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入骨(91)+番外

要不是嫌烫方针真想抄起几个包子就往对方脸上砸去。严肃说完这话迅速开门,将方针的怒气全都关在了门内。

这然后方针就一直坐在床上发呆,包子一口也没吃。她其实也没想什么,脑子里根本是一片空白的。两只眼睛还盯着桌子上的那盘包子,到最后因为冻着打了个大喷嚏,才算把她从虚幻里拉回来。

想起明天还要上班方针赶紧进浴室洗澡,热水冲下来淋了满头满脸的时候她想起了严肃说过的一句话:债多不愁。

事到如今她也只能用这个词来安慰自己了吧。债已然是欠下了,再纠结也没用了。至于怎么还是以后该操心的事情,她现在有这闲功夫操心这个,还不如想想怎么把欠沈骞的那二十万还上吧。

一想到这个方针又来了精神,洗完澡后连吃了三个包子,然后倒床上秒睡过去。

接下来的几天严肃大概一直在忙,没有再来找她的麻烦。方针也抽这个空把卢教授给她的资料翻译了出来,扫描之后直接发人邮箱里了。

从大学时期起她的兼职就是这么做的。一般卢教授会给他们几个得意门生接一些私活,事情干完之后大家都交到他手里,由他审阅无误后再给客户发过去。客户的钱是直接打到他账户里的,当然卢教授不会私贪,一般和学生是三七开,他拿小头学生拿大头。大家对这种做法都没有意见。

毕竟这年头会翻译的人太多了,翻译的活却并不好找。卢教授也不是开善堂的,他拿他的关系给大家拉活来,自然应该分得一杯羹。否则凭那时候他们几个还未出校门的毛头小子,人家凭什么把东西交给你来翻译?

方针这一回也跟从前一样操作,只给卢教授留了个银行账号。卢教授很照顾她,稿子交上去没多久钱就打下来了,并且不再按从前的三七开算,而是按二八算。

用卢教授的话讲:“你事业刚刚起步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女孩子多攒点总是好的。”

不光如此,卢教授还把她的联系方式给了几个客户,让他们有活直接联系方针,钱也直接打给她。这样一来很多时候方针就直接拿到了全款,连分成都不用给卢教授了。

这样一来方针赚钱的速度就更加快了。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方针就接了十几个活儿。有一些是卢教授给她的客户直接交付予她做的,也有一些是卢教授发过来让她做的。活都不算很大,单看每一笔也就几百上千的。但所谓积少成多,十几个活挣的钱随便加一加,方针发现自己这个月竟赚了上万的外快。

这真是意外之喜。早知道卢教授这么爽快对她这么好,刚出狱的时候就该厚着脸皮联系他老人家了,那现在方针说不定已经能有钱买下那套二十几平米的小单间了。

从前的导师这么照顾她,方针实在很感动。几次打电话感谢卢教授,对方都在那里跟她说不用客气,还老让她有时间就回学校看看,顺便陪他和师母吃饭。

方针知道卢教授和前妻就生了个儿子,如今人在国外念大学不常回家。他跟尤教授没有孩子,常年夫妻两个一起生活肯定有点寂寞。所以喜欢跟年轻人扎堆很正常。

通过卢教授的帮忙方针赚了这么多钱,自然觉得有必要当面谢谢恩师。于是劳动节的前夕方针特意买了礼物去了邻市看望卢教授,也算是提前祝恩师和师母节日快乐了。

那天卢教授特别高兴,尤教授也拉着她的手直笑。在两人不大的两居室里说说笑笑很是热闹。到了下午快四点的时候方针起身要告辞,卢教授却冲她摆摆手示意她坐下:“小方啊,你今天运气好,来的正是时候。晚上跟我一道去吃饭,介绍几个出版社的领导给你认识认识。”

方针一愣,看着两位教授一时没明白。旁边尤教授就笑着解释道:“都是一些外文出版社的编辑。他们那里翻译的活儿多,给的钱也多。你去认识认识有好处,这要是以后给你一本书的翻译合同,那这稿费拿得可就多了。”

方针没料到自己的好事竟是一桩接一桩地到来。她当然知道外文出版社的翻译量有多大,每年市面上光各种名著的版本就不计其数。很多时候出版社都会找有名望的译者署名,而找小翻译帮着干活。

大人物总是很忙,这种时候像方针这样的小人物就派上用场了。

方针从前对做枪手有些不屑,现在却看开了。欠了二十万的人有什么资格挑三捡四,哪怕心里觉得不大合适为了钱也只能上了。

难怪小的时候听大人说长大了有许多无奈,现在她长大了,就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了。

于是她没有拒绝,笑着点头答应下来。

到了晚上六点左右,卢教授就开车带方针去本市很有名的五星级大酒店吃饭。方针一看这酒店的架势就知道今天来的肯定都是大人物,心里不由惴惴的。卢教授却安慰她道:“别紧张,都是很好说话的叔叔伯伯,有我在不会让你吃亏的。”

听了这话方针的心略平静了一些,下车的时候还不忘整了整衣服。

结果她刚整完衣服,就感觉身边一个熟悉的身影擦肩而过。对方走出去大概十来米后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停下脚步转头望着方针。那眼神分明在说:“你怎么在这里?”

方针其实也很想问严肃:“你怎么也在这里?”

-------------------------------------------------------------------------------

酒店大门前,方针和严肃就当不认识对方,一言不发各自走开。

方针跟着卢教授一路走楼梯上二楼,严肃则被人领着搭电梯直接上到了十层。坐电梯的时候严肃心里想的是:那个老头是谁?

方针却顾不得想太多,因为一跟卢教授走进包厢,她就立马被引见见了一大堆“大人物”,光打招呼就够让她头晕的了。

方针在社会上的经验到底还不多,从前就算有点在牢里五年也被磨光了。最近这段时间她做的工作都不大需要社交,导致她今天一见这场面心中一凛,初时还有些发怵。

但她到底也是有过不同经历的人,在最初的慌乱之后很快镇定下来。当她和一桌子的中年男女过招呼后,坐下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已经非常自然了。

刚才卢教授介绍那些人的时候方针仔细听了,果然都是外语出版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多认识些这样的人对她绝对有好处,哪怕不为了赚钱,单单和他们聊一聊增长见识也是好的。

一顿饭吃得还算尽兴。饭桌上方针是最没有发言权的一个,所以话说得也最少。一般只有别人问她时才答两句。到了这会儿她又开始庆幸自己答应了严肃给的那份工作。

像这样的场合不免要被人问到在哪里工作,如果还像从前一样做清洁工或是加油工的话,方针一定不好意思说。就算她好意思说别人也要疑惑了,卢教授的高徒外语系的高材生怎么会去做那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