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333)

这次回京城,不知是哪个嘴碎的跟陆明说了他们的行踪,陆明当即便喊了两人过来训话:“虽说卢姑娘让你们回家来过中秋,可你们有没有脑袋,会不会想事儿?就这么几日的功夫要秋收了,万一在你们回家的这两晚上出了问题,那该怎么办?”

“陆大总管,我们也有两个多月没回京城了。”

高寻觉得很是委屈,陆明没有家人,孤身寡人,自然不明白他们这些有家室的人的心思,中秋佳节,谁愿意自己冷冷清清的过呢,当然是要婆娘孩子聚到一处,陪着自己的爹娘赏月吃饼嘛。

陆明看了两人一眼,好半晌没说话,袁迁与高寻心里既是郁闷又有些担忧,万一这陆明不讲情理,一定要将他们赶回青山坳去,自己可是要在路上过中秋了。

“好罢,你们两人就在京城过中秋,我去青山坳守着。”

听了陆明这话,两人大吃一惊:“陆大总管……”

“你们有家人,中秋夜团聚这也是人之常情,是我想差了。”陆明摆了摆手,声音里透着苍凉:“我孓然一身,在哪里过中秋都一样。”

袁迁与高寻心里头很不是滋味,看着陆明拿高高大大的身影站在那里,无端的能让人看出一丝孤独寂寞。

“你们两人十六回来罢,我替你们守两日。”

陆大总管其实人挺好的……袁迁与高寻两人相互望了一眼,默默的退下。

陆明真的来了青山坳守着那窝棚守了两个晚上,八月十六早上卢秀珍来田里观察记载稻谷长势时,听到窝棚里窸窸窣窣作响,还唬了一大跳,袁迁与高寻不是回京城了吗?怎么窝棚里头还有响动?

幸得崔五郎大柱二柱都跟着她一块儿出来,她这才很快安下心来——崔二郎这时候全心全意只顾着照看小圆姑娘,故此卢秀珍也没有去喊他,满脸崇拜的崔五郎,还有那尾巴一样跟着她到处跑的大柱与二柱,都不用她开口,很自然的跟了出来。

“五郎,你听听,窝棚里有响动。”

崔五郎侧耳听了听,点了点头:“大嫂,或许是獾子,往常年份有獾子跑到地里来吃玉米刨红薯。”他抓起手中的扁担,轻手轻脚的朝窝棚那边走了过去,大柱与二柱两人兴奋得瞪圆了眼睛,模仿着崔五郎那弓身前行的模样,悄悄儿朝那边挪动着小脚丫子。

推开窝棚的门,崔五郎举起扁担,“呼”的一声要招呼下去,孰料一个黑影跳起,一只手牢牢的抓住了他的扁担:“崔家后生,莫要动粗,我是大司农家的总管。”

崔五郎瞠目结舌望着从窝棚里走出的这个人,他身材高大,出窝棚的时候弯着腰,可头发还是蹭到了窝棚顶,小小的棚子微微晃动了下。

“卢姑娘。”

“啊,陆大总管。”卢秀珍吃了一惊:“你怎么会在这里?”

“袁迁和高寻回京城过中秋了,我自然要到这里守着。”陆明走到了卢秀珍面前,看了看她手里提着的篮子:“卢姑娘这是准备来做记载?”

“是。”卢秀珍放洗篮子,从里边拿出了一叠纸:“陆大总管,你瞧瞧,这上边都有比较,我家这丘田里种的庄稼比旁的田地里庄稼长势好多了。”

“嗯,我看过了。”

陆明一到青山坳,便急着到田间看了看,这一看便看出了一个事实——确实,崔老实家这丘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穗子大,谷粒饱满,应该能比别的地要多收些。

要是真能增产三成,那自家老爷的形势能缓上一缓了,毕竟这江南种谷的主意没出错,还是有人种出来了,而且产量不错,比北方的要好多了。陆明站在田间,望着那亩稻田,心里舒畅了不少。

“陆大总管,你也不跟我们说一声,早知道你过来了,我们怎么着也该喊你一块去过中秋节哇。”卢秀珍瞅着陆明,心里疑惑:“陆大总管便不用陪家人过节么?”

陆明心中莫名一阵凄凉:“我的家人都已经不在世间了。”

这话说得有些迟缓,听起来很是沉重,卢秀珍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陆明的家人都过世了?所为何事?难道是……仇家追杀?

“陆大总管,真对不住,我提起你的伤心事了。”卢秀珍有些不知所措,看陆明那表情,肯定是难受异常,自己真是太莽撞了,无端揭开人家的疤痕。

“没事,都过去快二十年了。”陆明冲她笑了笑:“有些事情,已经不记得了。”

卢秀珍微微叹息了一声:“陆大总管,这几日就到我们家吃饭罢,若是大总管觉得不方便走动,我让人送饭过来。”

“好。”

就这样,陆明在这小窝棚里住了下来,得知卢秀珍准备十八开始收庄稼,他索性就多住了两日,想亲眼看着收了庄稼再走。这两日里袁迁与高寻过得很是小心谨慎,唯恐自己做错了什么被陆明抓住,只不过高寻是个搁不住话的,三人在田头坐着无所事事的时候,他就开始胡说八道:“陆大总管,我和袁迁是真心觉得,崔老实家那二小子,跟你长得有些像。”

袁迁白了他一眼,怎么又把自己拉上了,上回提起那事,陆大总管脸色很不好,高寻这是不知死活还是咋的?

第261章 喜丰收(二)

“崔老实家的二小子?”

这是第二次听高寻替到崔家二郎和他长得相像, 陆明没有了上次的激动,反倒生了些疑惑,这几日都是有人送饭到田头来, 有时是那两个小家伙, 有时候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他根本就没发现有一个跟自己长得相像的。

“嗯哪, 就是那崔二郎。”高寻用胳膊肘推了推袁迁:“你说像不像?”

袁迁无奈,点了点头:“陆大总管, 确实有几分相像。”

陆明淡淡道:“世间这么多人, 相像也不是一件什么怪事,早些年我还见过两个生得一模一样的人,但他们却不是兄弟。”

“那倒也是。”高寻赶紧应和:“确实是这样, 陆大总管说得没错。只不过我觉得这长得相像的, 不是兄弟也该有什么关系,或许他们祖上是兄弟,这谁又说得清楚?平白无故很像的应该不会有。”

“你这话说得又不对了, 若是两个人的父母本身有个七八分像, 生出来的孩子恰巧将那些不像的地方变得相像了也有可能,不一定非得有什么关系。”袁迁摇了摇头反驳他:“照你这般说, 那个崔二郎莫非还跟陆大总管有什么关系?人家才十九岁, 崔老实与崔家那个大娘跟陆大总管也没什么相像的地方。”

“你难道忘了,崔家几个孩子都是捡来的?说不定……”高寻兴致勃勃说到此处,忽然只觉周围一片安静,他转过头去, 就见陆明闭着眼睛坐在那里,似乎老僧入定,脸上平和淡然,没有半分异样神色。

袁迁轻轻拍了下高寻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再多嘴啰嗦,高寻也知道自己失言,弯腰爬出了窝棚,不敢再呆在那里边。

上一篇:美人镜 下一篇:名医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