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玉满堂(251)

玉仪心里不是太舒服,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等着自己生儿子,这种气氛太强烈,弄得自己好像不生儿子,都对不起大家似的。

“嬷嬷……”玉仪决定还是提一、两句,便道:“六爷说了,不管是儿是女都一样疼的。”抚了抚肚子,“现在小家伙还没有出来,将来的事还说不准呢。”

段嬷嬷点点头道:“是我心急了。”又道:“夫人放心,以后再不提这样的话,免得众人传来传去,反倒不好。”

玉仪见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不再多说。

本来就不想去孔家,如今刚好有正当的理由不去,于是称了二两成色好的金子,让段嬷嬷派人送去百宝堂。打一副小孩子戴的平安如意金项圈,要光洁不要花哨,剩下的则全部铸成小金锞子,一起装在荷包里面。

唐氏没有见到玉仪,心里略微有些失望,但也知道现今玉仪不会过来,莫说人家怀的那个可能是鲁国公,便是任何一个母亲,谁又不是把孩子放在首位呢?

只是上次冯秀秀的那场闹剧,隐隐听说了一些。

虽然不清楚具体的,但是出了这种事,谁还会对亲戚们提得起好心情?甚至有些埋怨冯秀秀下作,她这么一闹,只怕连带孔家也不遭待见。

唐氏还不知道,玉仪早就对娘家厌恶透了。

段嬷嬷把金项圈和荷包给唐氏看了,又道了几声恭喜,然后方道:“夫人还备了些礼物带过来,全都搁在外头了。”

唐氏道了谢,笑道:“难为三姑奶奶费心了。”问了问玉仪的胎像,“让三姑奶奶好生安心养胎,等我出了月子就去看她。”

段嬷嬷对这个没什么兴趣,含笑应付道:“我回去告诉夫人。”借口唐氏正在坐月子要多休息,说了几句便告辞出去。

谁知道刚好在孔家大门口,撞见冯家过来送礼道喜。当然不会有冯怀远,也不会有冯秀秀,来得是玉华和冯母二人,彼此一照面气氛便有些不自然。

段嬷嬷倒也没有避开,打了一声招呼,“冯太太、冯大奶奶。”——

这便很是生疏了。

当初在苏州孔家的时候,段嬷嬷是玉仪亲娘的乳母,一直呆到跟玉仪走,那时候见了玉华都叫一声大小姐。即便如今姐妹俩都出了阁,各自有了婆家,按照亲戚情分,也该唤一声大姑奶奶。

只是这情分……

段嬷嬷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心里却是忍不住嘲讽。

玉华只觉这辈子都没有如此丢脸过,——尽管丢人的不是她,可是大姑子居然做出那样下作的事,叫自己还怎么有脸面对堂妹?

人家现在只是给一个冷脸,算是客气的了。

在她出神的这会儿功夫,冯母只来得及回笑了一句,段嬷嬷就带着人上了马车,脸上不免有些讪讪,小声抱怨道:“不过是个奴才,还学会给人摆脸子了!”

玉华有些反感婆婆的嘴脸,皱眉道:“娘,咱们先进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收尾了,却发现线头还不少~~~

流年(中)

唐氏心里正对冯家不痛快,见了玉华和冯母,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只是面上仍旧带着笑容,客套道:“难为你们还亲自走这一趟,快坐下说话。”

冯母笑道:“过来瞧瞧,也顺道……”看了看玉华的肚子,“沾一点喜气。”

唐氏微微皱眉,——哪有当着人前,这么不给媳妇留面子的?不过她只是婶娘,又跟玉华没有半分感情,懒得多说,于是笑着应付了几句。

玉华是个贤惠隐忍惯了的,虽然有些难堪,也只是默默忍了。

反正这个时代的儿媳妇都是如此,再要强也不敢跟婆婆顶嘴,况且她一贯都拿婆婆当长辈敬着,受了委屈也只是藏在自己心里——

做姑娘的时候,就不是那种嘴上厉害逞强的人。

玉华自觉在亲戚家抬不起头,再者看唐氏也没有多大的精神,不好意思久坐,客套了几句,就劝着自己婆婆回了家。

冯母受了冷遇心里不痛快,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在翰林院任职,将来是要为官做宰的大人物。而孔家不过是仗着国公府,才捞到一个不轻不重的小职位,跟有真凭实学的儿子相比,自己亲自过去还是高看他们了呢。

偏生唐氏客套敷衍之极,一看就知道是不爱搭理。

心下忿忿之余,怒火又转向了庶女冯秀秀,要不是因为她……,国公府和唐氏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将来儿子还要仰仗国公府,好事都让她给生生毁坏了!

冯母越想越是气愤,越想越把庶女恨到了骨子里,——既然好好的亲事放着不要,还弄些下作事给搅黄了,那就别怪自己这个做嫡母的凉薄!

冯母以雷厉风行的速度,找来媒婆,把庶女夸了又夸,还许下不菲的谢媒银子,只花了几天功夫,就给庶女再次订下一门亲事。

这一回,连提前打个招呼都懒怠了。

冯秀秀一直到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才得知自己要嫁人,对方是什么人,家里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一律都不清楚。

直到坐着喜轿到了夫家,拜完了天地,入了洞房,在新郎官出去敬酒的空挡,才有一个喜娘过来说话。话很简单,只有干脆的一句,“曲掌柜家里是开米铺子的,往后你就是掌柜娘子。”

等到被人揭了盖头,冯秀秀抬头一瞧,一个干瘪矮小的瘦子站在跟前,年纪不算太大,约摸三十五、六,但是面目庸俗不堪,目光里更是充满了铜臭味儿。

对方也正在打量着自己,那种目光让人不舒服,像是花钱买了东西,正在进行验货一般,里三层外三层都被看光了。

冯秀秀心下一凉,知道嫡母这是把自己给卖了。

第二天,冯秀秀茫然的挽了妇人头,带着昨夜被粗暴蹂躏后的满身伤痕,开始了她的婚后生活。一到前厅,便看见拉拉杂杂的一堆人,——其中三个哥儿一个姐儿,统统喊自己母亲,另外两个体面一点年轻媳妇,喊自己奶奶。

冯秀秀后来才知道,丈夫前面娶过两任娘子,都是因为他爱酗酒脾气大,不断的辱骂和责打,最后生生的把人给折磨死了。

一个小小米铺的掌柜能挣几何?曲掌柜又爱酗酒,还要养活四个孩子两个妾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人都好久没有换过新衣服。

两个妾室也是半奴半主,白天干着丫头的活,晚上再陪男主人睡觉。

曲掌柜身边不缺女人,更不缺儿子,之所以娶了冯秀秀,只是为了商铺的生意好做一些,才巴结上吃着朝廷俸禄的冯家。

有着一个官家亲戚,那些地痞无赖会收敛不少。

至于拐了又拐的亲戚国公府,曲掌柜没有妄想过能有什么关联,——连冯家自己都还巴结不上,自己一个小小的商户就更不用提。

不过若是被官府无赖逼急了,拿出来吓吓人也不错。

三天后,冯秀秀回门归宁。

见了冯母神色淡淡的,反正自己已经嫁了出去,姨娘又早死了,嫡母再也拿捏不到自己。莫说什么将来娘家人的支持,——冯秀秀脑子还没有坏掉,能把庶女换成二百两银子的嫡母和兄长,还能指望他们吗?

上一篇:继室千金 下一篇:良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