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70)

其实吴队长并没有像对鲁盼儿一样给章丽雯安排最累的活儿,但运秧对于章丽雯来说比鲁盼儿面对插秧还要难,所以她第一天就“中暑”了,以后也时常生病,总之就是抗拒上工。

陈婶儿就担心地说:“到了年底,你拿什么换口粮呀?”

“我有六个哥哥姐姐,他们每人每年给我二十元钱,二十斤粮票,我爸妈再给我二百元钱,二百斤粮票,”章丽雯嘻嘻一笑,“加起来三百二十元钱,三百二十斤粮票,足够我用了。”

章丽雯的父母都在大学后勤处,哥哥姐姐们也都在政府机关、国营工厂工作,家里条件本来就好,去年,父亲又升了后勤处处长,涨了工资不说,还有别的好处,而她又是家里最小的,一直最受宠爱,偏偏下乡在农村吃苦,所以一直受着照顾。

“咝!”陈婶儿从牙缝里吸了一口气,“你家可真有钱!”不过,她还是语重心长地告诉章丽雯,“虽然你家里有,可是爹妈哥姐都不能靠一辈子的,你还是要多挣点儿工分,要知道九队的工分多少人想挣都挣不到呢。”

章丽雯根本听不进,“吴队长想用几个工分逼我,做梦!”

第54章 三间砖房

鲁盼儿帮丽雯姐做了三件衣服,两条裤子, 她本来长得就好看, 再穿上这些精心做出来的衣服, 就更出众了。

章丽雯特别满意, 不但送给鲁盼儿一包牛肉干, 还拿了一大包的旧衣服旧床单旧被单,其实都不很旧,连一个补丁也没有。

平时队里人家做新缝纫活儿, 不过拿一件两件旧衣服, 丽雯姐送的太多了。

鲁盼儿不愿意占章丽雯的便宜, 便抽空儿用碎布拼了四个坐垫给她送了过去。

丽雯姐正穿着新做的浅黄色半袖上衣,对着镜子梳头发, 见了鲁盼儿就问:“你看我用哪块手绢扎头发配这件衣服?”

丽雯姐也留着长长的头发,不过她从来不梳辩子,却喜欢一块手绢把头发在脑后扎起来, 这样便蓬松松地散在后背,虽然不方便干活儿,但却很好看。

鲁盼儿便细看镜子旁的两块手绢, 一块是黄色的, 比衣服深了一点儿, 上面带着红色的小碎花;一块是白底儿淡黄绿色格子。她就说:“还是格子的更配些。”

“我也这么觉得, ”丽雯姐就把格子手绢在头发上轻轻一系, 手绢的两个角很像两个花瓣,她甩了甩头, 黑色的头发和两个花瓣都轻轻晃动,“还不错了。”

可是鲁盼儿却又有了新的想法,“丽雯姐,不如用这件黄色上衣剩下的布做一条同色的手绢,系上一定好看。”

“你这个办法好!”章丽雯兴奋地站了起来,“那就麻烦你帮我做了吧。”

“好的。不过剩下的布都拼垫子了,没有足够裁手绢的布。”鲁盼儿想了想,这块浅黄色的布还剩下长长一条,“丽雯姐,要么做长条的,正好系头发,比方方的手绢还要顺手。”

“是更好用一些,”章丽雯就表扬鲁盼儿,“你还真有好主意!”

“我是经常做衣服,就想到了。”鲁盼儿说着,把坐垫拿出来,“送丽雯姐的。”

“真好看!”章丽雯接过去着实喜欢,四个小坐垫都是碎布拼的,最中心是黄色的花芯,一层层向外展,粉的花瓣,红的花瓣,黄色的花萼,浅绿的叶子,深绿的叶子,最后融入黑色的底,“正好摆在炕上。”

可是,炕上堆满了东西,连一点儿地方都没有,章丽雯就一股脑儿地向里面推,空出最外面的一片,炕边就出现了四朵盛开的鲜花。

鲁盼儿进来时就发现丽雯姐的屋子很乱,比在广播室时还乱——那时她以为广播室太小,没有地方放东西,现在才知道不是的。知青点的东屋不小,能住五六个人,现在只剩下章丽雯一个,可却几乎没有空地儿,被子褥子没叠起来,炕柜上、炕上又堆着衣服、手纸、半包牛肉干,还有一个饭盒,里面放着吃剩下的面条,地面也满是瓜子皮、花生皮。鲁盼儿就把两件新做的衣服拎出来,“弄出皱就不好看了。”随手帮丽雯姐叠好。

章丽雯接过去放在一旁的炕柜上,“我不会收拾东西,过去蔡颖在的时候时常帮我整理,现在她嫁了,杨瑾也搬到学校住,更没人管我了。”

丽雯姐的语气就像一个撒娇的孩子,其实她比自己大好几岁呢。

不过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而自己是长女。

鲁盼儿看不过去,帮她将东西理了一遍,其实摆好放好并不费劲儿,很快炕上就清清爽爽的了,笑着说:“你再把地扫一扫就可以了。”

章丽雯摆摆手,“明天再扫吧。”

“那我先走了,”鲁盼儿就提醒她,“丽雯姐要是出门的话,还是换一件长袖的衣服,这时节晚上还挺冷的。”

“我不出门呀。”

“我看丽雯姐换了新衣服,重新梳了头,就以为要出门呢。”

“出门能去哪呢?这里没有电影院、没有商店,没有饭店,没有冷饮店,甚至连个供销社也没有!”章丽雯不满地抱怨,“只有蔡颖能在一起说说话,可想到要见吴家那个老刁婆儿,就不愿意过去了。所以我只能换换衣服,梳梳头,看看怎么打扮好看。”

虽然知道丽雯姐爱美,可是鲁盼儿才知道她用了这么多时间打扮自己,一时不知道怎么回话了。

丽雯姐就继续抱怨,“可恨的杨瑾又一定要搬走!知青点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杨老师喜欢清清静静地看书,”鲁盼儿就说:“去年丽雯姐在广播站时,杨老师就一直住在学校。”其实杨老师搬到学校还为了避嫌,知青点儿过去有好几个人,男的住在西屋,女的住在东屋,一起劳动一起做饭,只剩下他和蔡颖或者丽雯姐一男一女,就不合适了。

可是丽雯姐似乎并不明白,“你就是替他找理由。”

每次自己帮杨老师,或者杨老师帮自己的时候,丽雯姐都会这么说。鲁盼儿听惯了,也不放在心上,笑了笑,“我得走了。”

“别急着走,一起说说话儿,我这儿还有炒瓜子呢。”

“家里还有不少活儿要做。”鲁盼儿摆手拒绝了。

“那常过来呀。”

“有空儿就来。”鲁盼儿这么说着,其实却知道自己不可能有空儿的,天气暖和了,做夏天衣服的就该多起来了,做衣服的多了,旧布碎布也就多了,就能做更多的抹布。不过丽雯姐是挺孤单的,所以她也诚心邀请,“你要是闲着,常到我家坐坐吧。”

“陈婶天天坐在你家的炕上,我一过去就教育我好好劳动,很烦人呢。”

那就没办法了。

丽雯姐是大人,用不着自己操心,鲁盼儿趁着还没接到大堆儿的活儿,她先挑了个周末去了田翠翠家。

事先让田翠翠的弟弟帮忙捎了口信儿——他正在九队上五年级,待鲁盼儿到田家时,田翠翠果然留在家里,见了她就亲亲热热地拉着她坐在炕上,又是倒茶,又是拿出饼干、水果糖、葵花子、杏一大堆东西。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