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95)

真是奇妙的旅程,鲁盼儿就小声对杨瑾说:“你刚买到上海的火车票时,我听说每人一百多元,觉得太贵了,但是现在才知道,只现在见到的,一切都很值得呢。”

“你这是第一次出门,以后机会多了,也就觉得司空见惯了。”

“才不呢!”鲁盼儿就宣布,“我就是坐一千次一万次火车,也一样喜欢看窗外的风景!”

她果然也是这样,以后不知坐了多少次的火车、汽车、飞机,可一直没看够窗外的风景,这当然是后话了。

傍晚,火车上传来了餐车营业的通知,鲁盼儿倒比杨瑾还早站了起来,拉了他的手,“早点儿过去,我看看餐车是什么样的?”

杨瑾笑着随她站了起来,“去这边儿——餐车一般都在卧铺和硬座之间。”

果然,他们穿过三个卧铺车厢,就到了餐车。

餐车其实也与其他车厢一样大小,只是里面靠着窗子摆了两排桌椅,桌子上还铺着漂亮的桌布,比襄平县国营饭店还要漂亮。

“想吃什么就点什么,”杨瑾笑着让她点餐,还小声提醒,“别担心贵,出门总要好好吃饭。”

餐车上的饭菜确实比襄平国营饭店贵了不少,鲁盼儿心疼之后也想通了,“俗话说穷家富路,既然出门了,我也不能太小气。”说着点了一道红烧鱼段、一道炒青菜、一碗紫菜虾皮汤,再加半斤米饭。

红旗九队虽然有水渠,但从山上流下的水中只有少量的小鱼小虾,社员们很少能吃到鱼,而青菜也是这时节根本见不到的东西,再配上鲜美的紫菜虾皮汤,杨瑾就表扬鲁盼儿,“你点的菜真不错,又都是我喜欢的。”

“那就快吃吧。”鲁盼儿说着挟了一块鱼块,挑了鱼刺却放到他的碗上。

想到中午鲁盼儿帮自己剥鸡蛋皮,杨瑾就笑,“你比我小,却总想着照顾我。”

鲁盼儿并没有觉得,此时便也笑了,“我在家里是长女,照顾别人习惯了。”

杨瑾便不忙着吃鱼,挑了最大的一块去了鱼刺给鲁盼儿,“以后要由我照顾你,记住了吗?”

“你就宠我吧,”鲁盼儿哪里能感觉不出?杨瑾还是自己的老师时就对自己特别好,后来,彼此有了心意,他就更心疼自己,事事照顾自己。就说这次出门,他早去过上海和省城的,只是为了陪自己,“小心你把我宠得不懂事了!”

“我倒是想,只是你才不是那样的人。”

第78章 牛郎织女

餐车里的人越来越多, 鲁盼儿就说:“看来大家都不怕贵呢?”

“也不只是不怕贵,火车上有许多没有座位的,他们在餐车吃饭可以坐着休息一会儿。”

鲁盼儿醒悟过来, 从餐车另一端向硬座车厢看去, 果然普通车厢的座位上一个挨一个坐了许多人,座位旁还有许多人站着,便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我们早点吃完,把座位让出来吧。”

杨瑾笑着随她,没多久两人回到了车厢,中铺的两个人已经躺在铺位上休息,正要坐下,上铺的中年人就过来笑着问:“能不能麻烦你们换一下铺位?我们夫妻带着两个孩子, 住上铺特别不方便。”

这家人姓刘,在省城上的车, 听说是回上海探亲的了,刚刚大家打过招呼。

杨瑾看向鲁盼儿, 才要解释上铺空间小,摇晃得厉害, 不知她能不能适应,就见她已经点了头, 就笑着答应了, “那就换吧。”

“太谢谢了!”刘大哥没想到他们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赶紧拿出钱, “我们不是要占便宜,而是想尽办法也没买到下铺,不如把价差补给你们吧。”一张上下铺要差好几元钱呢。

杨瑾摆了摆手,“不用了,我们能买到下铺的票也是机缘巧合。”

刘家夫妻感谢之后,先打发两个孩子分别躺在一张下铺上睡了,两人坐在铺尾安心多了,“过一会儿我们就搭边睡一会儿,既能休息,也防止他们滚到地上——若是上铺不放心他们单独住,但一起住又躺不下。”

“我们只两个人,住哪里都没关系。”鲁盼儿理解地点头,拿了毛巾牙刷去洗漱——火车上居然会有自来水,就在车厢之间,十分方便,现在她已经熟悉了。

回来后见下铺上躺着人,通道旁的椅子坐着人,便脱了鞋爬到上铺——这里果然十分狭窄,就连坐都坐不直,便斜靠在铺上,将被子搭在身上。

杨瑾随后就也上来了,顺手拧亮头顶的小灯,“上铺也有好处,特别清静,我一个人出门时特别喜欢住在上铺,最方便看书了——这是列车的报纸。”说着分给鲁盼儿一半。

原来列车上还有报纸可以借阅,又有看书的小灯,鲁盼儿也赶紧把小灯拧亮了,接过报纸借着灯光十分明亮,便开心地说:“我觉得上铺比下铺好呢。”

“我们又一样了,我也喜欢住上铺。”

火车哐哐哐地向前走着,间或鸣一声笛,车厢轻轻地左右摆动,车厢下面的人和声音变得遥远,而杨瑾和鲁盼儿相距也不过一臂长,互相看得清清楚楚,说话也方便,只是隔着一个过道,怎么也不能挪到一起。

“我觉得我们有点像牛郎织女。”

“是很像……”

熄了灯之后,他们拉起了手,小声说:“这就是鹊桥。”

火车的早晨是广播带来的,鲁盼儿在优美的曲子中醒了过来,就看到杨瑾一双黑黑亮亮的眼睛正看着自己,便笑了,“我睡得好香啊!”

“是很香,还流了口水……”

鲁盼儿赶紧摸了脸,什么也没摸到,又见杨瑾笑得眼睛都弯了,知道他在骗自己,“不理你了!”

“其实是我流了口水,好不好?”

“这还差不多。”鲁盼儿撑不住笑了。

“是因为看着你才流的口水。”

鲁盼儿就知道他的心思了,脸上一热,赶紧左右上下看看,幸亏并没有人注意这边,赶紧低着头从上铺溜下来。

杨瑾也跟着下来,倒是大大方方的,“一起去刷牙洗脸吧。”

自己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里呢,鲁盼儿心里甜丝丝的,“走吧。”

两人收拾妥当,刘哥就笑着邀请,“我们带着孩子出门,东西准备得多,一起吃早饭吧。”说着递过来两张烙饼。

这时节,谁家的粮食都不富裕,所谓准备得多未必是真的,刘哥是欠了人情儿要还呢,只怕他们吃了饼,刘哥夫妻会饿着肚子,是以鲁盼儿和杨瑾都不接,“我们早说好了去餐车吃的,餐车上的饭菜虽然贵了一点儿,但不要粮票。”他们带了足够的钱和粮票出门,但出了省不能再用地方粮票,而全国粮票就不多了。

刘哥犹豫了一下,“要么我帮你们换点全国粮票?”

全国粮票一向最难换,而刘家到上海也要用的,杨瑾和鲁盼儿又笑着推辞了,“我们的也够用呢。”

虽然有心节约粮票,不过餐车上的早餐可真不错:有包子、油条、豆浆、粥、小菜……林林总总十几样,他们每样只选一个,两人分着吃,既有趣又可以尝到更多品种。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