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里红妆(177)

谢长珩手上的筷子一顿,朝外唤道:“平安。”

隔了片刻,平安垂着手进来回道:“听说有间米铺的米吃死了人,方才是抬着尸身去米铺要银子,街两边围了一堆看热闹的人,所以楼下有点吵。”

谢长珩略感晦气,对妻子道:“吃罢,吃完早点回去。”

“长珩……”初盈脸上却是有些变色,低声道:“老二媳妇也开了米铺,还是让人问问清楚,是哪条街哪个掌柜开的。”

平安忙道:“大奶奶放心,小的已经问过了,是东三街胡同的一家小米铺,不是咱们家二奶奶的本钱。”

“那就好。”初盈松了口气,也没心思再吃什么水晶包子,“外头怪冷的,回吧。”

******

“天要亡我!”程贵捶胸不已,看着面前新娶回来的继室雨桐,“姑奶奶,就算不能出主意,你好歹倒是说句话啊。”

----之所以娶这么一个二手货,就是看在她是大户人家的丫头,认识的贵人多,并且还带着嫁妆过来。

雨桐也在打量着自己的丈夫,----说是老爷掌柜的,实际上只得铺子里一个伙计,家里一个做饭的老妈子,自家姑娘连个丫头都使不上。

当然了,以自己的年纪和条件,哪怕是被赏了卖身契,还倒贴嫁进来,也不可能嫁到太好的人家。

只是没想到这么命苦,刚进门没几天,铺子的米就吃死了人。

其实也不干怨自家米铺的事,----原是那家子人穷,买了白米平时舍不得吃,偏生地方没有放好,被雨水淋到生了霉,舍不得扔又洗洗蒸上吃了。

结果这一吃坏了事,家里老母拉了几日肚子止不住,加上舍不得抓药,结果一来二去把命丢了。

不过是想借机讹几个烧埋银子,程家却咽不下这口气,不愿意做冤大头,因此两边便僵持起来。

“四十两银子!”程贵仿佛被割了肉一般,气得胸口疼,“就是能干活的丫头,都能买五、六个了!”

雨桐没有急着乱出主意,而是问道:“那依老爷的意思,是不打算赔了?”

作者有话要说:1.**抽了,留言是系统删除的,没办法~~

2.谢谢各位妈妈的建议,小朋友发烧反反复复,吃药不见效,看来要去打针了~~

3.某颜晚上睡不成,头疼的很,明天如果18点左右不更新,就暂停一天,以后有时间加更一章~~

105、微澜(下)

“赔?拿什么赔?”程贵气不打一处来,牢骚道:“去年刚嫁了翠姐儿,花费了一二十两银子,眼下玉姐儿也等着出嫁,少说也是百把两银子。

雨桐静静听着不吭声,----程家嫁便宜女儿跟自己有何关系?

“还有……”程贵看了看新进门的继室,原想说前几日办喜酒花了几十两,一想着他哥嫂还投了份子,自己也没有给聘礼,只得改口道:“还有家里上上下下几张嘴,要吃饭、要穿衣,哪里不是用银子的地方?”

雨桐是清楚程家小米铺的,----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连着要嫁两个女儿,又不敢在嫁妆上节省,免得女儿以后受婆家的气,所以差不多快掏空了家底。

要不是自己嫁过来,被哥嫂搜刮了一百多两银子添补,这米店都快周转不开,如今除了留给玉姐儿的嫁妆,只怕没剩下几两银子。

“那个……,你从前不是在谢家呆过。”程贵有点迟疑,咳了咳,到底不好意思说做姨娘的事,“你认识的贵人多,随便找个人震慑震慑那家子混账,实在难缠的话,给二两棺材银子也足够了。”

雨桐抿嘴看了过去,只觉得这个爱财如命的男人又傻又贪。

当初哥哥嫂嫂为了在米铺分红,程贵贪图自己不要聘礼还倒贴,双方一拍即合,所以才凑成了这桩姻缘。

----如今还想在自己身上挤点价值,真是贪得无厌!

他也不想一想,假如自己是以大丫头的身份,给配了人,估计回去谢家还有几分体面,还能在主母和管事妈妈跟前说上几句。

可惜自己一个被弃的姨娘,主母不喜,公子爷也不念旧情,还有什么脸面回去?回去除了惹人笑话以外,又能帮上什么?

“怎么……,你不愿意?”程贵有些不快,但还是忍耐着没有发作,“谢家的那些管事妈妈们,随便找一个,兴许就能帮上咱们了。”

“老爷。”雨桐打断了他的美梦,淡声道:“如今我又给不了别人好处,那些妈妈们即便肯帮忙,难道还有白帮的吗?”

程贵顿时哑口无言,“这……”

雨桐也懒得跟他磨磨唧唧,----再不好都是自己的丈夫了,后半辈子还得指着他过日子,该出力的时候还得出力,因而道:“找人帮忙费事费力,不如把麻烦推给别人。”

程贵一怔,“怎么推?”

雨桐看着他那傻样儿,心里头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儿,----跟公子爷相比,那简直就是云泥之别,不过傻也有傻的好处,往后不用自己费什么心思,再说程家没有妾,自己做当家主母的感觉还真不错,因而笑了笑,“咱们铺子里的米都是外头买的,买谁家的找谁去。”

“不错。”程贵连连点头,“上次买了两批货,一批是永安大街的恒昌店,一批是南洋米行的……”又抱怨道:“不过隔了这么些日子,我也不记得卖出去的米,到底是哪家的货。”

“等等。”雨桐眉头一挑,“永安大街恒昌店?”

“怎么了?”程贵打量着对方,突然像是想起什么来,“恒昌店……,仿佛是谢家二奶奶的本钱。

“什么?”盛二奶奶听了仆妇的回禀,不由大怒,“好大的胆子!讹人都讹到我们谢家头上了!”

“奶奶,眼下咱们该怎么办呐?”

“办什么办?”盛二奶奶心里没好气,恼道:“叫他们滚!”

“可是……”那仆妇一脸苦色,“人家不肯走,还把尸身抬到了店门口放着,眼下连生意都做不成了。”

盛二奶奶怒道:“放肆!”

“要不……,打发几两银子算了。”

“不行!”盛二奶奶一向性子好强,钱财上也看的紧,再者这事原本就不与自己相干,凭什么要去做那个冤大头?恼道:“带人去,大棍子撵走了事!”

那仆妇见实在劝不动主母,只得领命而去。

谁知道对方是个要钱不要命的,骂不走、吓不走,棍子还没有落下去,人就直接往上撞,愣是说把他的骨头给打断了。

盛二奶奶气得发抖,颤声道:“还反了他们了!”

谢长盛从书房一回来,就见妻子满脸怒气在屋里团团转,等到问清楚状况,不由皱眉斥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何苦跟那些流民斤斤计较?破财消灾,打发几两银子才好做生意呢。”

“不能便宜了他们!”盛二奶奶恨恨道:“想必是那家人瞧着小米铺本钱小,咱们家本钱大,就赖死赖活的想多讹一点!呸,想得倒美!”

她这也是气性上来了,----如今不光要赔讹烧埋银子,那家自己撞伤的莽汉还要汤药钱,越想越气如何肯依?别说几十两银子,就是一个子儿也不想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