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花灿烂(318)

大太太上前拦住春花说:“大老爷也是为你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子应该从一而终。你去了家庵,潜心思过,才能弥补你的失德。”

“我有没有过错,不用你们来判断,也不用你们管。”春花冷笑着说:“父亲母亲在,我一定会承欢膝下,以后,我们就是陌路人。”

然后扶着卢梦生的手走了。

书房里的这段事情,两边都这样静静地过去了,应该都是怕杨松和于夫人知道。杨松虽然是个大儒,但还没有刻板到极端的程度。而且不管是春花还是雪花,总归是他的女儿,他还是力所能及地顾着,而于夫人就更是偏心小女儿了。

只是春花与大太太再见面时,就生疏得多了,但表面上的礼貌还是维持着,于夫人没有看出来,可是回娘家的琼花却发现了。

于夫人午睡时,她便偷偷问春花。

春花把事情说了一遍,又告诉她,“我们的房子收拾好后就会搬出去,以后就不打算与大哥来往了。”

虽然是亲哥哥,可是竟然要将她送到家庵关起来,对于这样的亲人,还是别当亲人了。其实大老爷并不是最严格的道学家,明朝中后期有个官员曾经因为七岁的女儿从男仆手中接过一个饼吃了,就觉得女儿失了节,把女儿活活饿死了。

琼花不以为意地说:“他这几年读书,愈发的读傻了,总以为自己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大道理一套套的,可到了自己身上,也就那么回事。你不要理他,以后我有机会说他。”

想着大老爷前几天从外面买回来两个漂亮丫头做通房,被父亲和母亲说了几句荒唐不知保养身子,自己无意间听到了的事情,春花便笑了,这些道学家们,从来都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已的!

“不过,他不敢做什么的,上面还有父亲母亲,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谁也受不了,你只管安安稳稳地住着。”

春花点头答应着,另一边,卢梦生加紧了新房的修缮,又将陈妈重新送回春花身边,“我总不在身边,你现在月份大了,身边还是多几个人好,陈妈跟着我们好几年,能信得过,还很细心体贴。”

春花笑着对满脸担忧的卢梦生说:“大老爷和大太太只是满嘴的仁义道德,可真的做什么,他们并不敢,也没那个能力。何况我整日与母亲在一起,不会有什么事的。”

只要父亲和母亲的态度明确,作为儿子,大老爷是不敢反对的,否则就是不孝,这就是他把卢梦生和春花单独找出去的原因。只是,他以为卢梦生会被他说动,却是白日做梦了。

永乐皇帝的后事办得差不多了,皇太子便将卢梦生、温峻送进了京卫指挥司任同知,卢梦生正式开始了他的新工作。晚上时,父亲便将他叫到了书房说了一会儿话,春花自然要问,卢梦生告诉她,“父亲提点我,我只是个武官,对朝政大事千万不要多嘴。”

“父亲毕竟在朝中时间长,知道的要比我们多,他的话你一定要记在心里。”春花赞同地说。

但她却不知道,卢梦生和温峻救了皇太子后,又在皇太子身边这么些日子,大家就把他们俩当成皇太子的人了。皇太子从小跟在永乐皇帝身边长大,在很多方面也是与其祖父相似,而与其父不同。刚即位的皇帝春秋鼎盛,想起先帝时皇帝与太子间的微妙关系,父亲自然是为卢梦生担心。

这些事情,卢梦生听懂了,但是他却不肯对春花说,而是笑着告诉她,“朝中的大事自有岳父等大臣做主,我只尽自己的本分,协助指挥使管好卫所就行了。”

这以后,他便天天按时上衙下衙,空余时间倒比原来要多了,也能天天陪着春花。而春花的身子日渐沉重,也很需要他的关心。

到了沐休前一天,卢梦生请了一天假,陪着于夫人、春花去了静心庵。前些天于夫人要带着春花去,可卢梦生却不放心春花,一定要大家等他有时间一同去,因为路远当天不能赶回来,一定是要住上一夜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

当年于夫人以为春花真的死了,大病一场,琼花就将她送到沧浪庄上休息,让静慧师太对她说了实情。于是静慧师太将其中的一半院子隔了出来,专门留给杨府的人用。这以后于夫人每年冬天都要来住上几天,与师太在一起谈谈春花,聊解相思。当然,以她的性格从不亏待庵里,每次都要大手笔的布施。

静慧师太得到消息后,早已从庵中过来,迎接于夫人和春花的到来。

刚把不知情的人都遣出去,春花就激动万分地拉着师太不放手。静慧师太不仅帮了她很多,也在精神上给了她很多的支持,春花一直非常想念她。

“师太,你一点也没变!”春花哽咽着说。

“阿弥陀佛,”静慧师太很平静,笑着拍了拍春花说:“我倒是有些不敢认三姑奶奶了!”

在一旁的卢梦生见她们寒暄结束,过来给静慧师太行了礼,静慧师太忙不迭地避了开去,“贫尼可不敢受施主的礼!”

卢梦生却执意行了礼说:“要不是师太施加援手,太太哪能顺利地到了辽东!”静慧师太笑着说:“你们间有缘,何来谢我?去佛祖面前行礼就行了。”

晚上大家在一起说话的时候,春花便将留儿叫过来给静慧师太行礼,静慧师太明白这是当年的小女婴,便拉在手里看了看,然后又慈祥地笑了,与于夫人说:“这都是善缘,夫人和太太一家都会有福报的。”

第二天一早,春花陪着于夫人进静心庵里拜佛,并祭奠于半城。

如今的静心庵不再是个隐藏在山间的小尼庵了。因杨家三小姐的善举,静心庵在山脚下建了房子,收留了很多走投无路的女子。这些人有的皈依了佛门,也有的为庵里做事,照顾病人孩子。

而同时,静心庵的名声也传了出去,京城里妇人喜欢到这里拜佛,香火非常兴盛。

这时候正是初秋时节,京城的天气非常宜人,来静心庵拜佛的人很多,静慧师太还是单独为她们做了一场法事。

于夫人带着春花一家人给菩萨上了香,求春花生产母子平安,又在于半城的灵前将春花的事情默诵了一遍,请于半城保佑她。

之后,春花与卢梦生带着留儿绕到了庵旁,在静心庵一侧的半山腰上,立着许多坟墓,是静心庵出资为病死的女人们设立的,这片坟地中还有杨三小姐和如棋的假坟。

静慧师太带着他们来到在几株大树下的一座坟前,坟前虽有石碑,但却没刻字,这就是真正的于娘子夫妻埋骨之处了。

坟前有人时常整理供奉,很是洁净,春花告诉留儿,“这里埋的是你的亲人,你行大礼祭奠吧。”让她将准备好的供品奉上,行了三拜九磕的大大礼。待留儿起来后,看她目光中带着疑问,就说:“等你大一些,母亲会全部告诉你的,现在先不要问。”自己和卢梦生也给于娘子上了香。

上一篇:登堂入室 下一篇:女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