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里红妆(149)

平安一脸苦色,一句话在嘴里挤了半天,“小的……,没、没看出来。”

第二天,正好赶上谢长珩在家休沐,一身家常的半旧莲色长袍,腰间白玉带,一头青丝衬得眉眼分明,正从里屋跨步出来,“走吧。”

初盈便将手炉递给了凝珠,起身跟了上去。

还没出门,谢长珩先扯了扯初盈斗篷上的帽子,----一圈雪白的兔儿毛,把那巴掌小脸圈得更小了。

“大爷、奶奶走好。”秋绫声音清脆,生怕满院子的人听不到似的。

谢长珩自己披了雪紫色的大氅,初盈则是娇俏的海棠色,比他矮了大半个头,出门下了连廊,两人的背影被素白雪地一衬,倒也十分般配适宜。

刚到上房门口,谢夫人便连声道:“快进来,外头雪花乱飘呢。”

初盈跟在谢长珩后头行礼,末了笑道:“还好,不是太冷的天。”待婆婆示意,方才从凝珠手里接了手炉,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

谢长珩问道:“娘这几日可还睡的暖和?”

“暖和,暖和。”谢夫人与苏妈妈一笑,“天天有儿子儿媳围在跟前,我这心里能不暖和吗?”又回头道:“你们先喝两口热茶,暖暖胃。”

“哟。”盛二奶奶人还没有进门,笑声先飘了进来,“大哥大嫂来得真早。”仿佛只有这样说了,才能掩饰她没有第一拨过来,又笑,“娘有什么高兴事呢?”

谢夫人微笑道:“随便说笑罢了。”

“娘。”谢长盛进门先行了礼,然后脱下了石青色的刻丝暗纹大氅,对着长兄长嫂欠了欠身,“大哥、大嫂。”

初盈对他不熟,只是跟着谢长珩招呼了一句。

-----每逢休沐日,谢夫人跟前总是要热闹许多,这边话还没说几句,谢长瑜和晏氏也一起过来了。

谢长瑜平日在母亲面前十分恣意,不过每次见了长兄,就有点像避鼠猫,顿时老实了许多,规规矩矩的和妻子坐下。

晏氏挽了精巧别致的飞云髻,除了金钗之外,还斜戴了一朵牡丹绢花,倒是给她平添了几分颜色。见面行完礼后,对初盈笑道:“过些日子就是大嫂的生辰,我做了一双棉鞋,不知道大嫂喜欢什么花样?”

初盈笑道:“哪里当得起你亲自做鞋?”不过人家鞋都做了,再推辞也不合适,想了想,“不拘什么样,反正素雅一点就行,只是辛苦你了。”

谢夫人接话道:“老五媳妇的针线还不错,前些日子给我做了一双,挺合脚的。”

“那从前我做的呢?”初盈假装不满,撇嘴道:“娘得了心爱的小儿媳,就把我们前面的都给忘了。”

盛二奶奶凑趣笑道:“可不,我这也吃味儿呢。”

“瞧瞧、瞧瞧。”谢夫人指了跟前的儿媳们,与苏妈妈笑道:“这一个个的还不让人说话了?”嗔了初盈一句,“看把你嘴巧的,也好意思在弟妹们跟前说嘴。”

苏妈妈笑道:“那还不都是夫人惯得。”

晏氏只是掩面跟着一起笑,气氛十分的好。

谢长珩不由出神,----什么时候开始,妻子居然在母亲面前这么亲昵?

看得出来,妻子和母亲的关系挺好的,倒不是说妻子的嘴比老二媳妇巧,更容易的母亲的欢心。

毕竟妻子是嫡长媳,母亲因为自己也更容易喜欢一些。

看着母亲眼里那发自内心的高兴,再看了看妻子,她的神色也不似敷衍,只是最近……,她似乎和自己疏远了不少。

或许等到开了春,妻子搬回正屋住应该就好了。

谢长珩兄弟几个是过来请安的,妇人间的家常话插不上嘴,说了几句,便一道起身先行告辞。

“都慢着些。”谢夫人看着儿子们走远了,方才回头,开始与媳妇们说正事,“说起老大媳妇的生辰,我想平日里老大媳妇忙里忙外的,也该歇一歇才是。”

盛二奶奶心里酸溜溜的,勉强笑道:“大嫂是得好好的歇一天。”

谢夫人颔首道:“老大媳妇的生辰宴席,就由你来操办。”

“辛苦三弟妹了。”初盈道了一声谢,又与婆婆含笑建议,“正巧年下还有一堆年货要办,诸多事项安排,三弟妹包揽了宴席的事,我也腾出个空来。”顿了顿,“只不过这是我头一次办年夜宴,还是觉得有些忙乱,娘可得提点着一些。”

谢夫人听她长篇大论的,猜度着下面必有话说,点了点头,“要是人手不够,我这边再拨几个人过去。”

----倒也没说死,免得猜错了媳妇的想法不好收回。

“下面的人倒是够了。”初盈神色十分恭敬,笑道:“再说娘身边的人,哪能让我拿去大材小用?”侧首看了看晏氏,“就是想把五弟妹借过去,帮我几天忙。”

谢夫人的心思飞快转了转,很快猜到了几分,于是笑道:“甚好,你们两妯娌商量着办,一起说说话也有趣。”

晏氏闻言怔住,----大嫂这是让自己协理家务?!尽管只是暂时的,但……,这也太意外太过惊喜了。

帮着大嫂协理家务,那么在下人们的眼里,自己的分量立马就不一样,----即便不能算是半个主母,至少也是在家里说得上话的人。

只要自己把事情办好了,婆婆会高看自己一眼,丈夫亦会多几分尊重,在谢家的日子更会舒坦许多。大嫂居然如此体恤自己,真是想都不敢想,这哪里是做妯娌的?一般的姐妹也不过如此了。

初盈看着她笑道:“怎么……,想偷懒躲起来不成?”

晏氏回过神来,笑了笑,“我笨,少不得跟着大嫂学一学。”又与婆婆笑道:“看来只做一双鞋子还不够,还得再加一双,算是拜师的学资才行。”

谢夫人笑道:“你们妯娌间相处和睦,我也高兴。”

满屋子的人都在附和陪笑,只有盛二奶奶满心恼火,----好一个傅氏,仗着自己有个做皇后的姐姐,就这么瞧不起人!撇开有经验的自己不用,反倒拉拢一个刚进门的小姑娘,不就是看不起自己庶出吗?真是欺人太甚!

----可是恨归很,却也无可奈何。

初盈看到了她眼里的恼色,不过自从自己主持中馈开始,就已经把她得罪了。

再说盛二奶奶这种人,疑心病和自卑感太重,便是自己想贴只怕也难贴的上,反正这件事自己站得住脚,所以并不在意。

因为生辰寿宴的事,谢夫人说是有话要单独跟盛二奶奶商量,初盈便和晏氏一起告了辞,两个人前后脚走了出去。

初盈回头看了一眼,只觉得婆婆真是一个妙人。

自己对晏氏的一番扶持,婆婆心里不会不清楚,做为一个重规矩的长辈来说,当然希望儿媳妇镇得住场,而不愿意看到宠妾灭妻的烦心事。

苏宜君是什么身份、性情,谢长瑜对她是什么态度,晏氏又处在何等尴尬的位置,再没有人比婆婆心里更清楚了。

“大嫂。”晏氏笑吟吟回头,往后面打量了几眼,“在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