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92)

“你还打趣我, 等你结婚的时候……”

“我可没有你这么好命,能遇到杨老师。”田翠翠轻松地说笑着, “我现在呀,最想的就是挣钱, 根本没想结婚的事儿——我们家重新盖了砖房,挣的钱都花光了, 还欠着外债呢。”

“你很快就能还清的。”

“嗯,争取一年就还清, ”田翠翠有什么一向不瞒着鲁盼儿, “只是现在投机倒把做小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最开始卖小吃, 不管是什么都一转眼卖出去了,现在就不容易了,挣钱也难。”

“那你得做出更好吃的东西才行。”

两人闲聊着,打扮一新的丰美就跑了进来,“杨老师来了!”

田翠翠就笑,“你要叫姐夫。”

“我忘记了,”丰美立即改了口,“姐夫来了!”

杨瑾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笑着走了进来,田翠翠就推了鲁盼儿一把,“赶紧走吧。”

杨瑾正好上前接过她的手,“走啦。”

两人骑上自行车,在一大群朋友们的陪伴下到了公社,拿着事先开好的介绍信领了结婚证。

田翠翠取出两朵红花,一朵下面的飘带上写着新郎给了杨瑾,一朵写着新娘的替鲁盼儿佩在胸前,“回去办婚礼喽!”

一行人围着新人骑着自行车,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地回来,路上的行人看到新婚的自行车队都报之以笑意。

队部里早聚了许多人,只听吴九爷喊了一声“新郎新娘来了!”喧闹的屋子一下子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们身上,然后轰地一声赞叹着。

“鲁盼儿可真好看呢!”

“杨老师也长得俊呢!”

“这就是金童配玉女!”小郭笑着把桌子拍得特别响,声音更响,“好!”

大家也都跟着他喊,“好!”屋顶都快被掀翻了。

“大家静一静!”罗书记拿着结婚证走到前面,“我为杨瑾和鲁盼儿这对小夫妻证婚,也代表大家祝他们永结同心,白头携老!”

罗书记的祝福很简朴,没有最流行的语言,可是却说到了杨瑾和鲁盼儿的心底里,两人真诚地鞠躬,“感谢罗伯伯!”

又转过头给九队的社员们鞠躬,“感谢九爷和大家!”

最后他们相互鞠躬,“我们从今天起同心同德,相互扶持,携手一生,永不分离!”

“不愧是老师,说的可真好呀!”吴九爷就笑着向下面的人一挥手,“开席喽!”

杨家和鲁家都没有长辈,主桌上坐的就是罗书记、吴九爷、小郭夫妻,跃进、丰收和丰美几个。杨瑾和鲁盼儿才给罗书记、小郭倒了酒,就听外面后奶的声音,“今天要是不请我坐主桌,我就把酒席掀了!”

吴九爷一摆手,“我早防着她呢,别人也管不了,还只有我能应付——你们别动,继续继续!”说着走出去将人拦住了,“你是不是以为二龙的事就过去了呀?二狗子包庇你们,没把他送到公社,明天我去问一问……”

万彩凤的声音立即就没了,吴九爷回来一笑,“要不是儿媳妇了身孕,不方便出面,今天的事儿就不用我说话了。”

虽然吴九爷有好几个儿媳妇,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小春婶儿。

吴九爷是精明能干的人,可几个儿子都平常,唯有小儿媳小春婶儿嘴上来得,手上也来得,是个难得能干的妇女,万彩凤见了她只有躲的份儿。只是按红旗公社的风俗,有了身孕的人不能参加喜事。

罗书记也认识小春婶儿,“你家的儿媳妇不只能干,还能服众,我看九队的人都肯听她的,巾帼不让须眉!”

小郭媳妇拉着鲁盼儿说话,“早听说你的名儿了,就是才见到人——杨老师看中的,果然人才出众。”

鲁盼儿笑着说:“嫂子别笑话我,我不过是个农村姑娘。”

“英雄不论出身,新时代了,我们女人也不比男人差呢。”郭嫂子很会说话儿,又因为知道杨瑾是有本事的人,帮过丈夫许多忙,对鲁盼儿着实亲热,“有空儿去我家里玩儿,我们一起到省城逛逛。”

鲁盼儿笑着答应,“有机会去襄平,我去看嫂子。”

小郭就伸过头来,“上次你做的煎饼,可真好吃!”

“因为用的是新米,所以味道就好。家里还有大米面和玉米面呢,一会儿我再烙些给你们带去。”

“你就知道吃!”郭嫂子就说:“杨老师和鲁老师今天结婚,不知道要有多少事儿要忙,哪有空烙煎饼!”

小郭就一吐舌头,“下次吧。”

又有红旗公社各生产队的知青,陈大力、钱进、赵新月……他们都是杨瑾的同学,特别赶来祝福,对鲁盼儿也都很好奇,自然又停下说了半天的话。

结婚典礼结束了,之后果然还有无数的杂事儿。

鲁盼儿与杨瑾结了酒席的帐,将折罗给大家分了,归还了桌椅、碗筷等物品,最后又把喝多了的吴九爷送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鲁盼儿摘下胸前的红花,与杨瑾的一起收了起来,见厨房摆了不少菜,可锅是冷的,就问大家,“今晚吃什么?”

弟弟妹妹们异口同声,“中午吃了酒席,我们都不饿,不想吃了。”

鲁盼儿就说:“我很饿呢。”

杨瑾也说:“我也饿。”

丰收就吃惊地问:“酒席上有那么多好吃的,你们怎么还没吃饱?”

丰美也说:“罗伯伯一直给我挟肉,我都吃撑了。”

主桌还不到十个人,菜却足足有十道,还有好几个肉菜——但是他们俩儿一直敬酒,陪着客人聊天……根本没有心思吃饭。

“家里还有许多好菜,我去给你们热个肘子吧。”为防备突然而来的客人,酒席多备了一桌,最后自然带回家里。跃进一直觉得肘子是最好吃的,所以就挑中了。

“不用了。”鲁盼儿拦住跃进,换下新衣服,“我下点挂面吧。”

杨瑾又拦住她,“我来吧。”

鲁盼儿就笑了,“你行吗?”

“下挂面是我最擅长的,你们在屋里等着就行。”

大家还是忍不住跟过去看,只见杨瑾先用油煎了几个荷包蛋,盛出荷包蛋后加了水,再放白菜丝和挂面,面煮好了再将煎好的荷包放在面上,看起来黄灿灿油汪汪的,跃进和丰收、丰美就都说:“我们也饿了!”

每人一碗面条,一个鸡蛋,又顺又滑,暖和和的。

收了碗,丰收就转头看看到处贴着红双喜字的屋子问:“杨,姐夫,我们今晚是不是要闹洞房呀?”

鲁盼儿拍了他一巴掌,“谁教你的!”

丰美也说:“好多人告诉我们要闹洞房。”

鲁跃进叫双胞胎,“走,我们睡觉去吧!”

“还不困呢,”丰收和丰美一心记得,“我们要闹洞房。”

鲁盼儿无奈,想了想,“郭大哥给你们的小人书呢?”

双胞胎就抱来一个木头箱子——这是他们俩人共同的书箱,陈建国前些时候新帮他们打的,盖子上还有锁,里面比着小人书的大小分成几个格子,现在已经装了大半箱。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