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光,若能重新来过(出书版)(18)

他一手抚额,一边说:“对不起。”接着坐起来,“我去看看还有没有水剩下。”

唐思晨随着他坐起来,却从背后抱住他的腰,将下巴搁在了他的肩上。

他的身体僵了僵,也没回头,声音有些发涩:“你再碰我,我真的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次是她辗转在他的肩上背上留下一串串的印记,那不是冲动,自然而然的,她想要这么做。

乔远川转过头来,双目深邃:“糖糖,你确定么?”

她狡黠的眨眨眼睛,明明是深棕如琥珀的瞳孔,却又似染上了浅红:“就当是……奖励你千里来探病?”

他便义无反顾的,重又深吻了下去。

半夜醒来的时候,思晨有些意外的发现,乔远川并没有睡着。他维持着那个抱紧自己的姿势,似乎一动未动。

“你不累吗?”她迷迷糊糊的问。

他亲亲她的额角,慢慢的说:“等你毕业,我们就结婚吧?”

交往了两年,乔远川所表露出的,除了自身的优秀之外,也不过是个家境不错的男生。那个时侯的唐思晨,并不知道乔远川有着显赫的背景。她还像在做梦一样,说:“结婚啊?要有车有房才行。”

他低低的笑:“这个标准太低了。”

一个星期转瞬即逝,仿佛她的病,也很快就好了。乔远川离开的时候,思晨并没有时间去送他。这一天研究所里有人送来了一批从国外刚刚收回来的敦煌经卷,唐思晨办公室里的一位老师被喊去鉴定,她便跟着一起长见识去了。

严格控制湿度温度的室内,每个人都带着手套,思晨面前摊了薄薄一本册子,屏住呼吸翻开。纸页脆黄,是一本佛经,她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有些不确定的说:“这是……唐朝的卷子吧?”

“哎,很不错啊。”身边那位老先生半褪下那副老花眼镜,“小姑娘是猜的吗?”

思晨摇摇头:“不是。”

那位老先生喊了身边的同事:“你看,这姑娘意见和我一样。”

“说说看,为什么是唐朝的?”

“这个写经体,挑和捺都特别的尖。”因为是学美术的,她对笔画非常的敏感,“可是别的笔画都很圆润,一般来说,唐笔肥大,所以这个特征是最明显的。”

老先生连连点头:“很好,很好。”

“不过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测定这墨的成分吧。”唐思晨有些不确定的补上一句,“唐墨是油烟做的,后世大多用松烟。墨没法作假,鉴定一下就知道了。”

老先生摘下眼镜,重新审视这个小姑娘,最后和蔼的问:“怎么没见过你?”

“哦,我是实习生。”思晨抓抓头发,很不好意思的说,“我信口开河,您别笑话。”

“实习生都这水平,我们敦煌研究后继有人了啊。”老先生笑起来,赞赏的说,“很不错啦小姑娘。你是学历史的?”

“不是,我是学画的。”

老先生眯了眯眼睛,笑笑说:“哦,很好,很好。”

后来世事变迁,生命中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却又留下,辗转间自己竟成了这老头的学生,却是当时的唐思晨并没法预料到的。

回忆最终停顿在这里。思晨觉得自己像是在说另外一个人的故事,那些细节当然没有说,可即便这样,也叫她觉得,已经过去了好远好远,如果不用力回忆,就再也不会存在了。

徐泊原是个极好的听众,不打断她,可她知道,他在很认真的聆听。

“然后呢?”

“然后……”思晨笑出声,数数身边几个空的罐头,“才几瓶啤酒,酒资不足,不说了。”

她收拾好几个空酒罐,拍拍手站起来,脚下却是轻轻一趔趄。

徐泊原抓着她的手臂,等她站稳,才说:“很晚了。你饿吗?”

学校的操场早就变得空空落落,深蓝色的天空却旷寂般压了下来,那些星星若有似无的闪烁着,仿佛点缀着泪珠的少女晶瞳。

“现在学校后门的夜市是最红火的啊……”思晨侧过脸去看着他,“要不要……?”

徐泊原的脸色有些发青。

一旁走过的书报亭恰好要打烊关门,他随手就拿了份报纸,然后翻到其中一版递给她。

是一场签约仪式。

唐思晨第一眼就认出站得笔直的徐泊原,而且,这是她见过的,最严肃正经的徐泊原。黑色的西服,线条冷峻,薄薄的唇角拉成一条线,盯着镜头的目光……真的有些让人觉得害怕。

“这个签约很重要吗?”思晨说,“你看起来很严肃,就像对方欠了你好多钱。”

“实际上……”徐泊原带着笑意摸摸自己的鼻子,“是因为我当时很不舒服。是……地沟油的缘故。”

“……”

“还有,你怎么知道这份报纸上有你?”

徐泊原答得一本正经:“我有收集关于自己报道的习惯。”

“……不信。”

“不信吗?”他扶了扶眼镜,侧脸看上去英俊柔和,“因为这个合同很重要,所以我相信……哪份报纸上都会有的。”

这个人有着……奇异的,冷幽默感。唐思晨对他下了这个结论。

过了一会,快到校门口了,她诚挚的说:“谢谢你。”

他没有逼自己讲出那些事,说到底,还是自己心甘情愿告诉他的。他没有评论,也没有感慨,甚至眼神也一直融融的,没有丝毫变化——这让唐思晨觉得十分舒服。

“不要急着谢。”徐泊原深深的看着她,仿佛是在提醒她记住这一晚,“你只说了一半,下次记得补上。”

作者有话要说:写这一章的时候犹豫很久(因为有小船),还是决定这样写了。写完自己觉得很喜欢。

年轻时候的爱情很纯粹,至少那个时候……是没有阴影的。^_^

12

3 ...

讲座上的那个小小插曲,俨然让思晨成了海大的名人,走在路上也会有一些小小的回头率。这一日还颇为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某周报想要做和敦煌大展相关的专题,询问唐思晨愿不愿意接受一个访谈。

最后因为记者说可以用化名,思晨就答应下来,约了时间,是在文岛市中心的某咖啡店。

周末下午的两三点,店里大部分是逛街逛累的客人。思晨很快就找到了窗边卡座那位姓赵的女记者。

做记者这一行,天生要有几分会暖场的气质。她站起来与思晨握手,笑着说:“谢谢你愿意接受采访。”

思晨还有几分拘谨,只说:“没什么。”

“你长得这么漂亮,真的不考虑在我们报纸上放张照片吗?”

“呃……不是说可以用化名吗?”思晨看着她手里的相机,有些犯憷。

“好啦,不吓你。我只是有点不甘心。”记者笑着将相机放下了,“海大那场讲座我也在,所以才想找你的。”

“是这样啊。”思晨有些恍然大悟,“其实是因为钱老师他很喜欢开玩笑……有时候,会弄得我们后辈很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