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登堂入室(282)

而元家的事他已经听郑全说过了。

不来京城他还不知道。原来那元公子的外祖父曾经主考过三次春闱,又曾在吏部做过二十几年尚书,门生故交遍朝野。而现在的元家老太爷并不是元公子的嫡亲祖父,而是堂祖父。不过因为元公子这一代已经是四代单传了,和元家老太爷这一支一直没有分家,因而还在一起排序而已。这位老太爷也不简单。几经贬官,几经起复,最终是从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位置上退下去的。他有一个儿子三个孙子,全都是两榜进士。儿子更是做了十年的国子监祭酒。

他们要做京城权贵们的生意,就没办法绕过两家。

宋积云知道他指的是什么,道:“你不用管这些,我们先准备着。京城的铺子不是那么好租的。背后多是权贵之家把持着。有些地方你看着门可罗雀,可人家的生意未必在这上头。有些人家你看着客似云来,未必赚到了钱。

“你也别自己一头雾水的乱闯。请个牙人。能在京城开牙行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些银子不能省。”

周正应诺,外面隐隐传来喧哗声。

宋积云皱眉,道:“怎么回事?”

宋家的人初来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这几天都遵照她的叮嘱没有出过门,就怕是没摸清左邻右舍的底细,横生出枝节来。

周正身边的小厮机灵地跑了出去,然后很快就折了回来,回她的话道:“是有人在外面窥视。说是早看好了这宅子,没想到犹豫了几天就被人租了去。想问问我们家是做什么的?想打探我们家底细。何师傅不愿意和他们多说,他们居然在门前闹了起来。”

这是江湖上常使的手段。

先和你起口角闹起来,甚至是动手动脚地出点血,然后大伙儿一道告去衙门,看你们家后面是谁在撑腰。要是有人没银子,就拿重金砸下来,砸到你心动为止。要是有银子没人,就找了官衙的人给你施压,让你没办法只能让步。

这是有人看上了她这院子。宋积云道:“那伙人是做什么的?”

小厮有些得意洋洋地道:“何师傅套他们的话,好像是从福建那边过来,和我们家一样,也是烧瓷的。”

从福建过来,烧瓷的,不会这么巧,是德化瓷的人吧?

宋积云寻思着,等了一会儿,门口安静下来。

她吩咐那小厮:“去,请了何大志过来。”

小厮又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和何大志一起过来了。

“大小姐!”何大志给宋积云行礼,道,“您别担心,我已经派了人跟过去,肯定会把那几个王八蛋的底细摸个一清二楚的。”

宋积云点头,又交待了周正一些琐事,这才回了口袋胡同。

香簪正脚盼着她回来。一看见她扑了过来,道:“大小姐,大小姐,造办处有人送了公文过来,说是让您后天一早去造办处报到。”

宋积云一面颔首,一面往里走,道:“那你吩咐下去,把我去造办处的衣服首饰,车马打赏准备好了。”

香簪脆生生地应“是”,郑全和何大志居然一道走了进来。

宋积云挑了挑眉:“你们怎么走到了一起?”

郑全和何大志一道给她行了礼。何大志道:“大小姐,我派了人去摸那群人的底,不曾想遇到了郑管事,就干脆一起来给您回话了。”

宋积云的目光落在了郑全身上。

郑全道:“您不是让去查德化瓷和龙泉瓷的人吗?那天找上门的就是那德化瓷邓家的人。都察院副都御史刘大人是德化人,邓家正是靠着这位刘大人发的家。他们敢去堵我们家的门,估计也是仗着刘大人的权力。”

都察院副都御史是都察院副职,正三品,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台面上的人了。

宋积云“嗯”了一声,问何大志:“他们现在还打我们那院子的主意吗?”

何大志笑道:“那附近都是些作坊,像我们院子那么好的地段,那么大的地方的院子,数来数去也不过两、三个,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就放弃。不过,说起来,这件事还得感谢元公子。”

“什么?!”宋积云愕然。

何大志大笑:“我怕那邓家的人使出什么手段,越过我们去找房东,特意请牙行去查了查,原来,那院子前些日子被元大人买了下来——我们那院子的房东是元大人。”

姐妹们,这几天在试着用作家助手发文,不知道为什么,昨天的章节没有发出去,今天再发一遍……

第303章

宋积云没有吭声。

这倒像是元允中的作派。

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何大志没有注意到宋积云的沉默,还在那里眉飞色舞地道:“那帮王八羔子还想放冷箭。前天晚上朝着我们院子里丢了好几条竹叶青,要不是香叶眼睛尖,戴四时差点当成菜花蛇。”

宋积云一愣。

郑全已急急地道:“刚才来的时候你怎么没有告诉我?有没有人受伤?”

何大志不好意思地道:“我这不是还没有摸清楚那帮人底细,怕告诉了东家,让东家心里着急吗?那香叶从小跟着戏班子走南闯北的,班子里还有卖蛇药的,不要说是菜花蛇了,就真是竹叶青,我们也不怕。”

到底是下作手段。

宋积云眉头微蹙,道:“若是他们再使出这样的手段,你们就去报官。”

可能不会有什么作用,但至少让那些人知道,他们是不畏惧打官司的,那些人多多少少会收敛一点。

何大志应诺。

郑全和宋积云说起了邓家的情况:“由邓家三少爷领着进的京,但去造办处报到的是他们家的七老爷。我打听过了,这位七老爷是个瓷痴,除了烧瓷,其他的事一律不管。邓家怕他出了德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特意派了这位三少爷陪着他进京。

“邓家干的这些龌龊事估计是这位三少爷的主意。

“邓家一共来了三十六个人,就住离我们不远的煤市口,挤在个四间小平房里,连个转身的院子都没有。每天早晚那煤车来来回回不停,鞋面上都是煤灰。只在造办处不远的高升客栈给邓七爷和他身边服侍的两个随从租了两间客房。

“至于龙泉计家,则住在隆福寺旁的钱粮胡同。那边离造办处也很近,坐轿子不到两刻钟就能到。他们家领头的叫计双湖,以擅长烧制各种杯盏闻名。他们家跟着计双湖到京城的工匠也住在琉璃厂附近,叫计家大院。我打听过了,据说就是他们计家的宅子。”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片刻:“苏浙一带文风鼎盛,那计家自从发了家,就不惜重金聘请先生到家里坐馆。如今族里已经出了三个秀才,一个举人,更频频和耕读世家联姻,资助寒门学子举业。那计双湖的母亲就是秀才之女,他的舅舅更是在计家的资助下金榜题名,如今在山东的莒州做知府,与顺天府尹更同窗兼亲家。”

若是论背景,计家才是真正有背景的人家。

上一篇:公主铭 下一篇:春花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