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枇杷花开(165)+番外

枇杷笑了,“我们营州人都这样热心的,你到了营州就知道了。”

又有女孩们问营州的情况,枇杷热情地答着,又有人问:“听说那里冬天会把人的耳朵冻掉呢?”

枇杷侧了侧头,把两只耳朵给大家看,笑道:“我生在营州,又在营州长到十几岁,你们看,我的两个耳朵还都好好的呢!”

大家纷纷笑了起来,“看来都是传闻了。”

“营州其实是非常好的地方,”枇杷深情地说:“冬天虽然会冷一点,但是下了大雪后第二年的粮食收成就会很好。若是没有突厥人,那里的人们都过得非常幸福。”

“好在已经与突厥和亲,十四娘去营州就不必担心突厥人来犯了!”

枇杷也希望营州能再不兴兵戈,遂笑道:“那样最好了!”

二月初一一早,枇杷先将阿鲁那送出门,又去为王十四娘送嫁。陈博现在领着营州留后之职,其实负责整个营州节度使的责任,自然不能亲来,派了四个管家带着几十个军士前来接亲,在王家门前将鞭炮放得震天响,王十四娘就声声鞭炮中上了用红缎子装饰的车子,听着大家的祝福离开了京城。

枇杷并无多少伤感,因为她觉得十四娘在营州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幸福美满,而且她没几年也会回到营州,她们还会再见面的,于是笑着看王家送嫁的队伍十里红妆的离开了。

与母亲回到家里,刘嬷嬷迎了上来,送上两张拜帖,枇杷从母亲身后伸出头一看,原来是官媒的帖子。

一个月前,枇杷只要一见这样的帖子,会气得直跳脚,但现在她却沉静多了,听着杨夫人问:“不是说有官媒过来就都回了,只说我家小姐年纪小,不急着订亲吗?”

“已经打发回去两个了,这两个与别人家不同,说什么也要将帖子送到夫人面前。”刘嬷嬷看了一下枇杷,吞吞吐吐地说:“夫人先听一下说的是哪一家吧。”

枇杷知刘嬷因自己在不方便说,但也不肯躲开,只是大方地问:“即是给我说亲,我听听出无妨,到底是哪一家?”

见杨夫人了也点头示意,刘嬷嬷便说:“一家是齐国公曲家派来的官媒,说的是曲家七郎君;一家是田家,说的是田家过继的儿子。”

曲七大家都知道的,这些日子他没少上玉家的门,只是总也见不到人,在外面一等就是一天,后来他想来是明白了,才不再上门。而田家是哪一家呢?

杨夫人想了一下惊道:“田家?过继的儿子?难道是田令攸家?”

刘嬷嬷郑重地点头,“正是他家。”

曲七一直缠着自己固然令枇杷非常讨厌,但是比起田令攸突然为了继子来求娶,还真要算是好的了。枇杷只觉得一股怒火从心中升起,真想将那张拜帖一撕粉碎再摔到官媒的脸上,但她还是压下了心里的火气,向娘道:“前两天魏国公王泽就提醒我要小心田家,我原以为他们会在外面动些手脚,没想到却是提亲?”

杨夫人想到这两天枇杷一再提醒大家出门小心,才知原委,现在也不责怪她没有早对自己说,只道:“只有千日做贼的,却没有千日防贼的。既然田家上了门,我们只管不应就是。天子家尚且没有强娶的,田家难道还敢来抢亲不成?”

“正是,”枇杷镇静地道:“我们只回了田家,看他家还能如何?光天化日之下,我就不信他还敢做出什么事来?”

杨夫人想了想道:“也只能先如此了,你回房去吧,我来回绝田家的媒婆。至于曲家,也一样回了,想来齐国公夫人也不会怪我们的。”

虽然杨夫人将两家媒婆都婉转回绝了,曲家也就罢了,可田家的媒婆依旧每日拿着帖子上门,又对外面放了风说田玉两家的亲事成了。

☆、第122章 曲家兄妹

玉家人虽然对亲戚朋友是要解释的,但总不能到大街上对每个人都说自家没有答应田家的求亲,爹气得恨不得打到田家去,可是被大家拦住了,田家可能就在等着玉家沉不住气闹出事来,那样田令攸反倒可以动手了。

“今天我一上衙就有几个人过来向我道喜,我怎么解释,他们也不肯信,只说田玉两家的喜事人人尽知了,”爹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我真想揍他们一顿,守义硬是把我拉回来了。”

三哥这两天也没有上衙办事,一直陪着爹、娘和枇杷,现在道:“爹,这两天你别上衙了,明天我替你报个病假。”

杨夫人叹道:“由着他们说下去,枇杷的名声可怎么办?”

爹颓着坐了下来,过了半晌说:“都怪爹没用,惹不起田家,我们一家人又都在京城,也不能硬碰硬。不如我们回营州吧。就是在营州城内过不下去,还可以去朝廷管不到的城傍羁糜州。到了那里谁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怎么能怪爹呢,都是田家太不讲理!再者我们凭什么走?”枇杷不肯,爹用了一辈子的努力升到四品官,现在如果弃官回营州,那么一生的辛苦都白费了,“我们没有错,就不必要躲。我还不信田家难道会把我绑过去吗?就让他们动手试试!至于名声什么的,我才不在乎!”

“对,京城毕竟是朝廷的天下,又不是田令攸家的天下,我们为什么要躲呢?”三哥也说:“我们要想出办法,让田家不能得逞!”

可是,以玉家的地位和权势,想对付田令攸实在是力所不及,况且枇杷又是女孩,在街头巷议声中最为吃亏,就是一向多智的三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两天我左想右想,只有这么一个主意,”杨夫人道:“当年则天皇后生了公主后,吐蕃来求和亲,皇上和皇后遂送公主入道门,号为太平,后来便就是有名的太平公主。此后公主贵女们自请修道的也不知凡几,我们不如也送枇杷进道观带发修行两年,等事情冷了下来再重新接回来。”

枇杷一听,马上便赞同道:“娘的办法真好!我既然进道观修行,便与家里无干,田令攸也不能以此来找我们家的麻烦了。更何况我一直不愿意嫁人,就是当一辈子女道士也没关系!”

其实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杨夫人怎么会愿意枇杷进道观修行呢?但现在只有把枇杷送入道门,方能挡住田令攸的无耻行径。

好在修行的女冠随时可以回到家中嫁人,当年太平公主就是如此,她一经成年,皇上和皇后便将她从道观里接回来,为她选了驸马成亲。

杨夫人打的就是这样的主意,便向枇杷又道:“哪有一辈子当女道士的?只不过用这个办法来挡田家的亲事。这两年你只管在道观修行,娘每年都会去道观陪你住些日子,两年时间就很快过去了,到时候我们就接你回家。”

爹和三哥其实是不愿意的,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便也只得点头答应。一家人正商量着,门上传话,曲家郎君和小姐前来拜访。

上一篇:女储天下 下一篇:莲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