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花灿烂(140)

其实,春花从肖家出来后,确实想做布店的生意,想在辽东镇将福记的销售网建起来,但广宁府有涂三爷,然后又认识了田掌柜,便打消了这个心思。

定辽前卫毕竟是一个不大的小卫城,又是以军人为主,军人的军服是统一发的,在这个时代,这些人也没有那么多的余钱再买衣服,所以布店根本没有太大的市场,如果她也开了布店,两家布店最后只能剩下一家,而且经过激烈的竟争,一定会两败俱伤,那实在是得不偿失。田掌柜在路上对她虽然照顾不周,但那也是他性格的问题,春花还是领情的。而做生意的路有千万条,何苦去与熟识的人相争呢?

田掌柜看到自己在广宁府帮着涂三爷招呼生意,才起了疑心。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与涂三爷的关系不错,怕自己能进到更便宜的布,抢了他的生意!

春花想明白了,就笑着说:“我打算开个饭店,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本也要过几天去拜访田掌柜,还想请您来捧场呢。”

田掌柜一听,笑得脸上的胡子都跟着一抖一抖的,说:“好,好,我一定来捧场。”

春花笑着谢了,就说:“田掌柜,还请您教教我,在定辽前卫开铺子,不知道还要打点打点谁?”

田掌柜一见春花不能威胁到自家了,本就非常高兴,马上就热情地介绍说,“总揽定辽前卫所有事务的是指挥使,管咱们商户的是王指挥同知,他负责民政,下面还有几个官员,只要按时交税,四时八节的礼品也别忘了,这些官老爷们也都不多事。”一一给春花说清了。

春花点头又问:“街面上呢?”

和卫城各方面与商户经营相关的官员自然要处好关系,可是这都是明面上的,卫城里还会有暗地里的势力,这才是自己想问田掌柜的。

田掌柜看了一眼春花,心里暗自庆幸,于娘子没想做布店的生意,她这样年轻轻的就知道做生意的事情,自己的儿子还真比不过她。

但反正他们间不会有冲突了,这时也就不再隐瞒,“卫城里有两伙人,一伙五个人,都是正军,自称为五虎,还有一伙,有七个人,都不在军籍,自称是七星。五虎占了东南两条街,七星占了西北两条街,还是一年前因为一个女人打了一场架,平时倒也相安无事。”

“他们收钱吗?”

“每个月的月初,他们就按占的地面,按月到每个铺子里收上一吊半吊的,要是不给,就来找麻烦。所以各家也就都交了。”

“田掌柜一个月交多少钱?”

田掌柜看着春花一心问到底的样子,只好说:“我那铺子小,每个月交七百个钱。”其实田掌柜应该交一吊钱,但他千方百计地讲到了七百钱。

借着田掌柜对自己的歉疚和知道自己不做布店生意的欣喜,春花问到了不少定辽前卫的□□,这时真是宾主尽欢,虽然春花没留饭,但田掌柜走时就像吃了几杯老酒似的飘飘然。

于娘子不做布店生意,田家的布店就保住了。田掌柜从听到于娘子买了铺子后就提起来的心终于放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4078514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2-20 20:45:26

今天到了一百章,热烈庆祝!

☆、第一百零一章

十二月初五,吉日,一大早,春花打开大门,放了鞭炮,饭店就算开业了。经过思考后,春花还是决定低调些,她虽然可以拿出一块金子来,将饭店各方面一次到位,但那样,一定会引起卫城里人的注意,在所有人都知道她把钱都用来买房子后,她得费些力气解释才行。也许她能解释得通,但总归会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而在这样一个小城里,饭店生意最主要靠的还是口味、品质、价格等,循序渐进地把饭店做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前在这间铺子开酒店失败的原因就是起点太高了,普通的兵士和居民根本不敢进来吃饭,而卫城内有钱人数目较少,开业后很快就门可罗雀,硬撑了两年,还是惨淡收场了。

所以现在,春花的饭店还够不上称为饭店,而是叫小吃铺子更合适。以馄饨为主打产品,另外还有馒头、豆沙包、花卷等主食,菜则是以浑锅做为主打食品,配有卤蛋、酱肉、小炒、凉拌小菜等,还有两样免费食品,那就是馄饨汤和咸菜。

在卫城这样小的地方,一家新的饭店开业,不论规模大小,也足以使大家都注意到,至少开业头几天的客人就不少。

以军户为主的卫城人们的各项时间安排不可避免地受军士们日程的影响,他们大都数早餐时间都在晨正左右,这是因为寅正到晨正时分卫城内的兵士们操练,结束操练后,正好开始了早餐。

春花的小吃铺子每天在寅正准时开业,迎来第一批客人。行商的、出门的、客居于此的人,可以赶在天刚刚亮,城门打开之前来一碗热呼呼的馄饨,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要上一碟酱肉、一碟小菜,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走之前还可以带上几个馒头、两个卤蛋做为午饭。

就是卫城本地的人家,早上不愿意烧火做饭,在没有煤气、没有电的时候,这确实是一件很麻烦很麻烦的事情,就可以从家里带着一个大盆,买上两三碗馄饨,多加点免费的汤,再配上几个孩子最爱吃的豆沙包,回到家里,不费一点力气就吃上了早饭,价格也不贵。

兵士们操练结束后,真正的高峰时间就到了,这样大量的男性人口,总有家眷不在卫城的,或者家里没有老婆的,还有不想回家吃饭的,到了这里来一碗馄饨,饭量大的再加上一个馒头,就把早餐解决了,一天两顿饭就解决了一半。

要知道这里大多数人家每天是吃两顿饭的,如果早餐吃得好,下午就不至于饿得太早,所以对这些人来说,稍贵一些的馄饨很受欢迎。

卫城内的人员整体经济情况要比下面的千户所好多了,毕竟这里集中了整个定辽前卫的几乎所有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大部分的军官,对卫城中的很多人,每天早餐的馄饨还是在消费范围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是买几个馒头,再挟点免费的咸菜,喝几碗免费的馄饨汤。不管在店里消费多少,春花都一样的热情,只花一两个铜钱的客人,也许她挣不到钱,但起码积累了人气,他们也是潜在的客户。

下一波的高峰就是外面来卫城的人为主了,卫城本就是这一片的政治商业中心,每一天都有从外面过来的人:从广宁府来的,从周围卫所过来的,最多的就是定辽前卫隶属的千户所、百户所、民屯、商屯的人,他们过来办事、采购、看病等等。

春花的小店开业正赶上年前,来采购年货、走亲访友的人已经多了起来,南大街靠钟鼓楼的第一间铺子占尽了地利,外面来的人最容易看到,而且,只挂了两只表明是一般饭店的幌子,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上一篇:登堂入室 下一篇:女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