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公府嫡女(6)+完结

“小祖宗别看账本啦,过两天咱们就要启程了,你再弄坏了身子我就真没脸见二夫人了。”杨嬷嬷轻快的声音从耳边响起,梁希宜抬头去看她,不由得故作担忧的说:“嬷嬷你不说还好,一说启程我还真有些怕呢。”

杨嬷嬷爱惜的捋了捋她的发丝,说:“怕什么,咱们是回家,又不是去什么龙潭虎穴,更何况二夫人想小姐想的心疼,只会宠着姑娘。”

粱希宜抿着嘴角柔顺的淡笑,道:“娘亲虽然年年都让人送东西来,可是毕竟是五年未见,我又在这里野惯了,祖父本不大管我,瞧着因为就要回府,祖父整个人都变得严谨了许多,我真是不适应呢。”粱希宜一点一点给大家做着心理铺垫,如果日后她和兄弟姐妹们见面后不亲也不能怪他,毕竟分开足足五年之久。

杨嬷嬷心疼的点了点头,说:“夫人后悔的紧,谁曾想老太爷当真那么狠心,五年都不曾归家,更不肯见国公府上的老爷们。”

“嬷嬷莫要说祖父狠心,祖父待我极好,虽然父母不在身旁,我却是独享祖父的宠爱。”

杨嬷嬷察觉自己失言,假装拍下嘴角,道:“老奴言过,待几日后二夫人见到姑娘健康的模样,必然会十分欣慰的。”

粱希宜垂下眼眸,她如今虽然不过十三岁,整个人却显得非常高挑。相比于上辈子典型的江南女子身段的陈诺曦,梁希宜或许不算特别柔弱的美丽女子,但是她的骨架大,身材纤瘦细长,脸颊圆润,明眸的双眼一眨,整个人显得非常清爽。尤其是是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的时候,给人一种沉静安逸的感觉。想来因为梁母徐氏祖上军户出身,身材都比较高大。

“嬷嬷,你再和我说说府上的事情,祖母是不是当真那么偏疼小叔叔?”

杨嬷嬷微微一怔,想到姑娘早晚要面对那么一大堆人,与其到时候不知所措,不如提点她一下,以免失了方寸。

“三老爷是老夫人的幼子,因为当时姑娘太祖母去世,老夫人上面没了婆婆,老太爷又……咳,那一年雪姨娘进门……总之老夫人就将三老爷亲自养在膝下。”

粱希宜点了点头,暗道,怕是祖母对祖母纳妾有意见,正逢上面也没了管她的婆婆,就把精力都放在小叔身上了。

“其实国公府的姑娘少爷们历代都是有养娘的,很少有自个带孩子的主母。所以老夫人对待三老爷的情感自然不一般了。更何况三老爷从小就极为聪明,熟读诗书,十六岁就下场考试,进了翰林编修,还娶了四品佥都御使李文修的女儿,如果不是……嗯,就是姑娘也清楚的那件事,怕是前途一片大好,不会像现在,咱们和李家都快成仇人了。”

粱希宜仔细回忆平时听下人们提起来的八卦,默默计算,三婶李氏有一个嫡子,一个嫡女和一个庶女。这三个孩子都比她小。

“希宛妹妹的生日在正月吧?这次回去正好赶上……”梁希宛是三房嫡女,国公府排行老四。据说当初粱希宜离开国公府的时候和她最好,这几年来,梁希宛的来信从未间断的扑面而来,但是她怕露陷,起初说因为雪崩伤了手,一直由夏墨代为回信,后来把以前的笔记练熟悉了,才开始继续和梁希宛联络。

粱希宜不由得感叹自己过分小心,只是如今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的匪夷所思,由不得她不谨慎小心,若是被她人知道她根本不是梁希宜,岂不会将她当成妖怪烧了?

“不仅仅是给四姑娘,还要多备些礼物防备不时之需。”

粱希宜点了点头,心里却想着,定国公府的官威虽然一代不如一代,但是这直系子孙的繁衍功能却从未衰退,仔细算下来共有十位少爷六位姑娘。她上面分别是大房的两个堂姐,十六岁的梁希静和十三岁的梁希榴,下面有三房的两个堂妹,十二岁的梁希宛和五岁的梁希晴,还有徐氏四年前刚生的亲妹妹,梁希然。她亲娘基本上将自己三十几年的生命都用来生孩子了,光嫡亲的儿子就六个,最小的才两岁,也难怪她没时间来山里看她了……

“姑娘想什么呢,可是近乡情却?”杨嬷嬷好笑的盯着仿佛在做功课似的粱希宜。

粱希宜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我小时候病弱,和兄弟姐妹们玩的不多,来到山里还差点丧命,现在身子虽然好了,早先的记性却越来越差,真怕到时候认错了人,落人埋怨。”

杨嬷嬷觉得她心思单纯,想是怕家里夫人和祖母对她失望,忙宽慰道:“姑娘说的什么话,你离开国公府的时候才八岁,八岁的孩子能记得什么,又因为雪崩休养了整整一年,怕是就算认错了人,也不会有谁说你,只会让人越发心疼姑娘受过的罪。”

粱希宜故作害羞的嗯了一声,心里踏实了大半。反正她是必然会认错的……

作者有话要说:

☆、启程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定好的日期。梁希宜心里是浓浓的不舍。整整四年,她住在这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仿佛修行者般修养身息沉淀自己,但是终有一天还是要面对现实生活。

杨嬷嬷兴高采烈的打点梁希宜的服饰,挑肥拣瘦的不满意道:“姑娘怎么打扮的那般素净,到时候让二夫人看到了还以为受了什么委屈。”

梁希宜无语的皱了皱眉头,任由几个丫鬟围着她左捏右捏,捆着束腰。

“嬷嬷,你们把我打扮的再好看也无用的,整整一天的车程,路上颠簸起伏,估计到了国公府头发散掉的样子怕是更吓人。”梁希宜一脸淡定的安抚着杨嬷嬷。

大黎庶民和贵族女子的装束有很大区别,一般新年佳节的特殊日子里,少女们是必须要盘头的,未婚女子可在额前留下头发帘,但是已婚女子的盘头标准装束是不允许遮挡住额头。

“你这丫头还好意思说呢,若不是你不耐烦头上太紧总是碰它,发束是不会乱的。当初二夫人嫁人一路从西北来到京城,那头发绑的可结实了,连歪都没有歪。”

梁希宜撇了下嘴角,终归是不再说什么,忍受着夏墨使劲绕着她的墨黑色发丝。

“嬷嬷,干嘛弄的那么正式呢,不过是回个家而已。”

杨嬷嬷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唠叨着:“是不过是回家而已,可是老太爷都五年没离开过东华山,如今回到京城,无数双眼睛看着呢,搞不好宫里都会派人来家里看望国公爷呢。不把你收拾体面,万一你不小心抛头露面一下下,可就丢尽定国公府的人啦。”

“哦……”梁希宜不情愿的应了声,心里却紧张了起来,京城,好久远的回忆。

“咦,夫人上个月送来的衣服呢,我记得有好多红色的啊,怎么不给姑娘拿出来。”

“嬷嬷,姑娘长得太快了,那些衣服都不太合身……”夏墨小声的说,他们家三姑娘这几年身高大幅度上扬,现在穿的衣服都是上个月刚刚赶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