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花灿烂(236)

卢梦生还干了些坏事。春花抚着他健壮的胸膛和漂亮的腹肌,满意地感到,她这些天的努力没白费,卢梦生前些天瘦下去的肌肉又长了回来。

☆、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天,春花就与陆太太和文太太说了山谷里的蘑菇,果然她们的眼睛都变得亮闪闪的。陆太太大声说:“百户太太,你带我们去采些蘑菇吧!”她们到这里也不过比春花早一个月,对周围情况并不熟。

春花就知道大家一定愿意去采蘑菇的。不只可以现在吃,还可以晾干了留起来。

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春花让文太太算一下有多少人,她打算自己赶马车带大家去,当然以不影响百户所里的的正常工作为前提。

刚吃完晚饭,文太太和陆太太一同来了,她们坐在春花家的炕上,喝着茶,将要去的人数说了出来,春花被一百多人的数字惊呆了。

差不多百户所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怎么能这么多人?”春花问。不待她们回答,心里也明白了,能去采些蘑菇改善伙食,也许还能卖出去补贴家用,每一家能出去的男女老少一定都要去的。春花觉得责任重大,她说:“要是这么多人去,还要与百户商量一下。”

说着要出门将卢梦生找回来,他刚见两位总旗太太来,躲了出去,只有这么一间屋子,确实没有待客的地方,他若是在,两位总旗太太就没法坐了。

“太太,”文太太拦住她说:“我们来还有一件事情与您商量。”

“是啊,百户太太,恰好春耕已经结束了,我和文太太就想把百户所粮食仓库交给您,这事还是您来管合适。”陆太太快言快语地说。

在明代卫所,低层军官和军士们的妻子也都算是卫所的成员,她们也负担着一些责任,特别是在墩台等处,还要将她们的名字也登记在册,当然这种登记在册是刻在墩台的石头上,为的就是约束她们。

可以说春花也有管理百所的一些责任,但她并不想接这个活,不是要逃避责任,而是陆太太和文太太管得很好。当然春花也没想闲着,她可以做点别的。

“这些事务你们做得都井井有条,百户也非常满意,就不要易手了。”春花暗中帮卢梦生算过帐,得出的结论是她们很廉政勤俭。

最初文太太和陆太太都以为百户太太不会住太久,而且也并不信任这个娇弱的百户太太能够管得了这些杂事,但这些日子的相处,她们都知道了百户太太的能力,也心悦诚服地想把手里的大权让出去。

文太太先抿了抿嘴,她说:“可是……”想劝劝春花。

春花摆手说:“百户所里这样集体做午饭不会太久的,过了秋收就一定会停下来,你们就一直做完,善始善终。”

百户太太既然这样说了,两位总旗太太就没法反驳了。

春花将卢梦生找回来,对他说了采蘑菇的事。

“嗯,”卢梦生略一沉思,便说:“春耕已经结束,这几天我带着大家打些土坯,还要去砍些树,先把房子盖起来。既然这样,你们不如跟着砍树的人一起去山里,晚上也一起回来,还能相互照应着些。”

“这当然好。”春花问:“是不是有车去呀?”

“百户所里所有的车都去,要把砍下的木头拉回来。”卢梦生告诉她,“你们一早就跟着车去,下午,再让车把你们提前送回来。”

“太好了!”春花和两位太太都很高兴,如果有车送大家,路上能节约不少的时间,而且不管采了多少,都能拿得回来。

文太太和陆太太走了后,春花就缠着卢梦生给自己再编几个筐,她觉得明天自己一定能采来好几筐的蘑菇,只是家里只有上次在山上临时编的小筐。

“你采那么多做什么?”卢梦生说:“家里不是还有一些你从黄家屯买的蘑菇吗?”

“那些都是去年的干蘑菇,味道早就不好了,我要多多地采些新鲜的,冬天时我们炖鸡吃。”春花又想到了一件事,“说到炖鸡,我们得养些小鸡,到了冬天,正好可以吃。”

“你还能养鸡?”卢梦生不信。

春花爱干净,她和卢梦生刚成亲的时候,舅母就说让她养几只鸡和一头猪,她说什么也没答应,要是院子里多上一头猪和几只鸡,那会乱成什么样?

“我是不想自己养,可我决定买些小鸡,拜托别人帮我养。”春花宣布,然后她真的买了些小鸡,请了一个军户的母亲帮她养,可在商品社会打过滚的人不可避免地从养几十只鸡慢慢变成了开一个养鸡场,而且还琢磨出养野鸡的方法,当然这是后话。“眼下,你先帮我编几只筐。”

“你采一筐就够了,然后跟着运木头的车早些回来。”卢梦生不答应,他的宝宝可不能那么劳累,采上一整天的蘑菇。

春花不理他,待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坚决不肯让卢梦生进她的被窝,“你要是不给我编筐,就别想了。”

这件事的后续就是,第二天到了山里,卢梦生先给春花编了好几个筐,他因为答应编筐而得到了好处就不用多说了吧。

山谷里,男人们在伐木,老人、女人和孩子们在采蘑菇,互相间能看到对方。春花眼尖手快,很快就采满了一筐,放到大车上。她抬起头看见卢百户,他正带着几个人将一棵放倒的大树分成几段,用绳子拖下山来,放在车上,很快,第一批木头运回了百户所。

又长又粗的木头可以盖房子、打家俱,而那些枝桠,则可以烧火用。

中午运木头的车子又给大家带来了午饭。当然只有那些军士们的,采蘑菇的人们也拿出了自带的午餐吃了起来。春花吃了一口自己带的烙饼,尝尝分给卢梦生的馒头,又把刚做串的烤蘑菇串递给卢梦生一个。

这一次,春花还是没有做上鱼汤,卢梦生那边一直都忙碌着,而这边的人也都一心用在采蘑菇上,甚至那些七八岁的孩子也没人下水去抓鱼。于是春花便串了几串蘑菇,用火烤了吃。

“你已经采满两筐了,一会儿就先回去吧。”卢梦生一面吃一面又劝春花。

“不行,我还要再采些。”春花指着文太太的筐子让卢梦生看,“文太太采得比我还多,中午吃了点东西又去采了。我总不能比她少太多吧,还有齐嫂,带着小红和小兰,收获也不少。”

到了回去的时候,大大小小装满了蘑菇的筐堆成了小山,大家只能跟着车子走回去。春花倒是受了特别的优待,坐在卢梦生的马上先回了百户所。

等蘑菇运了回来,春花看文太太将自己采的蘑菇拿出来半筐,便也同样拿出了那么多交给文太太,这是留给百户所里做饭的人。就像陆太太和文太太两个人就得轮流去。

现在整个百户所里的空地差不多没有了,操练场上是一排排的土坯,各家窝棚前是摊开的蘑菇,一黑一白,一大一小,但都等着晒干。

第二天,她们再次去采蘑菇时,在黄家屯的路口,遇到了黄家屯的妇人们,她们每人或背或挎,也带着筐子出来采蘑菇。

上一篇:登堂入室 下一篇:女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