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找重生之旅(出书版)(60)

尽管如此,弥川却有些开心不起来——她总觉得,他们这样找到写字崖,未免也太过顺利和巧合了。不过,或许是自己多虑了,她转而说了一些题外话:“安清夜,你还记得穆棱这一世找到的那个女孩叫什么吗?”

“淮笙吧,乔淮笙?”安清夜怔了怔,却条件反射般地回答。

“对……我忽然有点想不起来了。”弥川笑了笑,“还有,在天门山的时候,小淘仔第一次出现,长得什么样?”

“是一只小土狗吧?”安清夜唇角的笑意柔和,“大晚上的,怎么忽然问我这些?”

弥川眉眼弯弯,看不出什么表情:“没什么,只是觉得中了金蛊之后,记忆力也像是忽然坏了。有点担心。”

翌日一大早,弥川醒过来,就发现窗外正在下大雪。每一片雪花几乎都有鹅毛大小,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昨日还能看见各重寺庙的金顶,今天就只见到茫茫一片纯白了。

“咚咚咚——”

阿姨来敲门了,隔着门板,声音听起来有些闷闷的:“起来了吗?早饭好啦。”

弥川简单梳洗了一下,走到客栈的小餐厅,看见桌上热气腾腾地摆着馒头、白粥和油条。安清夜刚好喝完了一碗白粥,低头又看起资料来。

弥川皱了皱眉,轻声问了一句“早安”,便坐下来安静地吃早饭,听到安清夜喊住了阿姨,请她帮忙去联系一位当地熟悉五台山路况的司机。

阿姨听了吓了一跳:“你们要去大朝台?”

所谓大朝台,就是走遍五台山中、东、南、西、北五座高峰。五峰高峻,山路又难行,古代修佛者往往要花极大的毅力和决心才能踏遍五个台。然而如今交通便利,一日之间,开着车就可以走遍。只是冬天山路结冰,路况危险,很难找到司机。

安清夜沉着地点头:“是啊,想去大朝台。”

“别去啊。”阿姨有些为难,“昨天打雷劈了佛母洞你们知道吧?这段时间天气太古怪了,今天又下雪,路都看不清,哪有司机敢上啊?”

弥川喝了半碗豆浆,叹了口气说:“不行就你开车吧,今天必须得上去。”

“欸?胆子变大了啊。”安清夜的眸色中带着淡淡的笑意,“不怕我车技不好?”

“车技再不好,也得上山!不能再让他赶在我们前面了。”弥川斩钉截铁地说,话一出口,她自己也觉得带着一丝悲壮,“等等,我们要去哪里?”

安清夜下巴上有青青的胡茬,显然是一夜未睡的样子,他耸耸肩:“我查了很多资料。五个台上各有千秋,古寺遗迹很多,我筛选了一些出来,都去走走吧。”他顿了顿,又苦笑道,“反正也是瞎猫碰死耗子,赌一把了。”

古书上说:“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

真正开车上山的时候,弥川终于彻底领悟了“清凉”二字。

山路盘旋而上,狂风像是猛兽一般,不要命地撞击着玻璃窗,雨刷片刻没有停歇地刷去雪片。安清夜把车开得很慢很慢,因为此刻在暴风雪中,能见度大约不到两米。

南台又名锦绣峰,离台怀镇大约有八十里路,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气候,据说春夏之际金莲名菊,灿发如锦,千峦弥布,犹如仙山。而其余四台连绵起伏,唯有这一台独立于其他四峰,远远望着,势若游龙。

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四五个小时,车子最后停在了南台顶峰,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皑皑白雪,了无人烟。弥川又多穿了一件防雨羽绒服才敢下车。环顾四望,唯一的寺庙普济寺大门紧闭,红墙在茫茫风雪中透着难以言说的风骨。

“我们……去哪里?”弥川冻得话都说不全了。

“去看看庙里有没有人。”

敲门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抱很大希望,却没想到真的有人应门。

开门的是位老僧人,他穿着旧棉袍,眯着眼睛打量着他们:“这种天气还上山?两位施主真虔诚。”

弥川微微有些脸红,连忙学着安清夜的样子向师父行礼问讯,还偷偷看了眼身旁的人,他倒是泰然自若:“师父,可以进去上炷香吗?”

“请进,请进。”

关上大门,仿佛闭上了所有的风雪。台顶天气严寒,今天更是只有这一位老僧,他取了数支香给两人,自己便又在一旁坐下,闭目诵经。

正殿打扫得干干净净,弥川趁着进香的时候偷眼去看面前的文殊菩萨,菩萨手中举着利剑,只是那雕塑分明是近现代新塑的,心底便不由一阵失望。

安清夜敬香之后,从容地走到僧人面前,问:“师父,南台上可还有文殊师利的遗迹所在?”

老师父睁开眼睛,摇头道:“去不得,去不得。”

“只是好奇问问,这种天气,哪里去得成呢?”

老师父闻言放了心,就说:“普济寺后边有一条小路,往前走上数十里路,靠近中台,文殊菩萨的坐骑仙狮便一直居住在那里,当年文殊菩萨也曾在那里修法传道。汉代印度高僧远道而来,见此胜景,便取名为狮子窝。”

像是有一道电流,迅速地击中了心脏脉络,弥川的语速不觉加快了:“汉代的高僧,您是说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不错。”老僧笑眯眯地道,“小姑娘懂得不少。”

“大师,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文殊菩萨手中要拿一把剑呢?”

“呵,‘文殊仗剑逼如来’,那是佛经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有菩萨在佛身边修法,忽然遇到魔障,看到了自己前世所犯的杀人罪孽,一时间不能自已。文殊眼见如此,便化出宝剑刺向佛祖胸口。佛祖淡淡一笑说,我本就空性的,你持剑要杀的是谁呢?文殊菩萨也不说话,只是微笑。一旁的菩萨见状倏然间大彻大悟,就再也不执着于往事了。是以,佛祖称赞文殊有大智慧。后人所造佛像,大多以文殊师利持剑来纪念他的大功德。”

弥川闻言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这风暴,只怕越来越烈了呢。”老师父笑着站起来送二人,“这般天气还能相见,实在是有缘,不过还是早些下山吧。”

他们同老僧道别后,站在普济寺门口,彼此对望一眼,心照不宣——他们并没有上车,反而顺着反方向,踏上了那条几乎难以发现的小路。

走路的时候甚至不能张开嘴巴呼吸,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卷进一大口风雪。弥川低着头,觉着这条路实在太过漫长,直到前边安清夜忽然停下脚步,她一个刹车没刹住,直直撞向了他的背部,鼻骨生疼。

“到了。”安清夜指指路牌,“狮子窝。”

没想到狮子窝就是一个小小的山洞,外边的蒲团早已被大雪盖住,隐约可见里边燃着香烛,不知有没有人。

两人弯腰进去,只见洞里是一座等身高的文殊塑像,菩萨骑在狮子上,手中执剑——只是迥异于寻常菩萨的目视前方、悲天悯人的神情,这一尊文殊师利竟是微微露齿而笑,目光望向手中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