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早春行(59)

初雪如今已不是玉春楼的人,按理是不必见了,她低头想了想,却见夏公子正垂目喝茶,波澜不惊的样子,便道:“公子,你说呢?”

“是你往日的朋友吧?”夏公子勾了勾唇角,“你若为难,便见一见吧。”

“洛阳花王狄家的公子为人倒是豪爽,以前也常常来听我弹琴。”初雪道,“他们来找我,必然是找我抚琴。”

来人是狄家的管事。

初雪微笑道:“狄公子狄小姐可好?”

“都好。”那管事笑道,“刚刚听闻初雪姑娘觅得良家,可喜可贺。”言罢,他有些好奇的看了公子一眼,许是慑于他的俊美,一时间竟有些讷讷的移不开目光来。

“初雪多谢狄公子往日的照顾。”初雪淡淡一笑,“狄公子找我,是有什么事?”

“我家府上的姑娘,又想听姑娘抚琴了……”那管事为难的一笑,“不知姑娘现如今……”

“狄府的姑娘是狄小姐么?”夏公子忽然开口问道。

“不,不是小姐。”管事笑道,“是公子没娶过门来的夫人,如今住在别院中,她曾听初雪姑娘弹琴,赞不绝口呢。”

初雪探寻般回头望着夏公子。

夏公子微微颔首:“你既喜欢,那便去吧。”

“多谢公子,多谢姑娘了。”管事大喜,约了日子,便先行离去了。

这一晚,初雪并未离开玉春楼,只等着夏公子在洛阳的宅子修缮之后,再将她接进去。她便一直将他送至门口,方才依依离去。

夏公子一人,行走在洛阳东街上。此刻天色颇晚,行人稀少,他望着月明星稀、白露渐浓的,忽然一笑道:“你们跟着我很久了。”

话音未落,数道人影举着木棍冲了上来,闷头劈下。

有道男声道:“打!往死里打!”

人虽多,棍法却是杂乱无章,夏公子退开数步,微微摇头,也不见如何动手,那四五人便已经哎呦哎呦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他伸手扶了扶顶上玉冠,似笑非笑的望向一棵大树。后边咕咚一声,倒下一具颇为庞大的身躯……却是先前玉春楼那男子,眼见泄愤恐吓不成,惊怒之下,竟自晕了过去。

夏公子并不上前,只轻拂衣袖,径自离去了。待到走至一条僻静小巷口,一道人影斜倚着墙,微微笑道:“他们若是知道,眼前这位文弱公子,便是当年的公子夜安,不知还敢不敢这般鲁莽动手?”

第三十六章

夏公子仿佛未曾听到一般,依旧不疾不徐的往前走去。

那黑影便微微站直了,扬声道:“可别装作听不见。你瞒得了旁人,也瞒不过十数年的老友。”

夏公子顿下脚步,眉梢微扬,望向那人,浅浅作揖道:“这位兄台,恐怕真是认错人了。”

“你刚才露的那手本事,可帅得很呐!”那人似笑非笑道,“只是在玉春楼扔戒指更帅气些。这摔碎的血玉中,只怕还有几分是从我狄银海输给你的桂花林中来……你如今,是打算彻底不认了?”

夏公子凝眸看着他许久,唇角弧度渐消,语气颇有几分冷漠道:“狄公子,你不信此刻我杀人灭口?”

“没那么狠吧?”狄银海摸了摸鼻子,“我只是想找你出来,喝碗酒而已。”

君夜安神色稍见柔和,却听狄银海续道:“你既不愿露于人前,我自是不会乱来。”

路边只剩下一家小酒馆还亮着烛火,君夜安当先走进去,待到坐下,却听狄银海道:“你这副脸皮是谁画的?貌若潘安,的确像是小白脸。”

君夜安但笑不答,酒保端了一小壶酒来,又上了一叠白切肉与炸花生米,道了句“慢用”,径自回柜台后打盹去了。

“说是要隐退吧,偏在这洛阳赎了初雪出来。你这是打的什么主意?”狄银海一边斟酒,一边道,“打算重入江湖了?”

“如今这洛阳城中,花会将开,你狄公子又将娶妻,还有什么事的风头能将这些压倒?”君夜安淡然道,“何况大隐隐于市,遇到初雪也是偶然。”

狄银海哈哈一笑:“两年多前一别,此刻遇到你,也是偶然了。”

公子饮尽杯中白酒,笑道:“狄公子重然诺之人,可惜当日没有亲自道谢。”

狄银海亦随干一杯,微叹道:“那时你我在沧州城外立了赌约。你说有人送来三件大礼,只怕福祸相依,未见得是好事——果然,半年后你便隐退了。我输了这千亩桂林,心中却很是叹惋当日的一语成谶。”

君夜安放下手中酒碗,却见他面色中并无多少叹息之意,倒颇有些志得意满,微微一怔。

“……只是输了这千亩桂林,也不算什么。”狄银海笑道,“果然是福祸相依啊。”

狄银海慢慢斟了一杯酒,递给君夜安:“子轩,打算在洛阳定居么?”

君夜安抿了口酒,寥落一笑,低叹道:“如今何处不能家?”

狄银海大笑:“好,好,至少也得喝了兄弟这杯喜酒再走。”

“却不知未来的嫂夫人是哪家小姐?”

狄银海闻而未答,目中滑过狡黠之意,只道:“对了,她爱听初雪抚琴,不知子轩可愿割爱数日?”

君夜安淡淡一笑:“请便。”

狄银海大喜:“如此,多谢了。明日我便请人将她接来。”

三月的天气,这洛阳城中天气最是明朗温暖不过,牡丹花开,柳絮纷飞,因着牡丹花会,外地客商、踏青行人将数条大道都挤得满满实实。

小轿从玉春楼出来,径自进了一座深宅小院,初雪从轿中下来,一个小侍婢领着她穿过前院,有些歉意道:“我家姑娘去白马寺了,下午即回,初雪姑娘请先在这里歇一歇。”

初雪一笑:“无妨,我答应了狄公子,会在此处住上几日。”

几是与此同时,小宅的侧门打开了,一个衣着甚是普通的少女脚步轻快的出来,并未坐轿骑马,只是一路向城东走去。

白马寺是洛阳最著名的寺院了,因“白马驮经”而得名,自古至今,高僧辈出,且香火极盛。由官道转小径,是颇能省一些路的,少女似是对这些路极为熟悉,三绕两绕,便进去了。田间风景如画,碧草如丝,空气亦是带着微润的清新感,间或还有几名农夫在农作,而遥遥望去,白马寺中佛烟袅袅,只是望见,心中便有几分安详之感。

走了小半个时辰,少女与几个香客一道,径直入了大殿,恭恭敬敬的在佛祖前的蒲团上跪下,双手合十。原本她走得鼻尖冒汗,此刻大殿中清亮沉郁,那些汗水便悄无声息的被蒸发似的,再也寻不到踪迹了。

殿的中央是灵山会说法像,有布衣僧侣敲着木鱼,笃笃声不绝于耳。少女祷告已毕,站起身来,悄无声息的往后走去。她的身形很是纤瘦,细细一条影子拖在身后,若是忽略那张颇有些平平无奇的脸,背影却是极叫人爱怜的。

白马寺曾是皇家寺院,格局极大,穿过大殿便是配殿、僧房,四处皆是古柏金桂,极为清幽。寺中的清凉台中供奉着供灯,每一盏下边都写着名字,不过寥寥数盏而已,可见不是寻常资助人便能在此处置下的。

上一篇:短裙[娱乐圈] 下一篇:故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