昌在旁边玩着,你们年纪相仿一起去说话吧。”

马峥赶忙应了,然后恭恭敬敬退下看台。

“如何?”马夫人早已经在里面落座,朝宋氏笑道:“可还看得过去?”

“是个难得的孩子。”宋氏虽然瞧着马峥平常,但是话总要往好了里说,笑道:“很是懂事听话的样子,想来脾气也不错。”

马夫人眼里闪出一抹笑意,看来这门亲事差不多成了。

至于是哪一个……,侧目往初容和初芸身上看了一眼,只见初容端坐不动,初芸则是有些目光回避,心下顿时有了答案。

不由暗暗冷笑,——庶出的就是庶出,难道傅家权势高点就不一样?倘使是正经良妾生的还罢了,不过丫头养的,哪家嫡出的儿子会娶婢生女?真的若是娶了,那门第一准儿低到地面上去。

可惜初芸早扭了脸,马夫人心里的鄙夷更是听不到。

******

不多时,一阵“咚咚咚”的鼓声震天想起,龙舟赛即将开始!

今年一共有二十条龙舟比赛,全都是披红挂绿、气势非凡,先从终点这边给大家露个面,慢慢驶到远处起点,然后再正式的开始进行比赛。

有年轻妇人捧了托盘过来,笑吟吟道:“给王妃请安,给诸位夫人小姐请安。”指了指前面划过去的龙舟,“今年的赛事马上就要开始,小妇人过来讨个彩头,等下若是猜中了头名,便有双倍的数目返还。”

这是年年常有的惯例,每个人都往盘子里投了点银子,不过取个乐子。

初盈也丢了一两银子,指着前面的一艘大红色的龙舟,对初慧道:“我就买这艘龙舟赢,一准儿能够赚一番,等下买福茂斋的点心吃。”

初慧笑道:“二两银子的点心,都足够你吃到明年去了。”

“小姐手气好,一准儿能赚回来的。”那妇人看了看初盈,又看了看初慧,慢慢收回了眼光,笑吟吟的告退出去。

正如那妇人所言,初盈今天的运气的确很好。

没过多会儿,在一排远远的龙舟队伍里,就看见了那艘大红色的龙舟。正在和另外一艘蓝色龙舟激烈的争夺,一会儿你超了我,一会儿我超了你,彼此咬得很紧,仿佛谁也不肯罢休。

因为比赛热闹好看,四周不时有百姓们的叫好声响起。

初盈高兴的连连拍手,笑道:“看我运气不错,今儿可要把点心吃个够了!”回头与初慧道:“等下分些带走,姐姐拿回去给赟哥儿吃。”

她说的赟哥儿,是初慧才得两岁多的宝贝儿子。

初慧眼里闪过一丝温柔,好笑道:“怪道赟哥儿整天惦记四姨,原来都是被点心给收买了。”饶有兴趣的往前看了看,“你别急着买点心,我看两艘龙舟咬得十分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